第88章088她是他此生,最深的……
第88章088她是他此生,最深的……
第88章
宁安这话属实问的有些早。
提亲都还是个没影儿的事,如何能一步越到请期?
瞧玉蓁面上流露出茫然,宁安心中了悟,拉过她置于膝上的小手,笑道:“没事,随便问问罢了。”
她是怕两个年轻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干柴烈火的,把持不住。
倘若他们婚前就越了界,以萧渡的性子,为防意外,应是会提早定下日子的。
既然婚期待定,想来他还是有几分廉耻,没有逾矩。
思及此,宁安勉强松了口气。
至定国公府,玉蓁感激她一路的照料,便婉言留她用膳。
宁安想着许久未曾和她小聚,自然而然地就应了。
定国公府本就人丁稀少,陈照又因事务繁忙告不了假,眼下正在府衙当值,府里便显得有几分冷清。
宁安先带着礼去拜会了老国公,可惜老国公神志不清,久违的玉蓁站在他跟前,他都险些认不出,直到玉蓁落座他身旁,将他面前凌乱堆叠的七巧板拼出一个貍猫的形状,再笑吟吟地指指自己,提示道:“外祖父,我是玉蓁呀。”
老国公这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附和道:“哦……是玉蓁呀。”
至于宁安,他更是认不得,甚至还带有几分防备。
宁安奉上礼物,又和颜悦色地与他提起陈映若的旧事,他才慢慢地没了戒心,还将自己最喜欢的一碟糕点推到她面前,当做谢礼:“好吃,吃。”
宁安冁然一笑,领情地捡了块糕点,道:“那就多谢伯父了。”
因宁安还有旁的事要忙,在定国公府用过午膳以后,她便告辞作别。
玉蓁知道这阵子朝堂政务繁重,宁安今日也是拨冗前来,遂不再多留,亲自送她出了府,向她表达感激之情:“殿下,实在劳烦您送我这一趟了。”
宁安意味深长地笑道:“某人千叮咛万嘱咐拜托本宫做的事,自是要办得稳妥的。更何况,我们马上就是一家人了,又何必说这些见外的话。”
闻言,玉蓁登时一愣,微红了双颊。
瞧她这羞赧的模样,宁安也不再逗她,和她摆手告别。
相较于他们这边的平静和温情,宫里的紫宸殿却是肃穆沉凝。
百官依次序分列伫立殿内,噤若寒蝉。
皇帝身体不适,裁决萧行湛和楚相的诏令是由他最信赖的大监朗声宣告的。
“废太子萧行湛,不思忠孝仁悌,勾结楚氏淆乱皇室血脉,密结党羽,私藏甲兵,窥伺神器,谋逆之罪天地不容!其恶贯满盈,罄竹难书,着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司会省,罪证昭然,铁证无疑!”
“今依律废萧行湛为庶人,削宗籍玉牒,赐鸩酒一盏;丞相楚源褫夺冠冕,夷三族,择日问斩,以儆效尤……其党羽按罪责轻重,或流或斩,不得姑息!”
大监吊着嗓子高声宣读,萧行湛和楚相罪大恶极,皆难逃一死。
楚氏算是彻底倒下了,清算完朝堂以后,自然要擢升人才补缺。
这一晌午的朝会,几乎都是在大监的琅琅诵读声度过的。
好不容易等大监又念完一封谕旨,底下的臣子终是有些站不住了,持笏出列,正色启奏道:“陛下先前曾言,欲立皇六子萧行琛为储君,可今日朝会,并未见其影踪……”
皇帝掩唇咳嗽几声,虚弱道:“爱卿稍安勿躁,圣旨不是还没有宣完吗?”
那个大臣闻言一怔,这才后知后觉地注意到,伺候在皇帝身旁的大监又从小黄门递来的托盘上,拿起了一卷新的圣旨。
他愣了愣,忙不叠告罪,退回队列。
“鄞王萧渡接旨——”
始终鹤立群臣中的萧渡身着玄衣缥裳,闻声而动,踱步走出阵列。
见到这样一个场景,众人难免狐疑,不解册封皇六子萧行琛,与这位鄞王殿下有什么干系。
然而随着大监铿锵顿挫的声调,他们心中的疑问也得以解答——
“皇六子讳行琛,皇后所出,朕之嫡长,自幼颖悟绝伦,恭俭温良。然遭奸作构陷,蒙冤数载,几至颠覆。幸赖宁安长公主忠义智勇,明辨秋毫,于危难之际施以援手,护其周全,更令其潜形于慈恩寺,替已故萧渡之身份,得以存续宗脉。”
“今沉冤得雪,奸佞伏诛。元良既归,璞玉重光。察其历劫弥坚,志行高洁,仁德愈彰,聪睿益显,深孚朕心,亦合众望。”
“兹恪遵祖制,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固国本——”
伴随着最后的“钦此”二字落地,众人方恍然大悟。
眼见萧渡上前接过圣旨,群臣忙不叠磕头礼拜,高喊陛下万岁,太子殿下千岁。
山呼声振屋瓦,如层层荡开的海浪,几欲响彻重重叠叠的宫阙,直冲云霄。
萧渡双手捧着圣旨,笔挺身姿在匍匐于地的群臣中长身鹤立,分明是众星拱辰,举世瞩目,可面上无悲无喜,丝毫不为近在咫尺的浩荡声势而触动。
这本就是他应得的。
只是时至今日,方重回他手里。
虽然皇帝的诏令解释了因由,但皇六子萧行琛冒名顶替皇叔萧朔,韬晦待时的这段经历属实过于离奇,众人如同在朝堂上看了出大戏似的,久久不能回神。
散朝后,都借着恭贺萧渡荣登东宫之位的由头过来打听。
萧渡的身边几乎被围得水泄不通,肩摩踵接,通行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