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倾世之颜13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想起来了,他们一开始的打算不就是把天降国和晨国一起拿下来的吗?
晨国虽然小了点,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加上白吟墨新打下来的三座城池,一共六座城池,加上一个顶俩的天降国主城,他们四个国家分刚刚好。
这下子几个国家也不吵了,各自挑了自己看中的城池,有的国家因为和晨国不接壤,还约好和邻近的国家交换,看他们的样子,好像晨国已经是囊中之物了一样。
白吟墨听说了这个消息气的不行,但还是安抚手下,“我们这次打下天降国,领土扩大了很多,治下人口也翻了一倍,而其他国家因为和天降国战斗,实力折损了不少,他们不想着回去修养生息,还觊觎我们晨国,就看他们有没有那个本事来拿了,各位兄弟姐妹们,咱们暂时还不能回家过安稳日子了,还要麻烦各位和我一起继续和那些觊觎我们家园的坏人斗争,拜托各位了”。
白吟墨深深的鞠了一个躬,这是他真心实意的,虽然他知道乱世中很难得到长久的安定,但从来没想过现在就打仗,他治下百姓已经辛苦了,他们现在需要的是休息,但此刻,他却不得不依仗大家对他这个国主的信任,鼓励甚至是逼迫大家继续战斗。
胜利的喜悦还来不及和家人分享,就要再一次踏上征途,晨国的士兵心里也难受的不行,但还是一边流泪一边表示他们死战的决心。
曾经,白吟墨觉得自己当了国主一定会让治下百姓远离战争,生活不说吃饱穿暖,但至少要是安定的,但现在看来,只要国家没有统一,他的这些理想永远都不可能实现,这一刻,白吟墨心中滋生了一种叫野心的东西。
就在晨国士兵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和其他四个国家开战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原天降国的领土上突然爆发出大规模的起义,因为除了晨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每攻占一座城池,都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堪言。
原本这是这个时代的常态,百姓们也都习以为常了,但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也不是所有国家都是这样的,晨国打下的那些城池,里面的百姓生活竟然比原来更好了,这下其他城的百姓坐不住了,既然天降国已经灭亡,他们当然更愿意当晨国的子民。
于是无数人站起来反抗,白吟墨这几天不断接受到附近几座城池小股部队的投靠,也是惊讶不已。
程苒却是高兴的要跳起来了,“大王果然是吉人自有天相啊,臣请求大王赶紧整编部队,向其他城池发兵,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大王仁义之名传遍天下,原天降国百姓纷纷闻名来投靠,大王可不能让百姓们失望啊”
白吟墨也觉得他也许、可能、应该真有一种主角的幸运值在,不然怎么每次都能逢凶化吉,不过,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怎么感觉压力略大啊。
“丞相说的对,传我军令,让士兵们尽快休整完毕,明日晨时就出发,先去最近的柩城”,白吟墨觉得他要是迟了一瞬,害得百姓又多出几条人命,会后悔一辈子的,会不会内疚暂且不说,这些人可都是将来他们晨国的百姓,是建设晨国的中坚力量啊,每多死一个都会让他心疼死的。
第二日一大早,晨国军队已经整装待发,在白吟墨的带领下直奔柩城。
柩城是被朱国占领的,柩城在这里留下了三千士兵防守,没办法,和天降国死拼下来,朱国剩下的士兵也不多了,这三千还是硬挤出来的。
按理说三千士兵对对上白吟墨的五万虽然肯定没有胜算,但靠着城墙坚持到援军到来还是有机会的,但耐不住城内百姓对这些作恶多端的兵油子早就深恶痛绝,一听说外面晨国来解救他们了,一个个激动的跟打了鸡血似的,操起家里的门板菜刀就冲出去了,等白吟墨他们到的时候,城门大开,三千朱国士兵已经死了一多半了,而百姓们也死伤不小。
白吟墨看着街上被鲜血染红的街道,心里堵得很,人都是怕死的,蝼蚁尚且偷生,但这些百姓却拼着性命也要反抗朱国,原因只不过听人说了一句晨国的士兵不会欺压百姓,这一刻,白吟墨心里想过很多,有时候会想,如果他没有刻意宣扬自己的名声,说不定这些人还能像以往一样忍辱偷生的活下去,但很快,他又将这种想法否决了,虽然他有为了民心刻意宣扬他们晨国的一些政策,但觉没有作秀,他传出去的每一件事都是真的,这些百姓们知道选择他可能会死,会有很大的牺牲,但还是做出来这个选择,说明他们是真的忍不下去了。
能活着固然好,但比起看不到希望的活着,他们更愿意为了不知道真假的未来拼搏一把,这种生活,他们真的受够了。
乱世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那些大国还好,实力在那里摆着,还能得到相对的安稳,这些好几个国家林立,政权每天都在改变的混乱之地,人口却是每天都在锐减。
白吟墨感觉自己现在被分成了两半,一半在毫不犹豫的屠杀,一半又在悲天悯人,他,也不是真正的善良之辈。
就像现在,他明明可以选择招安朱国的士兵,减少损失,但他不能这么做,因为柩城的百姓都在看着,他们对这些朱国士兵恨之入骨,如果白吟墨选择放过他们,肯定会引来百姓的不满,而这种后果,是他承担不起的。
这个世界,受苦的人很多,他白吟墨能救的却很少,他只想也只能选择保护属于他的子民。
晨国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其他几个国家就抵挡不住,纷纷退回去,只能把偌大的一个天降国拱手让给晨国,而他们打了两个月牺牲了无数士兵换来的土地也只是在他们手上过了一圈,这一比生意可是亏大发了。
而这些灰溜溜退回去的国家还敢怒不敢言,一方面这次战斗他们也损失不少,另一方面,白吟墨才是掌握人心的那个人,不管男女老少,到了白吟墨手里就是全民皆兵,这种个人魅力带来的力量是他们不可抵挡的,所以他们还是回去守好自己的家吧。
此次发兵,晨国可谓大获全胜,明明一开始是最弱小的一个国家,到最后却成了收获最大的那个,白吟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回去给李雅微报信,他们的晨国,终于不是弱小的谁都可以欺负的了。
到俗话说得好,乐极生悲,就在半路上,白吟墨得到消息,就在他收编原天降国国土的时候,他的晨国,被人攻击了。
晨国有三个接壤的国家,一边是天降国,一边是朱国,这两个国家也在此次战斗的几个国家中,还有一个是和天降国不接壤的金穗国,因为和天降国不接壤,对瓜分天降国自然不感兴趣,所以他们把目光放到了白吟墨的大本营,晨国。
白吟墨早在出兵之前就已经预料到这种可能,所以留下林铁他们几个武功高的保护李雅微,还教了留下来的那部分人游击战,地道战的方法,按理说坚持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金穗国背靠大国魏国,每年都要给魏国上供,虽然国土面积比晨国大了不少,到实力还真未必有多强。
一开始也确实如此,金穗国国主是个没有魄力的,不然也不会被魏国压着,每年上供的数量越来越高却不敢有分毫反抗,虽然在臣子的怂恿下也派了一支军队打了晨国一两下,见打不下来就丢在一边了,因为晨国实在是太小了,打下来也没有什么用,当然,真实原因是他觉得在多一个晨国也养不起魏国的大胃口,还是不要害人家了。
但好巧不巧这个真正仁慈到立不起来的金穗国国主在这时候去世了,继位的是他儿子,新的金穗国国主可没他父亲那么好说话了,晨国这一块香喷喷的肉挂在嘴边没道理不吃啊。
晨国比较难打,没问题啊,他直接向魏国借兵,许以重利,借了两万兵马,反正到时候这笔钱肯定是要从晨国头上找回来的。
但他们还是低估了晨国百姓的凝聚力以及游击战的强大,虽然打下了两座城池,但百姓们早就边打边跑聚集到主城去了,金银粮食也早就转移或者埋到地底下了,他们辛苦一场的收获还抵不上大军的口粮。
这下金穗国国主受不了了,打,给我狠狠的打,什么,晨国国主打赢了?要回来了?没事,他一个丁点大的国家和天降国打一场下来还能剩多少人?什么?据说有好几万大军?怎么可能,他整个晨国加起来也没那么多人吧?魏国不是说借我十万大军吗?最后来的多少,两万不到,连魏国这么大的国家都要虚报那么多,晨国得虚报多少啊?不然他们怎么说也是一个国家,所有军队加起来几百人,说出去不好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