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时序节日篇(1)
第27章时序节日篇(1)
春【相关题目】
春天组曲
感悟春天
沐浴着春风回家
在春雨里发生的……
【构思指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盎然春意引得古今中外文人骚客泼墨如云,争相描绘。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写出了风景秀丽、千姿百态的江南。诗人抓住了“日出”与“春来”时江水的特征,用“红胜火”和“绿如蓝”描绘出江南日出的瑰丽、江水的佳色,突出了春天的美。
描写春天,首先要写出大自然的焕然一新。春天来临,冰雪融化,天气转暖,春光明媚,春风和煦,春雨温润,大地复苏。还要写出对春天的感受:春阳送暖,人们卸下笨重的冬装;春风拂面,人们感到分外舒适;置身于莺歌燕舞的百花园中,人们其乐无穷。还要写出动植物在春天的反应:春临大地,万物复苏;蝶飞燕舞,鸟叫虫鸣;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由动植物世界构成一幅鲜明活泼的春意图。写动物,注意突出叫声的美妙动听,动作的活泼、欢快;写植物则需要突出色彩的鲜艳美丽,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方成佳作。
描写春天,要抓住春天景物的特色及地区差异来写。春季有初春、仲春、暮春之别;江南的春天有别于关外的春天,城市的春天不同于山村的春天……
写景状物时,切忌堆砌华丽的辞藻,弄巧成拙。要心中有物,且运用最恰当的文字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向往之情。
【成语谚语】
惠风和畅春寒料峭春风袅袅风和日暖春色满园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桃红柳绿万紫千红
农时节令不饶人,一年之计在于春。
立春三日,百草排芽。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清明发芽,谷雨采茶。
谷雨种大田。
谷雨三朝看牡丹。
【名诗佳句】
春的赞誉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雪莱《西风颂》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春到人间万物鲜。——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阳光普照万物生辉。——春联
春的信息
残雪半成水,微风应欲春。——唐·于邺《岁暮还家》
游鱼翻冻影。啼鸟泛春声。落梅香暮景。——元·张可久《红绣鞋·岁暮》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唐·戴叔伦《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
地上与河里的冰很快地都化开了,从河边与墙根都露出细的绿苗来。柳条上缀起鹅黄的碎点……——老舍《四世同堂》
春风·春雨
迟迟丽日照春空,阵阵芳尘花信风。——明·朱高炽《阳春曲》
春风欲到,小草先知道,黄入新荑颜色好。——明·刘基《清平乐·早春》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殷勤为报长安柳,莫惜枝条动软声。——唐·元稹《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
春风有何情,旦暮来林园。不问桃李主,吹落红无言。——唐·齐己《春风曲》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唐·令狐楚《春游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元·贯云石《小梁州·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霏霏雾雨杏花天,帘外春威着罗幕。——唐·温庭筠《阳春曲》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宋·王安石《伤春怨》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唐·韦庄《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