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建筑交通篇(2)
第38章建筑交通篇(2)
园林的面积有大有小,档次有高有低,精致的园林还有假山、喷泉、楼台亭榭等人工建造的景点。首先,要紧扣园林的特点,如“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小园香径独徘徊”。江南私家小园精小别致,清秀典雅,是园林中的小家碧玉。“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华贵的皇家园林更是夺目生辉,尤其是“万园之园”的颐和园以其壮美的建筑群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其次,描写一个园林,要突出它的重点。园林的花草树木种类多,楼台、假山、喷泉等景点多,描写时很难面面俱到,可选择一至两个景点或一种植物详细描写,以达到重点突出的效果。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特点是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园林之美不是一座座孤立的建筑物的美,而是整体艺术境界的美。写园林,要突出主观感受,并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成语谚语】
丹楼碧阁花街柳巷舞榭歌台楼阁玲珑峻宇雕墙玉砌雕阑仙台琼阁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名诗佳句】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唐·岑参《山房春事》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唐·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花梢蝴蝶作团去,竹里鹁鸠相对鸣。——宋·范成大《陈侍御园上坐》
泛水新荷,舞风轻燕,园林夏日初长。庭树阴浓,雏燕学弄新簧。——宋·刘泾《夏初临·夏景》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宋·辛弃疾《满江红·暮春》
梅黄金重,雨细丝轻,园林雾烟如织。——宋·无名氏《声声慢》
池塘睡锦鸳,楼阁飞双燕。红楼招戏蝶,绿柳噪新蝉。——元·无名氏《一枝花·夏景》
进了小门,豁然开朗,是一座不小的花园……迎门,一个汉白玉的座子上边摆着一块细长而玲珑的太湖石。——老舍《正红旗下》
那浓密的林子,那鹅毛绒似的草地,那玲珑的小山,那清洁得看到沙底的池沼,那拱背的小桥,都像油画一样,显露在人们面前。——阳翰笙、沈浮《万家灯火》
庄严的佛香阁,缥缈的排云殿,恬静的石舫,婀娜的十七孔桥墩,以及那昆明湖水里的十里清波,都被笼罩在一片柔和而又显得幽暗的红光里。——鲍昌《庚子风云》
我往往在曲桥亭畔的石凳上或水廊池边的假山上坐很长时间,透过那些古树奇石看远处的红楼一角,看横在眼前令你无法一望到底的白粉墙,看漏窗外的别有洞天,又看池塘上连自己的倒影也在摇动的水面。——黄蒙田《画中游》
庭闲有竹春常在;山静无人水自流。——颐和园小苏州院楹联
【阅读链接】
《苏州园林》,叶圣陶。
《德国的自然风景园》,王向荣。
居室
【相关题目】
老房子
小院
雅舍
书房
天窗
我的小天地
我家的xx(院子、客厅……)
房屋上下五千年
【构思指要】
居室就在身边,我们最熟悉,也最能够尽情地、详细地进行观察、描写。写居室注意以下三个要求:
第一,描写要细致真实。人们的居住环境有空间大小、楼室高低之别,更有内部布局陈设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着人们的志趣、经历和性格,要细致加以描绘,从而逼真地写出这些屋室的轮廓和神韵。
第二,抓住特点即描写对象的独特之处。写老房子,可与新房子比较,写其阴凉,写其历史悠久;写新住宅,则可写清洁、美丽,可写其环境的舒适典雅;写农村小院,就抓住院中的树、豆棚瓜架、菜蔬果品来表现。
第三,不要为记叙而记叙,要表现出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写老房子,是为了努力表现“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兴衰”,抒发恋旧情结;写自己住宅的美丽,是为了赞颂创造这些美丽的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就是幸福的。
【成语谚语】
高门大屋大院深宅穷巷陋室竹篱茅舍荆室蓬户
采椽之居蓬荜生辉断井颓垣富丽堂皇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句诗佳句】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隋·薛道衡《昔昔盐》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大有高门锁空宅,主人到老不曾归。——唐·白居易《履道居》
书香门第;礼乐人家。——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