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 穿到金陵市井人家 - 十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

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吃过了午食,嫁出的女儿便陆陆续续的往家赶了,韩薇娘嫁的最近,在娘家里多待了些时辰,等到再不回去天就要黑的时候,这才抱着沈昭,牵着沈意,跟在沈荣身后回家。

走近家门处,邻居谢家却一改往年安静的样子,隔着门都能听见里面的闹腾声。

沈荣与韩薇娘对视一眼,目光了然。打开院子的大门,见沈意还在好奇地看着谢家的方向,韩薇娘忙说道:“谢家今日有客哩。”

再追问是什么客人,韩薇娘却只含糊说道:“大概是谢家的族亲罢了。”

但谢家既然有族亲,为何早几年没见往来,若是谢家大郎刚去时候谢家的族亲能够站出来,林娘子带着谢愈,也不会那么的胆战心惊。

这个疑惑,直到再次见到谢愈,才得到解答。

林娘子是沈意正经拜过的干娘,两家自然是当作正经亲戚走动的。初二拜过沈家的族亲后,初三沈家人便到了谢家拜年。

谢家还是和往年一样,收拾的干净利索,丝毫不见张扬,若是陌生人乍一进来,绝对想不到这个房子里前后住了两位秀才。

“干娘,给您拜年啦。”沈意拎着年礼欢快的到了谢家,人还未进门声音已经提前到了。

走过天井,进到正厅,沈意接下来的话全部咽了下去,目瞪口呆的见着满满一厅的人。

“这孩子,又闹腾了。”韩薇娘嗔怪了一句,将沈意的冒失掩了过去。

“意姐儿来啦。”林娘子笑眯眯的和沈意打着招呼,但眼角眉梢的疲惫是怎么也遮不住的。

见到谢家有客,沈家几人也没多耽误,沈荣和韩薇娘和林娘子互相拜年后,沈意又单独给林娘子拜了次年,将手上的年礼恭敬地送上,殷红的小嘴里吐出一串串的流利话,哄得林娘子的疲乏都解了很多。

拜过年,沈荣等人便准备离开了,林娘子想了想:“今日里事多,恐招待不周,我就不留你们俩了,但意姐儿可得留下来陪陪我。”

随即又转头看向沈意:“愈哥儿正在里面读书哩,你们小孩子能说到一块儿,去找他耍着。”

沈意应了一声,便顶着一屋子打量的眼神,走了进去。

“大郎媳妇,这是?”沈荣和韩薇娘刚走,谢家那群客人便坐不住了。与林娘子并肩而坐在正坐上的妇人率先发问。

这妇人身材是南地里少有的高大,脸上和手上的皱纹显示着她已并不年轻了,但是从满头的青丝与白皙的肌肤中却能看出她的日子过得不错,这人就是谢家的族长夫人了。

听见族长夫人的问话,冷光在林娘子眼中一闪而过,扯出一个夸张的笑容,敷衍着道:“这是意姐儿。”

族长夫人一噎,似有所指道:“大郎媳妇你是没有姐儿,都不知道养个姐儿有多费心,从小就教着女训女德,等大了点,和外人说句话都不许哩。”

一时间正厅里的各家妇人们纷纷应和,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这些却都是谢家的族亲了。

林娘子好似没有听出这言外之意,点头附和:“可不是哩,这意姐儿说是我干闺女,实际倒是比我亲闺女还亲,满巷子谁不说意姐儿懂事能干,又能读书习字又能操持家务,真是家里家外一把好手,要是意姐儿能来我们家,那真是我们的福气了。”

外面的机锋沈意丝毫不知,她欢快的进了书房,就见林娘子说着正在读书的那个人,正舒服的半躺在美人靠上,拿了本话本子看得正欢。

“愈哥儿。”沈意骤然发出的声音将谢愈惊得弹起,连忙正襟危坐了起来,又不动声色的将手上的话本子塞进美人靠下。

“别藏了,我都看见了。”沈意翻了个白眼,虽然没见着内容,但封皮上那斗大的书名,让她想不注意都难。

“意姐儿。”谢愈笑着讨饶,盼着沈意别说出去。

“这些东西是哪来的?”沈意倒也没有宣传的意思,只是好奇谢愈那么正经的人,怎么会在书房里藏着这些,这可是近些日子里坊间最流行的话本子,还带着些香艳色彩,大人从不许他们看的。

谢愈犹豫了一瞬,沈意细细的眉头簇起,慌得他赶忙交代:“宝哥儿拿给我的。”

“这个张宝才,我就知道,小时候带你斗蛐蛐,现在又给你话本子,就是不学好。”沈意恨恨地说道。

觑着沈意的神色并不是真的生气,谢愈终是放下了心,将话本子仔仔细细地收好,又跑前跑后的泡茶端果子。

“你家今年是怎么回事?”沈意磕着瓜子,好奇地问道。

谢愈撇撇嘴:“也不知是从哪儿打听来的,说我中了进士,特特找上来拜拜。”话间冷意冰得掉渣。

这是有内情!沈意瓜子也不磕了,直起身子倾向谢愈方向,满脸都写着多说点。

谢愈无奈地笑了,回忆着林娘子和他说过的话,慢慢解释道:“别看我们家这些年孤零零的住在这里,实际上谢家是个大族哩,虽然不甚富有,但人丁很是兴旺。”

那怎么?沈意更加疑惑,此时都是聚族而居,主枝住在主宅,其他旁支则围着主宅而住,不管房子好坏,都会住在那片地方,好彼此照应。

谢愈接着说道:“其实以前倒也还好,我们这一支几代单传,没有儿子分家,日子在族里算好的,见到谁家日子过不下去了,捎带着也能搭把手,与族里关系还不错。”

“自从阿父中了秀才,情况却突然变了,好似人人都觉得阿父是秀才老爷了,族里的事情他就得负责,每日里应付着那些上门的族人就费了很大的精力。”

沈意想象了一下那个情景,感觉都要窒息了,不由打了个哆嗦。

谢愈苦笑着:“调解事情倒也罢了,后面愈演愈烈,也不知谁拾掇的,族里人都认为阿父中了秀才,出人头地了有了钱却不帮族里,打上了我家家产的主意,阿父烦不胜烦,这才物色了这边的房子搬过来哩,后来阿父去了,族里更是明着说过,担心阿娘以后再嫁,要帮我守着谢家的祖产,逼得阿娘在阿父的灵堂前发誓,这辈子绝不二嫁,这才将这点东西守住,但以后就带着我深居简出,也不敢再和族里联系了。”

这...

沈意确实没想到,谢家人竟然会短视至此,若是谢家大郎没被逼走,别的不说,最起码也能指导族里孩子读书,说不准族里自此就兴旺了起来。

当然,沈意更加没想到,谢家人会没脸没皮至此,之前在谢家大郎灵前都已经撕破了脸,若不是为了谢愈的名声,林娘子都恨不得带着谢愈出族,两边多少年没有走动过,这种情况下,知道了谢愈中了秀才,又能够巴了上来。

“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沈意轻嗤道。

“算了,别管他们了,意姐儿,我听说今年上元节有灯会哩,你会去么?”气氛突然陷入了沉郁,谢愈忙换了个轻松的话题。

“灯会?去的去的。”沈意惊喜地点头,刚穿来的这几年年岁小,韩薇娘怕拍花子的将她抓去,严令禁止沈意去凑那些热闹,等好不容易大了些,灯会却不知道为什么停了,这也就造成了沈意来了这个时代这么多年,诗词里那些浪漫的灯会,一次也没见识过。

乍一听灯会重开,便赶忙和谢愈约定好同去看灯。

有了期盼,日子就更加有滋有味,新的黄历已经开始使用,沈意每天都抱着期待的心情撕去一页,终于就到了上元当天了。

上元节也是团圆的日子,这一日一大早,韩薇娘和沈意便忙碌开了,黑芝麻馅、红豆馅、白糖馅、花生馅的汤圆做了满满一大盆,拿着食盒给巷子里的左邻右舍们都送了过去,又收到邻家们做好的汤圆,满满一食盒出去又满满一食盒回来。

煮了一锅汤圆,沈荣、韩薇娘和沈意心满意足的分食了干净,沈意正待收拾桌子,却被韩薇娘拦住了:“不是说和愈哥儿去看灯么,这儿有我哩。”

沈意去换上了新做的粉色小袄,将自己收拾的漂漂亮亮,这才出了家门,此时月已上了柳梢头,天色也过了黄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