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曹高哥赚了六个人,值了!
第151章曹高哥赚了六个人,值了!
百姓如羔羊,官吏如虎狼。
都说抄家的县令灭门的府伊,但对百姓来说,最可怕的还是那些连品级都没有的小吏,因为官老爷们是不会亲自来征兵或者收税的,他们害怕脚上沾了乡间的泥。
在村里长大的人都知道,不管是衙役还是小吏,都是绝对不能得罪的存在,因为他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可能你的税务就会凭空多上几层;只要跟人说上一声,上好的粮食就成了最低等的存在,让你原本可以勉强支撑的生活在顷刻间崩塌,卖儿卖女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县令知府可能几年一换,但小吏永远坐在那个地方,即使有一天他们老了死了,除非有大意外发生,不然继承位置的只会是他们的子孙,就这么代代相传,在村人的眼中,他们比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见到的有品级的官员更可怕。
每个村子都厌恶着小吏,因为他们的到来总是伴随着服役征兵纳税之类的坏消息;但每个村子又都盼着自己的村子能出一个小吏,因为这往往代表着优待……即使没有优待,只需要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都已经能得到大多数村子的羡慕。
大多数的百姓是没有什么弯弯绕绕的,他们终其一生碌碌劳作,想的也不过是一日三餐耶娘妻儿,在这个时代的百姓追求更低,很多时候他们甚至不会要求自己不被欺负,而是只要不被压迫的太过厉害便心满意足。
但就是这样的愿望,往往也难以实现,于是就像被压迫到极致后反抗的弹簧一样,当生的希望被一样样夺走,人们一无所有也就无所顾忌,便如同历史上的许多次一样,掀起一场又一场或大或小的风暴。
【你把我们看成烂泥,那我们也会割下你的脑袋,让它同烂泥作伴。】[1]
风暴总有个风暴眼,曹高哥便是这次风暴的发起人,这个平平无奇的女子在世上辛苦挣扎了半辈子,最后却因为杀了十七人名声响彻长安。
曹高哥是在杀第五个人的时候被注意到的,在第十一个人丢掉性命以后,官府发布了针对她的通缉令,但即使如此,她还是让六个人丢了命,甚至在官府的人抓住她的时候,她刚刚抹玩那个看上人家五岁孙女,故意耍手段让女孩全家成为奴隶的四十岁地主的脖子。
她买不起菜刀,用的是磨薄了的陶片,一下割断了地主的气管,地主在衙役赶来的时候甚至还有气,嗬嗬的想要求救,可惜还是只能不甘的停止了呼吸。
因为曹高哥犯下的罪名太过恶劣,罪行虽没能上达天听,却也不必遵守秋后问斩的规矩,招供认罪的第二天便是斩首之日。
曹高哥平静的接受了,双手报膝坐在牢房里,在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夜晚,仔仔细细的回忆着自己的过去,她平日从不敢多想,因为实在太苦,她怕自己想完了,也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但明天她就要被杀头了,现在她怎么想都不怕了。
她这一辈子……实在是过的有些艰难。
曹高哥不是长安附近村子的人,她的故乡离长安足有千里,她依稀记得自己小时候应该是有耶娘的,上面有哥哥姐姐,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吃穿跟现在差不多……但她已经记不清家里人的样子了。
曹高哥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由头,当年她还在阿娘肚子里的时候,被阿耶认为是个男孩,便打算叫高个,希望以后孩子能长的又高又大,结果生出来一个女娃娃,阿耶说名字不能浪费,但高个肯定不能叫了,叫高哥吧,以后挣钱比哥还高。
她们家当年……好像是大哥跟阿耶去送纳税粮的时候,阿耶被那个收粮的官差嘲笑了许久,还上手推了一把,然后大哥忍不住说了几句,那个官差就记恨上了他们家。
哦,对了,她长大以后才知道,这种收粮食的根本算不上官,他们只是跑腿算账的小吏,但因为他们披了一身府衙的皮,便渐渐的成了普通百姓眼中的官差,
当时阿耶应该是跟官差赔礼道歉了的,还送上了不少礼物,那个官差也笑着收下了,他们就以为这件事情结束了,结果后来……他们家被摊派了两个兵役名额,还不能用钱来抵。
当时家里都傻了,虽然曹家连阿耶带她兄弟一共四人,但她大哥也不过十三岁,还因为吃不饱饭长得又瘦又小,压根就不在征兵的条件范围。
但既然摊派下来了,便只能硬着头皮上,最后阿耶还是带着大哥走了,这一走就再没了消息,而阿娘当时刚刚生产完,生下的八弟有一只脚掌是反的,阿娘试着掰了掰没掰过来,便知道八弟一辈子都是个坡脚了。
若是阿耶和大哥在,他们全家咬咬牙或许还能养得起八弟,但看着外面凶神恶煞的衙役,阿娘当时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抓起八弟就要往地上摔,即使被大姐及时制止,八弟也哭的小脸青白,看着便是一副养不太活的样子。
“我去拿盆,给阿耶和大哥积点德。”
大姐说的话曹高哥当时没听懂,后来才从村里人的闲聊中明白了什么。
“曹家娘子倒是心狠,亲生的骨肉也能说杀就杀。”
“这也没办法,曹家郎君和曹家大郎都被抓去当兵了,若是这个活了下来,她一个女人要养七个娃娃,非得活活累死。”
“我怎么听说曹家娘子不想要这个儿子的原因是孩子身上有毛病?”
“曹家大娘去河边放木盆的时候我悄悄看了一样,那娃娃的右脚长反了。”
“那木盆可不便宜,也不知道曹家大娘是怎么说服她娘的,要我说啊,弄死个娃娃哪有那么难,直接放到便桶里,再一瓢开水浇上去就完事了,曹家大娘还非得搭上一个木盆,说是顺水漂了没准会被善心人家收养,哪有那么好的命哦。”
“好歹是亲姐弟……”
曹高哥当时年纪小,只是下意识的记住了这些话,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她并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因为家里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让她来不及懂事都成了需要负担弟弟妹妹生活的长姐。
在大哥和阿耶走了的第三个月,家里又被摊派到了劳役,按理说她们这种男丁十岁不到,成年男子没有的家庭应该是不用服劳役,甚至不用交税的不课户,但这种好事是不会轮到她们这种普通人家身上的。
这次的劳役是去河堤修水坝,可以用钱来抵,但家里的银钱本就不多,要养活大大小小七口人早就入不敷出……阿娘想了一个晚上,最后决定自己去服劳役,她跟阿耶和大哥一样安慰着大姐,让大姐好好照顾弟妹,她很快就回家。
阿娘回来的的确很快,只是回来的阿娘不再会说话会喘气,甚至都不是完整的了,但她们依旧要向将阿娘带回来的村人道谢,虽说河堤离家只有一日的路程,但帮着带回来明显耽误了正常做工,那人摆摆手只说没事,用曹家的碗喝了一大碗水就匆匆忙忙的回水坝去了。
阿娘是在那边做活的第二天,被从水坝上滚落下来的半人高的石块砸到了身上,等人帮忙把石头从阿娘头上搬开,阿娘早就没气了。
阿娘走了,大姐便撑起了这个家……她撑不住,恰好镇上的王老爷要找小妾,她收拾包袱便去了,卖身银全给了曹高哥,叮嘱曹高哥照顾好弟弟妹妹,等到她站稳脚跟就回来看曹高哥。
两个月以后,一部分的卖身银成了大姐躺着的棺材。
于是她成了长姐,靠着几亩田地的微薄租金,带着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艰难的活着。
也就是大姐死后的第二年,大雨让水坝不堪重负,整个县城连带着附近的村子都发了大水,姐弟四个在房子的屋顶上,盼着大水快快褪去。
饿了两天的妹妹看到水里漂浮的死鸡的时候忍不住伸手去捞,谁知后面跟着一大块木头,直接把妹妹扫到水里,曹高哥甚至来不及伸手拉出,就看到妹妹的脑袋磕在水下不深的地方的一块石头上,水中直接晕开淡淡的红色,再一个水浪打过来,曹高哥便再也没有看到妹妹。
洪水只是灾难的开始,朝廷没有发赈灾粮,至少没有发到他们的手上,曹高哥和两个弟弟只能跟着众人去逃荒。
他们不知道往哪里走,便一路南下……一个弟弟被人偷走成了粮食,另一个弟弟活活饿死在路上,曹高哥也没有走到那个所谓的南方,而是饿晕过去后被捡回来当了童养媳。
再然后……小丈夫瞧不上这个童养媳,她婆婆又觉得就这么放走了不甘心,便直接把曹高哥给卖到了青楼,曹高哥后来好容易出来了,找了一份工艰难的活着,又被一个小吏认出身份,这小吏是曹高哥的常客,还想着把曹高哥赎出来当妾,只是赎金打算用的是曹高哥的卖身银。
后来……曹高哥还是活不下去,只能遮遮掩掩的做些不太好的生意,直到一个冬天,她在街上捡到了一个快没了呼吸的女婴。
她跟过去的一切做了了断,专心养育这个意外的女儿,但……蝗灾来了,说好的赈灾粮又一次消失了,城里的粮价也一个劲的涨,她买不起,女儿是在她怀里断的气,曹高哥翻遍了屋子,找不到一点粮食。
她觉得日子过的没什么意思,但就这么走了也不甘心,于是曹高哥想啊想,最后决定带些人下去陪她,比如仗势欺人的小吏,为富不仁的老爷……
她全家一共十一口人,现在还赚了六个人,值了。
曹高哥这么想着,到了刑场上走在笑,刽子手手起刀落,那微笑便永久定格在滚落的头颅上。
曹高哥的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因为粮价陷入绝望的许多人仿佛在瞬间找到了新的出出路,那些敢发百姓财的人开始一个个消失,官府抓人的速度甚至赶不上人们转化的速度,一时间各地的富商官员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