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文绉绉的讨论 - 重返1988:老婆我回来了! - 千度小哥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四百九十九章文绉绉的讨论

张楠脑海中思绪飞转,回想着前世有关申石行的记忆,再结合脑海中对那位明朝首辅的了解,在内心组织着语言。没多久,他有了想法。

“申先生问我对明朝那位首辅申时行的看法?”

张楠笑了笑,开口道:“我觉得这是一位值得尊重的,有大智慧的好官、好人。”

申石行不动声色:“为什么这么说,我可是听说,这位首辅在当时的评价并不好,有人说他是蛇鼠两端、左右逢源,既无能力也无作为,只知道上邀皇恩、下拢人心。”

在封建社会,这样的评价,几乎可以给一个官员定性为昏官佞臣了。

而且申石行说的这些,都是历史上对申时行的真实评价。

一听就知道,他也研究过申时行。

这下子,想要胡编乱造搪塞,就不太容易了。

不过张楠也没准备搪塞,笑着回答道:“要说评价,当时的文坛盟主王世贞还曾评价他富有积蓄,不近悬崖,不树异帜,当代的黄仁宇教授说他以恕道待人,这些可都是近乎评价圣人的言论,申先生觉得,这么两极化的评价,我们该信谁的?”

申石行双手交叉着,目光闪烁,好一会没有说话。

显然,张楠对首辅申时行的了解也足够深,让他一时间有些意外。

张楠也不着急,等着申石行接下来的问话。

从他了解的历史中来看,首辅申时行执政,擅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喜欢消解矛盾,做人做事可以说都温和到了极点。

而前世的时候,申石行好几次的经济政策当中,都曾提起过经济改革不能像张居正的万历新政一样严苛、激烈,要学会春风化雨。

所以张楠觉得,从夸赞的角度来评价首辅申时行,是对的。

不多时,对面的申石行挑眉问道:“众人的评价的确是褒贬不一,我们又不是古人,没办法以亲历者的角度去亲身体会,所以这位先生觉得,我们该怎么评价首辅申时行呢?”

他又将问题抛了回来。

张楠早有预料,不假思索地开口道:“我们要评价一个人,其他人的评论只能作为参考,主要依据,还得是那个人做的事情。”

“你是说……”申石行若有所思。

张楠笑道:“首辅申时行执政八年,在功绩上就是一张白纸,很多人觉得白纸不好,可也不想想这张白纸之前是什么样,之后又是什么样?”

“首辅申时行执政之前,先是张居正把持朝政,一意孤行,力行变法,丝毫不考虑实际情况,导致朝廷中枢和敌方矛盾重重,君臣之间更是互为仇雠,偌大一个明朝,看似烈火烹油,实际上早就埋下了亡根;而在张居正死后,张四维继任首辅,短短一年时间,清算张居正变法,把已经全速前进的火车强行掉头,差点毁了明朝。”

“首辅申时行继位之后,却能有选择、有手段地延续张居正一部分温和、利民的改革,让朝廷从改革之争当中平稳过渡下来,避免了类似宋朝王安石变法后那种江河日下的局面。”

“而在首辅申时行之后,王锡爵等人倒是大刀阔斧,对外三大征,对内争国本,结果呢?”

“明朝三大案、努尔哈赤称帝……明朝败相凸显无疑。”

张楠一连串的话,说得斯斯文文,但观点鲜明,立场激烈。

边上的薛奇、金尚荣等人虽然不太懂这些,听到耳朵里,依然听得心惊肉跳。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斜对面的申石行听了,脸色更是越来越凝重,眼神越来越认真。

他原本以为只是闲聊,却没想到火车上一个路人都能有这么深的见解。

他忍不住又问:“这些都是政治上的,我想问问,这位先生就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佐证你的观点吗?”

“当然有。”

张楠也说到尽兴了:“首辅申时行告老归乡的时候,想要扩建宅子,邻居的木梳店店主不同意卖地,他没有像其他权臣一样威逼,而是让府里的人买梳子都去那家店买,买完之后还要向亲戚朋友推荐说这家店的梳子真好,长此以往,那家店的生意兴隆,要换到闹市区扩大店面,主动请求他买了那块地。”

“只此一件事,足以说明首辅申时行做事春风化雨,能以最温和的手段,达成目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