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困局 - 重返1988:老婆我回来了! - 千度小哥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三百一十三章困局

“方圆厂背后有市里的关系,利益纠缠错综复杂,很多地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也想改,但深知积重难返、众怒难犯,根本没办法真正进行市场化改革。”陈饶擦着眼镜,苦笑道:“别人都以为我三十出头当厂长是年轻有为,有几个知道我只是那些从厂里吸血的老官僚推出来的造血机?”

“吸血鬼……造血机,”张楠看着此刻面露疲态的陈饶,道:“陈厂长这个形容倒是很新奇,照你的意思,你这个厂长只是个摆设,大事上做不了决定?那你当初为什么要接下这个任命?”

“为什么?”

陈饶自嘲一笑,戴上眼镜,望着窗外静谧的办公楼花园,目露追忆:“张先生,其实我跟你一样,是白手起家的农村孩子,只不过运气好,中专毕业努力了几年,成了林场场长。”

他看向张楠:“你也知道,像我们这种人,没有后台、没有资源,想要什么,就等拿命去拼,看到机会,明知道背后有可能藏着祸心,也要去抓住,因为你不抓,你很有可能这辈子,再也遇不到任何机会了!”

“你说说,这样的我们,在还是一个个小小的股级干部时,有人告诉你你可以做市第一大厂的厂长,你会不会抓住这个机会?哪怕你知道,这个机会是裹着糖的毒!”

说这几句话的时候,陈饶完全没有了日常展现出来的官僚、斯文、小奸诈,反而整个人神情有些莫名的狰狞,目光微微发狠。

此时的他,看着仿佛一头沙漠里的孤狼,饥肠辘辘,不肯放过每一丝食物的那种孤狼。

张楠看了,心中没有畏惧、没有戒备,反而暗自叹了口气。

因为陈饶的这种状态,他太熟悉了。

前世的他,几番创业,胜负沉浮,因为没有任何资源和人脉,每一步都走得很艰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个小失误,就有可能葬送所有的辛苦和努力。

当时的他,看到那些同龄人,看到其他创业者,因为有家室、有资源,能够轻松拿到第一桶金,能够不断地试错,能够平和地面对失败,他的内心,也是失衡的。

几次折磨下来,他的心态,比现在的陈饶更偏激,更像是一头狼。

甚至后来他创业成功,生意水涨船高,这种心理失衡的偏激感也并没有消失,反而影响到了日常言行与生意手段上。

也就是现在重活一世,有三十年的经验,有妻女的陪伴,他才能这么平和,才能以过来人、游历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商业竞争。

话说回来,正因为他经历过这些,他才会对陈饶现在的真情流露感同身受,才会扼腕叹息。

“所以说……”张楠平复着心情,问道:“陈厂长当初是不想放弃这个一步登天的机会,也觉得自己能吃掉外边的糖吐出里边的毒,所以才答应了做方圆厂的厂长?”

“没错,当时年轻气盛嘛,以为自己能玩得过那些老狐狸,接下了厂长的职务,让濒临倒闭的方圆厂起死回生,”陈饶面露回忆,一阵苦笑:

“可我自以为是在和那些老狐狸玩,其实是在跟整个时代、整个体制玩,厂里的官僚作风、利益纠葛,就仿佛一张网,我不动它们的时候,它们与我相安无事,甚至能帮我遮风挡雨,我真正想动、想改革的时候,它们就会紧紧捆住我,我越挣扎,捆得就越狠。”

张楠听着陈饶的话,脸上神情毫无波澜。

陈饶的这些诉苦,他虽然没经历过,但太清楚了。

在官本位环境下做生意,还是红顶商人,这种事情多如牛毛,古往今来,多少惊才绝艳的商人,都死在了这件事上。

不知是古代哪位皇帝说的那句话——商人?不过是朝廷养的猪,不听话杀了就行,就算听话,养肥了该出栏的时候,也就是一刀的事。

古往今来,只听说过农民造反,就没听过商人造反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做商人的,要改点什么东西,下场好的,和范蠡一样流放西湖,下场差的,沈万三的前车之鉴还在戏文里天天被唱着呢。

陈饶要改革,被背后的利益牵绊束缚,只是开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