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楠心如云的危机
石宽富看到张楠神情的变化,笑道:“张老板没猜错,新乾工艺和小钱总有关,老板钱步韶,是小钱总的本家表侄,比他大十岁。”张楠听到这话,神情动作却没什么变化,慢条斯理地嚼着菜。
对面,石宽富也捧着热茶,只是笑眯眯看着。
几秒后,张楠终于吃完了嘴里的菜,一脸平静地看向石宽富:“我明白了,石老板今天非要当面和我谈,不仅仅是告诉我短期不能给我供应木材了吧?”
“聪明。”
石宽富抬手摸了摸头顶的地中海,笑道:“我是想当面告诉张老板一句,我们宽富木材厂,和楠心如云的合作,就此终止了。”
张楠挑了挑眉,心情有些沉重。
终止合作……这件事,可远不止这四个字这么简单。
这些年来,石宽富几乎垄断了长通的木材市场,只有周边县城有几家小厂还在生存。
要是石宽富不再和楠心如云合作,那楠心如云大批量的手工艺品的主要原材料来源,就是个大问题。
从石宽富那儿拿不到。
从周边县城的小厂拿,且不说要多久能谈下来,其中的货运成本之类的就是个大问题。
至于去其他城市拿货……以这年代的货运水平和道路环境,成本会节节攀升,等货到了,黄花菜都凉了。
而楠心如云现在又在发展期,实在缺不了木材这一重要原材料。
石宽富一断供,危机立马凸显了出来。
楠心如云要么砍掉一部分订单,刚转型就削减规模。
要么就得赔本赚吆喝,忍痛用高成本来维持产能,制造繁荣的假象。
这就是作坊转型公司之后,内部人员和节奏、外部链条等各方面跟不上带来的必然影响。
在后世商业繁荣的情况下,这种危机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吸纳投资等各种方法化解度过,只需要应对得当,不会是什么大难题。
但在现在,银行贷款审批比查家庭成分都严格,市面上的资金又都来源不明,投资要求五花八门,根本没办法庆东应对这种断供危机。
所以现在,很多下海经商的人小富容易,却很难做成大生意。
要想度过这种转型初期的关卡,要么像长通外贸一样背后有人遮风挡雨,要么像临光外贸一样底蕴雄厚,在转型前多积累。
其实楠心如云也可以不急着转型,但张楠深知,创业的红利就在这几年了,等过几年各路大神或做大、或横空出世,那时候想要将公司做大做强,会是地狱难度。
前世的时候,张楠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几沉几浮,差点就与后来的数十亿资产失之交臂。
只是没想到,这辈子想要避开地狱难度,提前转型了,但该遇到的难关,却还是一点也没少。
做生意,真特么不是人干的!
张楠心中叹了口气,又看向石宽富。
石宽富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这是长通生意圈公认的评价。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但张楠相信,楠心如云现在蒸蒸日上,又与临光外贸关系良好,就算石宽富见利忘义,能让他心动的利,也在自己这边。
可石宽富还是选择了断供,背后的原因……
张楠看了眼对面‘长通外贸’的牌子,猜到了七八分。
有地头蛇长通外贸的支持,就连临光外贸内部,都有钱温纶通气,这么大的一股势力抛出橄榄枝,又多给了两成的让利,石宽富会选择和楠心如云终止合作,就不难理解了。
往小了说,石宽富是为了利益。
往大了说,是石宽富因为长通外贸的主动接触让利,在以临光外贸和长通外贸为主的双方斗争中,选择了站队长通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