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是因为她不喜欢你吗?扬州议论纷纷,…… - 清穿之我爹是雍正 - 江洗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6章是因为她不喜欢你吗?扬州议论纷纷,……

第46章是因为她不喜欢你吗?扬州议论纷纷,……

转眼便是三日后。

扬州府内,荠麦青青。

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酒楼里更是有不少客人在交流情报。

一位富户子弟身穿一身绸缎春衫,摇着扇子道:“自从这福安公主走后,这书院的学子是一天比一天少了,我看这学堂,悬喽!”

便立时有人反驳:“你简直胡说八道,我大姐的女儿还在读呢!”

一旁善于打听的店小二便说了:“那些家里贫穷,因为父母在工坊的孩子们,倒都还在读。”

他没说出来的是,只那些交学费进学堂的商户们的女儿,一个个都告了假,只除了那程家的庶出六小姐,程若葭。

被提及的这程小姐此刻正在天字班里,十分认真地上着钱凤的课:兵法。

没错,钱凤被赶鸭子上架,现学现卖,硬着头皮上起了课。

璟瑄塞了不少系统里的书籍给她,包括一些现代战争理论,不过都是经过系统处理的,适合这个时代的理论。

这其中,最被人们熟悉的便是那十六字方针。

其实她也只是不自信,毕竟系统检测她的军事天赋为“s”级,她最终也没有辜负璟瑄的期望,试讲之时取得了苏文等人的一致好评后,在学堂便引起了轰动。

当然也有许多人不理解,尤其是一些商户出身的小姐们,她们或自己鄙视,或因为家中风气,对此并不热衷。

程家六小姐则是其中的异类,她在第一次听到十六字方针之时,便被深深吸引了:“好一个‘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她的眼中泛着光,这是多么伟大的思想!那群人真是不识好歹,在她心中,福安公主已经是比肩圣人的存在了:若非她建造这女子学堂,自己早就被作为棋子,嫁给某位大人了。

至于联姻?她区区一个偏房庶女,又哪里能找到什么好姻缘,更何况她嫡母向来是个面慈心苦的,不捣乱已经是天大的好事!

而正当她沉浸在钱凤的课堂之时,苏文正在另一个教室内,传授着新开设的化学课。

不知何时,传旨的官员便到了这书院的大门前:“圣旨到,苏文接旨!”

来人正是新上任的江知府,这些日子他对于工坊和学堂亦多有照顾,目前看起来,倒不像是个心里藏奸的。

在书院的众人,不论是娇娇、钱凤、杨澜漪还是学子们,皆跪在院中,等待着圣旨宣读。

苏文低着头,心里情绪莫名,她上次拒绝了康熙赐婚给九阿哥的圣旨,今日这圣旨,她实在是有些慌张。

而娇娇等人也摸不着脑袋,莫不是苏文犯了什么事?毕竟实在是想不出什么理由,要圣上不远千里传圣旨给苏老师。

程六小姐则是认为,苏文又有新发明,要被圣上嘉奖了。

门口更是挤满了不少围观群众,他们跪在门外,伸着耳朵听着消息,都想掌握这第一手八卦。

该说不说,最后的消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们听见了令他们无法置信的消息——

江知府开口宣旨,抖着他那蓄了很多年的胡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苏文,才德兼备,研制水泥,功绩显著,福安公主璟瑄慧眼识才,力荐之。

朕甚嘉其能,特诏苏文入朝,任新设研究院副使一职,待遇等同正四品官员。

苏文接旨后,应立即筹备,即日起程,进京赴任。此旨既出,如朕亲临,各级官员均应一体遵行,不得有误。”

苏文呆在原地:“这一切是真的吗?我真的要做官了!”

江知府看着她这府吓傻了的样子,清了清嗓子道:“接旨吧,苏副院使!”

江知府心想着,这苏文虽有才华,到底还是年轻人,没有定力,一道圣旨便让她方寸大乱,全然忘了他刚得知此事的惊愕。

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苏文眼含泪光,扣首:“臣,苏文,接旨!”

苏文接旨的手都在颤抖,毕竟她从未想过,自己一介小小农女,却能有如此造化,她居然做官了!

在场的老师与学生们则是振奋不已,他们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娇娇心里盘算着:“这苏子雅是第一个跟着主子的,她居然得了这么高的官位,倘若自己再使使劲,自己定然也会有个好去处。”

毕竟她是第二个跟着主公的!虽然没有很久。而她自认不比苏文这个老学究差,她虽然不能天天泡在研究室里搞研究,却也是主子的得力干将。

钱凤的心思直爽些,她单纯的为苏文高兴,又十分羡慕她能去京城,施展自己的一身抱负。

杨澜漪则是开始了思考:“昔日她只能为贤内助,分明她一身才华不逊于他,本以为世间向来如此,可今日她才知道,女子还有另一种活法!”

这福安公主,她竟真能做到!旁人不知道,她可是做过知府夫人,怎会不知道这其中的门道:

这官阶分为九品十八级,依次为“从九品”、“正九品”……“从一品”、“正一品”,哪怕她前夫,也不过是从四品的知府罢了!

那正四品官员都是何等人物?什么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哪个不是举足轻重之人!

虽说苏文现下所任的“研究院副使”,只是正四品待遇,而未确定官职,那些京官们也未必肯认。

可如今,苏文以女子之身入朝,能有这待遇已经十分不易。不知这福安公主在其中谋划了多少,才有此结果。

而那学子们想的则更简单:有朝一日,她们也想成为苏老师一般的人才!

此事如平底惊雷,不多久就传遍了整个扬州城。

这使得许多翘课在家甚至退学的商户小姐们痛心不已:若是她们坚持上课,此刻这荣耀也有她们一份,她们跟着苏副院使读过书,以后说亲都能便(bian)宜许多!

而她们的父兄则是十分恼怒,骂她们不成器,浑然忘了是他们先看不上那学堂的。

在父兄的训斥与自己的后悔夹杂之下,这些小姐们出离愤怒了,她们屋里换了一套又一套的瓷器,毕竟一切都晚了,她们已经回不去了。

只因苏文临行前下了死命令:退学者不得返校。她要将这为数不多的名额,留给其他真心向学之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