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望远镜(下)
光靠朝廷上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加大后备人才的培养储备力度。
汪舜华下令御用监再铸造三十台天文望远镜,除一台陈放内宫,另外分别赏赐南京钦天监,南北京翰林院、国子监和中省图书馆。其中赏赐各级图书馆的免费向公众开放,当然有时间和人数限制。这东西只能晚上用,但是现在有宵禁,因此只能排号,不能替代转让。
下面都觉得这一步太大,毕竟天文学在十年前是帝王之学,普通人是根本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学习的。
汪舜华摆手:“世事无常,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文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关乎历法制定、农业生产,也是人认识世界、认识宇宙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一定不能在天文学方面被别人落在后面。”
下面的算琢磨出点味道:赞玛提欧虽然当众羞辱了太后,但也以自己的狂妄衬托了太后的英明和仁德;更重要的是,他提到的欧洲信奉大地是个球体,无疑迎合了汪太后――至少不是她一个人这么想。
因此,汪太后才能咽下这口气,容忍他继续在眼皮子底下蹦Q甚至恢复了他的职务;否则定他一个大不敬,判下死罪,也没人敢说三道四。
汪太后要高抬贵手,下面的就算有想法也只能憋着,当然对赞玛提欧等人的批判又到了新的高度,只是更多的普通人知道外夷自来信奉大地是个球体,甚至连半径都测算出来之后,难免有了异样的感受。
感受可以慢慢感受,但天文学的进步是看得见的,至少在天文观测方面。
事实上,天文学解禁已经将近十年。
禁地一旦被打开,不管是真心热爱的,还是纯粹好奇的,哪怕是纯路人,也回扭过头瞅瞅;尤其有了望远镜以后,因为造价太高,只能在王公贵胄间流传,更激发了社会热情――上行下效,跟潮流赶时髦,任何时代都一样。
虽然天文学还是有门槛,但基本也等于没什么门槛,因此一时间王公贵族和富商巨贾纷纷到皇店门口排队,甚至一些商人也开始仿造。只是因为成本太高,大家还是宁愿多添点去买正版,说起来这是皇家出品,也很有面子。
只是水晶望远镜的精确度实在很有限,哪怕看见了,大家也有点不太确定,现在有了新的天文望远镜,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就在天文望远镜移交的一个月后,钦天监副贝琳上奏:“发现了几颗星星。”
汪舜华哦了一声,明显有点兴趣。
贝琳小心翼翼的解释:“新发现木星周围有四个卫星;而且土星居然有两个耳朵。臣怀疑土星是由一大二小三个天体组成;只是两个卫星似乎没有绕土星转,而是停留不动。”
汪舜华皱了皱眉头:木星,不就是那个有大眼睛的气体巨星吗?本来想给地球一个拥抱,没想到渣球居然放了一把火把人家点燃了;更别说倒霉的月球,直接被推开了。
汗,想到了哪里去了。
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汪舜华暗自一笑,比较物理化学,地理记得的东西还是多一些,当然也有限。对木星的了解基本来自电影和相关科普;土星倒是相对深刻一点――毕竟是自带主角光环的主。
太后没有说话,贝琳心里有点忐忑。
汪太后说是要鼓励探索天文,谁知道她真的怎么想。天人合一――谁都知道汉朝谶纬说兴起,对朝局产生了何其巨大的影响。如今,汪太后真的愿意民间学习天文,真的愿意在天文方面有大的新发现吗?
贝琳是明朝著名天文学家,字宗器,号竹溪拙叟,祖籍浙江定海,今年四十六岁。他幼习儒学,兼通天官之学,后被推荐入钦天监。巨蟹、狮子、天秤、天蝎,这些后代耳熟能详的星座名词,就是出自他的《七政推步》。不仅如此,贝氏家族七代掌管钦天监,可谓天文学世家。
这回汪舜华对汤序等假借天文不满,于是把他调到北京。钦天监是最早拿到望远镜的部门,因此这些年他带着儿子贝利、贝则、贝制和一大群学生老老实实的观测;有了这惊人的发现,贝琳还是不敢马虎――涉及天文学的,没有小事。认真观察了将近十年,尤其拿到了最新的望远镜,确定眼睛没有看错,这才上奏。
这封奏疏一出,自然一石激起千层浪。
汪舜华等贝琳说完了,淡淡的问:“这都是新近发现的?”
话里听不出情绪,贝琳只能老实的说:“已经看到了些年头,只是不敢确信,如今,想来不会错。”
汪舜华转头看着皇帝:“如果真的有了超越古人的发现,那真的是大好事。咱们也去瞧瞧。”
皇帝低头称是。
贝琳低头擦了把汗,这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天文发现,但愿千万不要和政治阴谋扯到一起,否则上面两尊大佛打起来,下面这些小鬼真的承受不起。
一个月内第二次踏上钦天监的观象台,汪舜华面色不显,心里是很高兴的――但愿从此后天朝的天文学能引领至少跟上世界天文学的发展,不被人甩在后面。
输在起跑线,后面要花费不知多少的功夫,才能迎头赶上。
在贝琳小心翼翼的指导下,汪舜华用天文望远镜观测这些星体。其实都曾经在地理课上学过,但基本也就记得个名字;平时仰头看天,觉得所有星星都长得差不多――除了彗星带着个尾巴,觉得天文学家真的不容易。
这会儿一看,和想象中的有差距,但和此前自己手里拿到的水晶望远镜相比,已经有了质的提升――上回用过,只是当时看月亮,接着就是赞玛提欧来吵架,别的真没注意到。
只是看了一下,又和记忆中的进行了对照,心里大致有数了;随后交给皇帝:“你也看看。”
皇帝唔了一声,淡淡的看了。他对此兴趣不是很大,随后就给了齐亲王。
下面的还在一个跟着一个的看,汪舜华看着贝琳:“你说那是四颗卫星?”
贝琳称是,偷眼观察汪舜华的神色。
汪舜华似乎笑了一下:“我怎么觉得土星周围,不是卫星,而是有一圈光环?”
所有人都呆了,正在使用望远镜的首辅商辂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开口道:“太后所言极是,好像真的是一圈光环。”
这话一出,皇帝忍不住,从商辂手里夺过望远镜,自己看,嘴里还发出异样的声音。
皇帝霸占着望远镜,别人不敢乱动,只能伸长脖子,或者索性抬头,想真切的看清楚。
皇帝好不容易放开望远镜,招呼贝琳过去。
贝琳伸过头仔细看了半天,跪下:“太后圣明,真的像是光环。”
他这样说了,下面更来兴趣了:光环是什么?长什么样子?是不是神仙头上顶着那样的?
汪舜华笑笑,顶着所有人五味杂陈的目光又看了半天,这才开口:“那个大眼睛的,是木星吗?倒是和木头一样,布满了条纹,这名字取得好。”
又是分量十足的一句话。
皇帝迫不及待的伸过头去,照着母亲的指点瞪大双眼;齐亲王也挤过来,别人就只有看着他们母子仨指指点点;皇帝张着嘴不说话,齐亲王却发出一连串的惊叹:“真的是个大眼睛啊,还是个红眼睛;哎,真的像木头啊,谁取的名字,真的是太贴切了。”
他们母子仨都这样说,下面更加跃跃欲试,一边暗自揣测:太后是不是故意的,木星怎么会有大眼睛呢?
――是不是想效仿赵高指鹿为马,检验大家的忠诚度?
好在太后似乎很贴心,说自己累了,带着皇帝回宫,还让齐亲王等也早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