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 定远侯追妻攻略 - 酲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3章

卫琅与姑父赵绥前后领兵离京,纾意这头也忙活了起来。今年是第一回分府过年,又有这些喜事儿,更是要好好在府中置办才是。

纾意与母亲商议好了,她打理铺子里的账务,结清年账,再给铺子里的各位掌柜伙计发放年赏,从廿八放十日年假,且慢慢收拾铺子,待元宵后再行开张。

而徐氏打点府中上下布置,备下各家节礼,再与府中仆役行赏。

这坊市里处处都是置办年货的百姓,车马难行,只得将停至街口,再缓缓而入内。热乎乎的绵白水汽氤氲,空气中漂浮着各色酒香和蜜糖炸物的香气,让人心情也轻快起来。

“这几日天气倒好,不雨不雪的,咱们来这坊市中行走也不会湿了鞋袜。”缀玉捧着匣子,抬头看着四周笑道。

联珠则替自家娘子提着裙摆,摇头晃脑:“我倒想下一场雪,咱们府里院子宽敞,下雪时一定十分有意思。”

“就知道玩儿,也不知去岁是谁湿了鞋袜又受了风,可怜兮兮缩在榻上喝苦药,连年上的好酒菜都没口福。”缀玉扭头笑她,又说,“今年若还是贪玩,瞧我怎么笑话你。”

“娘子!你看她!”联珠撅着唇想去拧她,手中又提着自家娘子的裙摆,只好请纾意主持公道。

纾意笑着安慰:“缀玉说的也不错,贪玩着凉多不值当。若是今岁再玩雪穿得厚实些便是了,喝下热乎乎的姜汤,当心鞋袜,如此定然不会着凉的。”

“好了,快些走吧,早些看完也好去逛逛花局。”

街上人多,来往难免磕碰。

“娘子,今日让咱们来便是了,何必亲自挤这一遭?”联珠替她挡着人群中穿梭的孩童,“谁家的孩子?也不怕被人踩着?”

京中官爵人家的小娘子出行自会多多带上家仆以作人障,纾意却不喜如此,开口道:“到底是新年,东家来铺子里发放赏钱也是心意。”

“倒是没想到,今日坊市内竟热闹至此。”她失笑,又见自家衣料铺子人满为患,都是前来置办新衣的,里三层外三层,挤得只能隐约看见掌柜娘子的发髻。

主仆三人远远立在对街感叹。

“咱们还是先去琳琅阁罢,刘娘子今日可是有的忙了。”

琳琅阁内亦是宾客盈门,年前铺子里都要备上许多生肖或是喜庆样子的小金银锞子,许多人家愿买来赠予小辈压祟,今岁另备了些钻了孔的,用红绳系在孩童腕间,别提多喜庆可爱了。

“小娘子,”苏娘子十分眼尖,立在柜上瞧见纾意,便出门相迎,“小娘子快请上楼坐。”

琳琅阁二层与隔壁的制香铺子打通了墙壁,只用垂帘纱幔朦胧地半掩起来,香气却连绵而入,引着选购首饰的客人大多都往隔壁看看,再买些喜爱的香料带回府去。

“小娘子请。”苏娘子请纾意主仆三人进了安静雅间,再上了香茶,取来账簿奉上。

“咱们今岁可挣了不少银钱,娘子请过目,”她眉开眼笑,显是十分欢喜,“琳琅阁的名声大了,加上娘子吩咐的琉璃首饰、与制香铺子同开,这生意更是好上加好,现下白玉京内谁人都知,若是想买新鲜的首饰便要到咱们这儿来看看。”

“多亏了小娘子心思,不然哪儿有这么好的生意。”

“娘子且瞧瞧。”她请纾意过目账簿,再捧来钱匣子奉上,“腊月里的账只做了半月的,后头实在太忙,尚未记上正册。”

纾意与缀玉一一核对,便点了头双方盖印收好,再从带来的匣子中取出一枚沉甸甸的荷包:“今岁辛苦诸位,还请掌柜娘子点点,散给绣娘伙计们过个好年,廿八前另有好酒好茶送来,诸位带回去尝尝。”

苏娘子恭敬接下,连忙道:“多谢东家,咱们定会好好经营。”

“掌柜娘子不必相送,咱们去隔壁看看。”纾意笑着与她见礼,便从二楼往制香铺子去。

制香铺子的掌柜容娘子是纾意托人才请来的,原是宫中放还的宫女,熟谙宫中的调香手艺,又对前朝香方多有研究,只是家道中落急需用钱,这才点头到此处作掌柜,另请了账房清点财帛。

铺子里有不少客人正挑选成香,铺子中的香料齐备又精致,再买上精巧的匣子,年下用来送礼真是再好不过了。还有许多小娘子相约来此自制香料,铺子中器具齐备,也不用在家中布置待客,比从前方便许多,成了白玉京内时兴的消遣好去处。

纾意几人见过账房,对完帐后又将年赏散了下去,便去看掌柜容娘子教女伙计们制香焙香的手艺。

她隔着花窗,听容娘子教习香料特性,这几位新进来的女伙计既有仔细选过雇来的,也有从牙行销了身契买来的,纾意目光从几位女郎面上掠过,倒觉得其中一位有些眼熟。

“缀玉,你瞧那第三个小娘子,是不是仿佛在何处见过似的。”她蹙眉思索,那女郎年纪不大,圆圆的一双眼,实在是熟悉得很。

“我瞧着,倒像是从前东府的小丫头似的,从前总梳双髻,似乎是伯夫人院里的?”缀玉又唤了联珠来看。

“正是呢,她腕子上有道疤,好像叫作芸儿?”联珠眯起眼睛,十分确定地点了点头,“从前经常跟着周妈妈来咱们院子里。”

“这又是怎么到了咱们铺子里?”纾意疑道,便听里间容娘子发话:

“今日这些都要记好了,明日来我跟前背诵,香料名贵,记差了各自习性可就制不成好香,可清楚了?”

“记清楚了,谢过容师傅。”小女郎们躬身告退,出了门见过纾意再纷纷行礼,“东家娘子。”

纾意点过头,又笑着说:“年下各有年赏,且去账房处领罢。”

诸位娘子喜滋滋地道谢,欢天喜地地走了,又听她让芸儿等一等:“这位小娘子倒是面熟,从前是安平伯府中的侍女?”

芸儿心头有些怯意,小声点头道:“见过四娘子,奴婢从前是夫人院里的。”

“那怎的又到了此处?”

她像是怕纾意再赶她走,连忙道:“娘子怜悯,那次府中之事过后……是、是伯夫人她将咱们一应发卖了,许是不想让咱们多嘴多舌。”

“我阿娘是她院里的妈妈,我也在她跟前伺候,便一应远远卖出了府,”芸儿低着头,手中绞着衣袖,“阿娘用攒了一辈子的月银同人牙子赎了我们母女俩的身,这才不至于卖出城去。”

“我原在夫人屋里便是侍奉香料的,便被容娘子选了进来。”纾意的铺子开的月银不低,正好让她安置自己和母亲。

张氏怕这些下人日后被带走审问,再说出些什么攀扯她,便将院子里大小都收拾出去。

纾意只想着又得了这样一位人证,只说:“你们母女二人也颇为不易,你且安心在我这铺子里呆着罢,生意好了,自不会少了你的赏银。”

芸儿安了心,只千恩万谢地走了。

“倒没想到,还能有这样一番际遇,撞进咱们手里来了。”联珠回头瞧了瞧她,这才跟上自家娘子。

-

现下便只剩最后一家书画铺子,年下生意也是十分红火,各色红笺和彩笺正合年下写拜帖,或是装点家舍,还有不少人购置金墨来涂饰桃符牌匾等物。

待三人散完年赏,倒是见着一位熟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