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点赞 - 他夏了夏天 - 折冬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他夏了夏天 >

第20章 点赞

开学后的国庆长假往往是最让人期待的,距离假期只剩下一周,同学们就已经开始坐不住了。宋林菲也算坐不住同学堆里的一员。

她开心的转过身对陈年说:“年年,国庆假期你可要空出时间来啊,砍票活动马上就结束了,到时候我们就能领到票啦。”

听她这肯定的语气,大概就能知道游乐园的票百分之一百能被她搞定。

陈年脸上也笑嘻嘻的,回道:“好呀。”

两姐妹花感情交好,言语都隐在明媚的笑容里。

宋林菲没有只顾着提醒陈年,转头又跟她身旁的陈延白说:“陈延白,你也一样啊,国庆那天记得空出来,我可是好不容易抢到四张团购票的,你一定不能浪费我的心血。”

说这话时,宋林菲特地加重了些语气,平时陈延白不太喜欢出门,就算是朋友组的局他也一贯懒得去,这人只爱在家捣鼓他那些别人看都看不懂的玩意儿,无趣极了。

这强调好似架着把刀放在他的脖子上逼迫,陈延白无奈笑了声,他靠在桌弦上单手拧着魔方,姿态闲懒轻松,话音一起,他将六面完整的魔方放到桌上,“行,这次不浪费你的心血,跟你们去玩儿。”

宋林菲一听这话,严肃的面庞立刻染上笑意,还附和说:“这就对了嘛,你就该多出去看看走走,不要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会得病的。”

陈延白只笑她的胡话,没再开腔。

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王国胜来开了一场班会,班会内容正好与国庆假期有关。

他在讲台上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的注意事项,最后弯弯绕绕,又落到学习上:“这马上就是国庆节了,虽然是假期,但你们也不能松懈自己的学习,国庆回来是要准备考试的,这是分班后的第一场考试,我希望大家都能引起重视,好好面对……”

陈年认真的听完了全部,甚至送书包里拿出标签纸,将王国胜讲的考试记在了上面,然后贴在桌角上,以备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这样的一幕恰好被陈延白看见,女孩儿在自己身边默默捣鼓,空白的蓝色标签纸上被她写了几个大字,陈延白眯了眯眼,看清那几个字时,没忍住扯了扯唇角。反倒陈年觉得这没什么,她痛快将标签纸撕下,耐心的将它贴在桌角,最后还摁了摁。

等她收回视线来,发现陈延白正看着她。

陈年一愣。

有些不明不白的将手里的标签纸递过去,事由心发,她以为陈延白也想要,于是问:“你要吗?”

阳光婆娑着他的醉影,光影刺眼而朦胧几分。她眯了眯眼,仿似看见了陈延白嘴角有弧。

他的声音一贯清润:“不用,谢谢。”

醉意也叫人清醒。

自认为的好意被礼貌驳回,陈年不好说其他,她收回手,回了一句不谢。

王国胜的提醒让陈年有了些紧迫感,她一直觉得自己理科与文科学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于是她每天下午放学都往书吧里跑,最后在国庆放假的前一天下午放学时,宋林菲终于比她先忍不住了。

看着她快速收拾书包又要走的样子,宋林菲一个箭步上去,拦住了她的路。

陈年不明不白的看着她,从那双疑惑的眼睛里都能知道她是在问为什么。

“你今天又要去书吧啊?”

按照常规来说是的,但偏偏这就是常规。

陈年点头。

换宋林菲不高兴了,“你都今天放我鸽子了?”

“况且今天是放假日G,年年你要不要这么赶?”

陈年也不想这么赶,但国庆之后的考试摆在眼前,她无法不上心,“可马上要考试了,我得抓紧时间复习才行。”

“这多简单。”宋林菲语气轻快,“找你旁边的这位大神不就行了。”

“你别忘了我之前跟你说过,我能进一班还得多亏他。”

这话宋林菲确实说过,开学那天两个人在公告栏前看分班情况的时候,宋林菲就拉着她的手,在她耳边吹嘘陈延白的神奇。

“陈延白真的是大神啊,学习成绩好到不行,就连逻辑思维都比我们要好得多,以前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提问全班就只有陈延白一个人对答如流,那场景简直不要太壮观了点!”

她也当然知道陈延白的厉害。

明澜一中的神话,谁见了都这么说。

陈年自是觉得自己太过渺小,不敢去招他。奈何堵她的人倒比她积极,声音越过她头顶,到她身旁去,“陈延白,你听到了没有,以后年年学习上有困难,你就多帮帮人家,我们都是朋友。”

“行。”

懒腔懒调的一个字,轻飘飘的落进陈年的耳朵里。她稍侧了侧眼,用余光瞥见少年懒散的坐姿,他手里正拿着一个魔方,右手手指骨节分明,指尖拨动每一阶,魔方在他手里转起来。

他没看,视线是落在她这边的。

他好像很喜欢玩儿魔方,有时候的下课时间,陈年总能看见他边和许嘉述聊天边转魔方,天聊完了,魔方也就转完了,四四方方的六面满色,被他往桌上一搭,总是会发出一声细微的清脆响。

第二天便是国庆小长假,之前就和宋林菲说好要和他们出去玩儿,所以一早,陈年就从床上爬了起来,梳头洗脸换衣服,摸索了好一阵才从卫生间里出来。

江吟很早就走了,国庆节出来玩儿的人很多,生意也比平常好做一些,她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但她早上给陈年煮了粥,这会儿陈年醒来,时间刚刚好。

收拾好自己,陈年就去厨房舀了一碗粥,刚坐下,宋林菲就给她来了电话。

“喂?”

“年年,你好了吗?”

陈年用勺子搅着碗里的粥,“快好了。”

“那行。”宋林菲也不催她,只是说:“那我们就在那条岔路口见。”

宋林菲说的那条岔路口,就是在阳光大道与观澜国际路口相交的地方,他们每天放学回家,都是在这儿分别。

这通电话打来之后,陈年也加快了速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