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雨惬群情-4
曾砚昭表现出的游刃有余,让郁弭想起了叶懿川。
叶懿川还有他最后的情人梁成轩,郁弭在认识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有谁像他们那样,能这么轻易地将别人的感情玩弄在股掌之中。
或许他们自己不觉得是玩弄,其实郁弭有时也不那样认为。他们只是喜欢在发生肌肤之亲的同时,渲染浪漫又旖旎的氛围,让对手觉得自己确实被捧在手心里。
他们欣然地接受着别人的告白,然后说一声感谢。假如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心情,会馈赠一点美好,那不全然是怜悯或施舍,因为他们同样在享受着。
郁弭并不喜欢这种游刃有余,与此同时,却难以自拔。
那太甜蜜、太美妙了,对方有示弱的一面,楚楚可怜。即便郁弭知道再怎么样都轮不到他可怜人家,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要为之做些什么。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郁弭无法理解自己这样做究竟是出于一种怎么样的心情。直到他来到常觉寺,每日看见那些烧香拜佛的信众们。
他们是何等虔诚,持诵经文、匍匐拜忏,用身心、钱物供养着佛陀。
但是,佛什么都不缺。
想起叶懿川这件事,让郁弭晚上回到宿舍,合着双眼,却彻夜难眠。
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希望曾砚昭多问他几句,而这份心情还被曾砚昭看穿了。
明明二人才认识不到两天时间而已。
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和叶懿川的第一个夜晚。
那天晚上叶懿川花五百万把他从会所里买了出来,他拿到了其中三百万的分成,不但足够给妈妈治病,还能让他们一家今后都衣食无忧。
从会所离开前,叶懿川贴着他的身体,问:“郁弭,你寂寞吗?”
他从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一张脸和这么主动的一双手,语无伦次,战战兢兢。
叶懿川说,他很寂寞。
郁弭是从那天晚上开始思考自己能给他些什么。
尽管,他什么都不缺。
这一夜不长,很快就到了要上早课的时候。
郁弭在钟声响起前有了些许睡意,无奈只好跟着大家起床。
余森辉是第一天上早课,尽管两只眼睛的黑眼圈深得像是熊猫似的,但依旧激动万分。
他颠颠儿跟在郁弭和莫舒云的身旁,喋喋不休地问早课要注意些什么,不会念经怎么办,是不是照着经书上念就可以了。
“我还没领经书呢,要买吗?”他问。
莫舒云被他逗得哭笑不得,说:“昨天晚上不是告诉过你了?在寺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的。经书和书架志工团都会给你准备,不用操心。你要是有意愿,随喜往功德箱里放点香油钱就行。”
因义工宿舍和居士楼同在寺院的东侧,前往上早课的途中,他们见到的都是志工和居士们。直至快走到禅堂,他们才会和寺里的师父们见面。
余森辉虽然一路上说个不停,等见到师父们,就立刻闭上嘴巴,缄默着不再出声。
郁弭看他的模样既像敬畏又像虔诚,不禁对他的印象有了一些改观。
步入禅堂,郁弭看见曾砚昭已经在座位坐下。
想起昨夜下山时曾砚昭说的话,郁弭心头发堵,在被他发现以前,将注意力从他的身上移开了。
平日里志工们虽然是听从安排在寺里做工,但假如个人有自己的计划,向团长说明以后,一般都会得到理解,自主工作。
郁弭惦记着那辆脏兮兮的小轿车,打定主意趁着没下雨把车好好冲洗干净。
没有想到,他刚把这个打算告诉苏春媚,就被拒绝了。
“王师兄这两天要跟着知广师父去行脚,不在寺里。待会儿他们就出门了。你要洗车的话,得先送孩子们去学校。”苏春媚抱歉地说。
“王师兄今年也去行脚?”一旁的莫舒云听了,遗憾道,“现在寺里义工少,她跟着师父去了,又少一个人。”
“话不能这么说,师父们平时不是带我们一起出坡吗?这一两天的时间不长,她的活大家分一分也是容易的。”苏春媚说完,对郁弭微微一笑,“这两天就都得由你接送孩子上学,辛苦你了。”
郁弭连忙道:“不会、不会,分内的事。”如此一来,只不过是得开着那辆“泥车”去市区而已,倒不算什么。
大人们觉得车脏一点没什么,三个孩子却嫌弃了。
他们三个,两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五年级,都是活泼开朗、伶牙俐齿的时候,听说是郁弭开车送他们上学,兴冲冲地要赶来坐小轿车,结果看见车轮和挡泥板上都是泥,纷纷面露难色。
“唉哟,这也忒脏了!”玲玲嫌弃着,一不留神让小h先坐进了副驾驶座,顿时目瞪口呆,恨不得把她从车里拽出来。
小h笑嘻嘻地系上安全带,打开车窗,趴在门上对还没上车的郁弭说:“郁师兄,快来。”
“郁师兄,快来~”佳辰捏着嗓音学小姑娘说话,末了作恶心状,“我们家是常觉寺,不是兰若寺啊亲。”
小h对他翻了个白眼,抬起高傲的头颅,兀自关上车窗。
这个年龄的男生女生,都有了性别意识,而且是性别意识特别强烈的时候。早熟的女生嫌弃晚成的男生,男生却仍喜欢不知轻重地逗女生玩儿,于是两个阵营互相嫌弃,整天一见面就斗嘴不停。
郁弭觉得这三个孩子叽叽喳喳的,比自己更能说会道。
两个女生嫌佳辰调皮幼稚,总抢着坐副驾,好离佳辰远一些。不过苏春媚他们却开玩笑说,是因为郁弭长得好,像漂亮的偶像明星,两个女孩子才抢着要坐他的副驾。
他们吵归吵、闹过闹,大人们都看得出来,他们是彼此在乎的。三人从小一起在常觉寺中长大,没有血亲在身边,寺里的师兄们就是他们的家人,而他们就是彼此的兄弟姐妹。
这么活泼开朗的样子,如果不特意告知,谁能看得出他们是孤儿呢?
郁弭却知道,他们三个都是还在襁褓里的时候,被人遗弃在山门外,被师父捡回寺中的。
同样是被遗弃的孤儿,曾砚昭的性格却和他们相差很多。郁弭不禁好奇曾砚昭小的时候会是什么模样,而他们三个长大以后,会不会还像现在这么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