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为民翘课义不容辞
法医在现场确定了这是人体组织,人体组织皮肉上的颜色,和蓝望野照片上的大面积纹身颜色能对应上。
这让大家对失踪人口名单这件事上,多了几分信心。
现场撤队后,施易和姚皆宜顺便前往了立州工商大学的信息工程学院,对熊渔的情况展开进一步调查。
掌管行政的老师查询来意后,让他们现在教授休息室等候,他去联系学院负责人。
施易掏出手机看时间才发现,文可歆给他发了好几条信息。
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脑子里还在思考凶手突然改变的作案手法。
一步步缜密的计划,都是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可是又光明正大地抛尸。
如果说碎尸油炸是为了不让警方追查到有用的dna。
可是现在,同样的塑料袋,装着未经油炸的人体组织。
又和之前的行为矛盾了,他就不怕被警方查出来尸体的身份吗?
这是源自他坚信警方无法查出dna的自信?
还是作案目的和动机改变了?
以往也不是没遇见过,单纯的杀人已经没办法满足变态兽欲的连环杀人犯,为了寻求更多刺激,选择挑衅警方。
这类人的精神已经逐渐病态,往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转变自己的作案手法,情绪更加地外化,很可能会伤害更多的无辜生命。
时间越来越急迫。
不是上级给的破案期限。
而是要抢在凶手变得更危险之前,将他绳之以法。
姚皆宜刚才在现场加了几个大学生的好友,请他们把自己拉进大学生的交流群里。
“年轻人可真能聊啊,”他惊叹于群消息弹出的速度之快,前一条还没看完,已经被顶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不过他们确实有些很适合做警察。”
他把手机给施易看,“你看这个,他们还真行,光靠一张照片就能判断出尸体经过冷冻,切割用的是电动工具,纹身时长超过十年,色料可能也是国产的,还真是那句话,高手在民间啊......”
施易看着五百多人的群,一直不停弹出消息,心境和姚皆宜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广泛的舆论传播也会是凶手改变心态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全民参与破案或许并不是一个好方法,单单从刑侦难度上,侦破难度大大增加。
如果凶手就潜藏在这样的群里,他无需返回作案现场,就能掌握警方的一切动向。
姚皆宜还在感叹,“我还以为发生在他们身边,他们会害怕,没想到啊,真的在很认真的帮忙破案,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都在出谋划策,这五百多个大学生,放以前就是一个信息旅,社会以后交给这群孩子,我很放心,有几个好苗子我都打算让他们报考公安的研究生了......”
人和人的欢喜担忧并不相通。
施易突然想起,文可歆刚才消息里说,她梦见了凶手墙上的目标照片。
怀着紧张的心情,他做出了一个违背组织的决定。
他的手机里保存了那六个人的信息,他需要用一个别出心裁的方式去得到一个确定。
事不宜迟,说干就干,时间不等人。
“我有事要去一趟立州大学。”
“啊?”
姚皆宜疑惑的看着根本没给他选择机会,只给他留下了一个远去背影的施易。
一路疾驰,停在立州大学北门的时候,施易才想起来,文可歆可能在上课,也可能在宿舍里睡觉。
掏出手机先发了一条消息,[你在上课吗,我在北门有事找你],然后找地方把车停了。
停好车,文可歆的信息刚好发来。
[我可以翘课]
施易哭笑不得,他虽然急,但是没想过要破坏学校的课堂纪律。
[没事,我可以等你下课]
文可歆比他还急切,一点都不给他反驳的机会,消息刷刷的就发过来了。
[其实是水课,考试开卷的那种]
[已经点名了,等一下课间五分钟,我可以偷偷溜走]
[你找我肯定是急事]
[为人民警察办事义不容辞]
[你在北门附近的图书馆门口等我]
[我很快就到]
结尾还是一个小娃娃敬礼的表情包。
施易很难不带入,他的眼前浮现的就是小时候的文可歆,穿着公主裙笨拙地向他敬礼的模样。
小小文时期和现在的小文一样大胆。
现在的小文敢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