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参观农场
战争结束两天后,军营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和模样。
安康几人照例坐着牛车去往农场。只是今日,牛车在军营的出口处让人拦了下来。
纪迩陶穿着件蓝色的长衫,身材瘦削,挺拔如竹,一双凹陷的眼睛亮而有神。怎么说呢?安康搜肠刮肚地想找个匹配的词,最后只想到了两个字――高人。
在纪迩陶身后,是曹成与徐昌明,还跟着包大宝那一队伙食营里的人。
曹成上前两步走,抱拳咧嘴笑道,“安康兄弟,能否载哥哥们一程?”
“能,能,快上来。”
曹成和徐昌明不费力地爬上车。安康心里嘀咕着,高人爬上牛车是不是会有损高人形象。他漫不经心地用眼角余光瞟着纪迩陶。只见这位高人先生,先将袍子扎在腰带中,撑着牛车的边,手下稍稍使劲,有些笨拙地爬了上来。上来后,纪迩陶先冲着安康等人笑了笑,才慢条斯理地放下袍子边,老老实实地挨着徐昌明坐下。
王大海轻轻地抽了一下牛屁股,嘴里吆喝着,“走,走,走了。”
牛儿慢吞吞地抬起脚步,缓缓地向前走。牛车后面还跟着走路的包大宝一群人。
天天被拉去粮食营里干重活,回去还得做几万人的饭。几天下来,包大宝就彻底没了脾气。如今缀在车后走,心里也不再吐槽,只盼着早些把粮食营的房子盖好,他也能松散松散。
“安营长如今在读什么书?”纪迩陶本想选一个简单的话题切入,没想到这一问就问到安康的短板上了。
安康尴尬地笑笑,怕纪先生多问,连忙俏皮地告饶道,“不才年方十七,不好读书,胸无大志。”
“哦?”被这样的回答惊的一顿,纪迩陶哈哈笑了起来,“安营长真是”,斟酌片刻,他道“性情中人。”
胸无点墨的曹成在一旁嘎嘎笑,他还不自己笑,他扯着徐昌明的衣服,让徐昌明和他一起笑。“嘎嘎。”哪有人说自己胸无大志的,连他都不会说自己胸无大志。
虎子在一旁悄悄地拿眼瞥曹成,这人怎么这样,怎么笑话他家少爷,笑得跟大鸭子似的。少爷才不是胸无大志,那是顶顶好的。
陈子澈也没憋住,“噗呲”一声跟着乐。原本在书院,安康只是调皮捣蛋,如今到了军营,像是得了什么解脱。说起话来愈发没脸没皮的。
胸无大志?纪迩陶是一个字也不信。若真是胸无大志,怎么会办出杂志,帮助残疾士兵?不过是藏得深吧。此人小小年纪,竟已学会藏锋,以后必然前途无量。
他哪里晓得,被他认为是前途无量的少年,是真的胸无大志。几年之后,不过是在余阳县办了个农场,侍弄些家禽,栽些果树,舒舒坦坦地做了个农场主。
金小三喂完了狗,又煮了些猪食,推着小车去喂猪。吃饱了的狗儿们,撒着欢跟在金小三身边跑前跑后。
今早宋石头去给徐立送消息,给牲口喂食的活就全落在金小三一人身上。
安康等人到时,金小三正拿瓢,一勺一勺地往槽里放猪食,嘴里还悠哉地哼着小调。
“嘿,小三。”有人拉开嗓门喊。
金小三回过头,冲着坡下挥挥手,“你们来啦!”“我还剩这一桶就弄好啦!”
粮食营里的人纷纷下了车,自觉地找了活干。包大宝也任命地领着人继续去工地上建房。
纪迩陶瞧着粮食营里的人个个样子都乐呵呵的,不像以前见过的残疾人,心下多了几分感慨。他颇为新奇地瞧着孙五郎摇着自己的红轮椅,动作熟练地挪到一旁的树荫下。
这里放着孙五郎昨天未编完的竹条。一只大肚的小狗趴在刚编出底的竹筐里。苏五郎伸出剩下的左脚,轻轻地踹了小狗一下,“一边去。”小狗夹着尾巴跑远了,又回头冲着这边看。
这里没有人颓废,没有一个人是“废人”。纪迩陶瞧着大树下招呼人的安康,无声地笑了笑,对安康更是刮目相看。
大树底下的石桌是专门请会打石头的士兵废了五天的功夫打磨出来的。招待客人的茶是徐立从城里买来的。没有精美的茶具,俱都是和军营里一样的粗胚碗。
“没什么好招待的,都是粗茶,纪先生,徐大哥,曹大哥,委屈几位了。”
安康没陪着人闲坐,农场里到处都是活。他先去牵了两只黑羊到树底下栓上,后来又下地帮着拔草。麦子刚刚打上穗,粮食营里的人个个都小心地侍弄这些田地。
“安营长还挺忙。”纪迩陶远远地看着田地里的小人影,就着粗胚碗喝了口茶水。入口的茶水涩的很,果然不是什么好茶。
“他呀,忙的很。”曹成也跟着看过去,“等一会儿活干的差不多了,就得念书了。”
不到一个时辰,各处的人陆陆续续地往北边的大屋去。
安康匆匆回来,灌了口茶水,撩起衣摆给自己扇扇风,又急匆匆地往大屋去。
陈子澈过来帮着添了壶茶水,解释道,“先生见谅,农场里事情多。”
纪迩陶笑笑,“不碍事,你自去去忙自己的。”
将今天要教授的内容过了一遍,安康心中有了底。一出门走两步,捡了些小石子又回了屋内。
“要开始讲课了。”徐昌明听过安康的课,安康教算术就是数石子。
纪迩陶移步到窗户口,瞧见屋子里的士兵们端端正正地坐着,安康背着手,正在屋里转悠。
“金小三,你说说,昨天都学了什么?”
金小三站起身,双手老实地放在桌上,大着嗓门道,“七加八是十五。七加九是十六。七加九是十六。猪、牛、羊、马、鸡。”
“都学会了?”
金小三点点头。
窗外的徐昌明摸摸鼻子,这些可都是他教的。
“都默一遍。”
纪迩陶点着脚尖,往屋内桌上的纸张瞧。只见靠窗最近的那个人姿势变扭地拿着笔,一笔一划认真地写着字。因为刚学写字的缘故,字写得有些分家。那人一开始写的字大,后来见一张纸写不下,便将字歪歪扭扭地缩在角落里,远远看过去就是一些大墨团。
默写完的人主动将纸交给安康和陈子澈,这两人拿着朱红色的毛笔,在纸上圈圈画画。后又拿出册子记了些东西。
“金小三。”安康点名了,“说的都对,写的就不对了。这五个字一个没写对。这少一横,那多一点。”
“王大成,你笑什么?数来数去,你的字最丑。你瞧瞧,一个字写得能有二里地宽。鸡中间还能挤头猪。”
“哈哈。”屋子里一阵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