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安排 - 男配科举纪事 - 八月的四方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男配科举纪事 >

第57章 安排

五月初,天气渐热,修养了快一周的时亦也再次回到了集贤殿。

此时殿中清闲,这几天没了院长和副院长管事,殿中官员反而来的更早了,每日辰时之前到,申时末才走,反而没了迟到早退的人。

时亦是午时过后才去的集贤殿,此时众人都在各种的岗位上做着事,看到时亦都主动笑着点了点头,时亦也笑着回礼。

他往里走了几步,寻到了自己与宋元,李牧恒三人的办公场所。

“怎么这个时间过来了?”看着推门而入的时亦,李牧恒笑道:“反正这集贤殿中也没人管得了你,怎么不多养两天在过来?”

他带着笑脸而来,时亦却白眼看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每次宋元回去都要跟我面前说你在背后骂了我几次,怎么今儿见面了,又关心起我的身体了?”

“啊这……”李牧恒笑脸一僵,转而怒目看向了一旁把脸埋在书籍中的宋元,颇有些咬牙切齿的味道:“怎么我们兄弟俩的悄悄话,也要对外人说啊!”

“在我和宋元面前,怕是你才是外人吧?”

“嘿嘿。”李牧恒扭过头讨好的道:“话可不能这么说,这样说显得多生分啊。”

时亦被李牧恒逗笑了,“好了好了,不闹了,这几天你们俩也辛苦了。”

自时亦醒来的第二天,就开始筹备农书编纂的工作,但那时他身体还未养好,刚刚担任官职的李牧恒就拉着宋元,自告奋勇的说要帮着先把开头的工作做好,但是编纂农书的工作却是千头万绪,不仅要包括如何种地,还要包括权威的理论指导,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要有能构架起一个完整机构体系的设想,这些要不是时亦有着现代记忆,心里有个大概的模糊框架,恐怕现在自己也是一头雾水,更不要说是两个连地都没种过的读书人了。

因此这段时间李牧恒和宋元加班加点的忙碌了四五天,实际却也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成果。

时亦走近他们两人的桌子,拿起桌面上的书籍看了看:“你们现在在整理农学谚语?”

“对。”李牧恒答道:“我和宋元商量了一下,既然你说现在要找到一个让百姓容易接受又要让读书人能够明白其中道理的书籍我们编不出来,不如就让这两部分分开,先编一部农俗谚语给老百姓听,然后再编写一部理论书籍给学子们看不就行了?”

时亦点了点头:“你们说的也有道理。”他又看了看两人已经誊抄了厚厚一摞的谚语:“可是景朝从南部到北部,同一时节各地温度却有不同,从东部到西部,各地降水量也是明显差距,此外还有沿海地区,丘陵地区,平原地区,你们觉得可以用一本谚语册指导各地百姓吗?”

李牧恒抿了抿唇,宋元看着手里的手册也是默默停下了笔注视着时亦。

“这些谚语摘抄不过是最简单的工作,不过费些时间,要把这些谚语分类整理,按照各地域的不同把谚语分开编纂成册,然后再验证一下哪些谚语确实行之有效即可,实在无需你们两个亲自来做。”

宋元皱眉,“那时弟觉得,此刻应该以什么为重呢?”

时亦沉吟了一下:“现在只是开头,编纂农书没个三五年的功夫是别想有什么成果了。所以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入手吧。”

李牧恒疑惑道:“最简单的是什么?”

“了解我们大景。”

“嗯?”宋元两人一齐看向时亦,脸上都带着一些疑惑。

“就像我刚刚说的,我大景东西南北各地气候不同,所以种植作物和试用谚语也有所不同,我们必须了解了各地的气候,然后“对症下药”,如此才算给我们编书之路打下了基础。”

李牧恒:“如此说来想要了解大景各地气候倒也不难,除去我们殿中的存书之外,也可誊抄各地县志,只是如此太过麻烦,而且也不一定能了解的详实,各地来往麻烦,像是偏远地区,一来一回就要数月了。”

时亦点了点头:“确实是一个问题。”

宋元:“也许我们可以使各地县丞上报,既可以走驿站节省时间,而且由他们收集也能更多的避免疏漏。”

李牧恒:“确实是个好主意,只是如何让这些县丞做这些额外的工作是个问题,我殿中怕是没有这个权利……”

时亦:“这些无妨,我可去向陛下请一道旨意,对我就说是我殿中想要更新一部分藏书就行。”

李牧恒与宋元二人点头赞同。

时亦笑道:“如此第一阶段的任务便算是明确了,接下来便由牧恒你来主持整理收集谚语的事宜,我们殿中还有十几个小吏,其中一半都可为你所用,另外人数要还是不够的话,你去外面闲散的官员当中挑选一个助手也可。”

李牧恒点点头:“好,这两天我和宋弟正有些手忙脚乱呢,如此我两人纠结了数天的事情,可算有点眉目了。”

时亦笑了笑:“那宋元,你就先按照藏书主持整理各地气候地形的事,到各地县丞把上报的内容送来之后,在做补充更改,与牧恒一样,殿中一半的小吏都可为你所用,另外你也可选一人作为副手。”

宋元点点头:“是,我明白了。”

等把一切都处理完,时亦看了看两人,“好了,你们忙吧,我先回去了。”

“等等!”宋元两人一愣,“来都来了,你不帮帮忙再走?”

“要我帮忙?”时亦疑惑到:“我不是都交待清楚了吗?”他留给两人一个背影,“再说了,我可是个病人,要回去休息呢。”

他推开门,然后扭头对李牧恒道:“对了,帮我给其他官员都说一声,从明日开始,集贤殿恢复点卯,到时候他们若来迟了,可别怪我不讲情面哈。”

李牧恒气恼:“太过分了,你打算这坏人让我来做?”

时亦嘴角上扬:“怎么会呢,我不都说是我的主意了么。”

“切。”李牧恒愤愤的坐在了位置上:“这个小气鬼,不就背后说了他两次坏话嘛,也至于这么小气!”

他说完看到了在一边偷笑的宋元道:“你还笑,要不是你在背后告状,他怎么会知道我说了他坏话!”

“哈哈哈,没有没有。”宋元连忙摆手:“我只是闲谈时偶尔说漏了嘴,怎么会故意告你黑状呢。”

李牧恒气恼的张了张嘴,却是又无力的拿起了桌子上整理了了大半的书籍哼了一声。

这边两人还在拌嘴,另一边时亦已经出了集贤殿。

他慢步走到了马车上,石头立马调转了马头,“少爷,回府么?”

“我大哥来京之后正在帮我打理城里的几处生意,你先带我去看看然后在回府去。”

“好,少爷您坐稳。”

石头架着车,慢慢朝着京中颇为繁华的玄武路走去。

玄武路是皇城四条直通城门的主干道之一,在邻近内皇城的地段,物价极高,但相应的,此处也是景朝最为繁华的地方之一,不仅有各色食铺,胭脂水粉,绫罗绸缎,也有景朝不多见的外邦奇珍,是京中夫人小姐们最喜欢消遣娱乐的地方之一。

到达自家店铺门前,时亦看着比以前模样大变的门面,眼里泛起了一丝笑意,他哥虽然读书不行,但是在做生意方面,绝对是一把好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