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垄断 - 快穿之和偏执互撩的那些年 - 从此菌不早朝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52章 垄断

秦瑾晟虽然无意中触发了隐藏剧情,还和隐藏剧情里的人物有了接触,但他其实并不想在这条线上涉及太多,仅仅只是当做一个故事来看看。

直到……花护法和风护法再一次找到他。

而此时的秦瑾晟正坐在一家酒楼的包间里,和温匀霖聊着这家菜炒得有点焦,汤偏咸,糕点偏甜。

温匀霖虽然已经成年,但因为身体原因,并没有被午皇安排职务,所以离开皇宫也算方便。

午国有规定,皇子需年满二十五才可封王,并分得封地,但王爷必须居住在皇城里,皇城里会建王府,王府一般建在皇宫附近,方便王爷每日上朝。

因为年纪最大的二皇子现在也不过才是二十三岁,需等两年之后,才得封王立府,温匀霖在明面上比二皇子要晚出生一年,所以还要等三年。

目前能称之为亲王的人,也就是午皇那一母同胞的弟弟……的嫡子。

没办法,午皇那一批夺位斗争太过激烈,皇子们都死得差不多了,所剩下来的,除了自己的亲弟弟之外,都被午皇用各种理由发配了,而午皇的亲弟弟,则因为在当年的争斗中落下了病根,留下了子嗣之后,就去世了,于是亲王之位就世袭到了午皇的亲侄身上。

“……我一直很羡慕我那位堂兄,他就自在多了,不用被拘在宫里。”温匀霖虽然觉得这家酒楼的菜色不合胃口,但是并没有浪费,只是吃得有点慢,顺带感叹一番:“虽然今日顺利出来了,但之前有好几次,父皇都是驳回的,说我体质虚弱,不宜外出。”

“求姻缘签这理由,果然很好用,可惜不能经常用。”温匀霖放下喝空了酒碗,又开了一坛新的倒满上。

“我原本想着,只要我安安分分地等上三年,就能做个闲散王爷了,怎奈何……总有人不想让我好过……”

秦瑾晟伸手拭去温匀霖嘴角沾上的晶莹:“殿下,你醉了。”

温匀霖:“没醉,还能再喝一坛,叫小二上酒。”

秦瑾晟:“还是上菜吧。”

在店小二来进来上完了最后一道菜之后,秦瑾晟就发现,自己的酒碗底下多了一张被折成了小方块的纸条。

秦瑾晟回忆了一下,应该是那店小二在给他们擦桌子的时候,挪动他的酒碗时,给他塞到杯子底下的。

那店小二藏纸条的动作十分娴熟,想来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平时估计也会接到这样的任务当赚外快。

秦瑾晟直接拿起了那张纸条,温匀霖便看了过来:“那是?”

秦瑾晟:“方才那个店小二塞过来的。”

温匀霖了然:“难怪他突然问我们要不要清理一下桌面。”

秦瑾晟展开纸条,写在最上面的两个硕大的“教主”,让秦瑾晟瞬间明白了写这纸条的人是谁。

坐在秦瑾晟对面的温匀霖:“……”我到底要不要假装看不见?可是那字写得真是……力透纸背。

温匀霖默默喝酒。

秦瑾晟快速地看完这满满的一页纸,下意识地翻往后面看,便看到了纸后面透出来的,清晰的墨印。

秦瑾晟:“……”

“让殿下见笑了。”秦瑾晟坦然面对:“最近他们手头有些拮据,也就只能买得起这样的纸张了。”

温匀霖之前就从皇后那里听说了一些,今天只是得到了证实而已,已经没了最开始听说时的意外,“其实这样的纸张也没什么问题,只要不是将纸张竖起来读,别人其实也看不到。”

“这里又没有别人。”秦瑾晟将那张纸递给温匀霖:“殿下要看正面吗?背面看的字都是反的,而且有些不是很清晰。”

“不看,我要听你说。”温匀霖夹起一块鱼肉,放进碗里,细细挑刺。

秦瑾晟:“殿下如此淡定,想必也是早已查明我的身份了。”

温匀霖:“是又如何?”

秦瑾晟:“这至少能佐证,我确实不是宫里某个人的眼线。”

温匀霖:“确实没有必要让你这样身份的人,来我宫里做眼线。”

秦瑾晟:“那我这算不算是彻底洗清了嫌疑?”

“不……”温匀霖道:“这只会让我觉得,你接近我,是别有目的。”

温匀霖故意叹息:“枉我一片真心,在你眼里却只是一把趁手的兵器,我可真是伤心至极。”

秦瑾晟再看那张纸,只见上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教主!属下已在城中安顿,若您找齐人手,可派人来此递消息,属下定立刻着手启程!

下面一截附上了一张简单的图纸,图纸上的一个地方被标记了一个原点。

再往下看,又是另外一件事。

这两个护法已经查到了那个与他们争抢暗器行生意的人。

不是别人,正好就是杨逢韵。

也难怪秦瑾晟觉得剧情熟悉,这本来就是杨逢韵走的主线剧情。杨逢韵来皇城发展,先是售卖价格低廉的布匹,吸引了很多的客源,同时也阻碍了皇城本地布商的财路。

布商们很快联合起来,想要给杨逢韵一个下马威,于是专门给杨逢韵准备了一场鸿门宴,想要将他灌醉,行不轨之事,以拿捏杨逢韵的丑闻。

却没想到,杨逢韵去赴宴时,把三皇子也带上了,那些商贩一开始没有认出三皇子,说话毫无顾忌,三皇子忍无可忍,自爆身份,并且以戏弄皇子之罪,命令官府将这些口无遮拦的商贩关进了衙狱。

有了这次之后,皇城的其他布商就明白杨逢韵身后靠着三皇子,于是不敢给杨逢韵施压。

杨逢韵卖的布匹远低于市场价格,自然引得百姓争相前来购买,皇城内部的布匹需求很快就进入饱和状态,其他布商的布匹无法出售,只能滞留。

而布匹这种东西,沉积多了,放久了,会潮,会褪色,会霉坏,若是新的布卖不出去,过了一个冬天之后,就不是这么一个价格了。

于是那些布商们一合计,决定暗暗给杨逢韵一点颜色看看,让杨逢韵知道收敛一些,别断了别人财路。

但无论这些布商使出什么招,都被杨逢韵一一打脸。

其实杨逢韵低价卖出布匹,自己的收益也不是很高,但他卖的就是一个量,也不知道杨逢韵到底是用了什么法子,能产出数量很多,又成本低廉的布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