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芝麻饼和炒葵花子 - 心尖儿上的小夫郎 - 昨夜何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2章 芝麻饼和炒葵花子

就这么一瞬间,元溪觉得,这个马车他曾见...坐过的。

只是,木偶戏的诱惑实在是太大,元溪没来得及细想,便驾轻就熟地跨上了严鹤仪的背。

严鹤仪把人稳稳地驼了起来。

元溪的视线略过前方黑压压的人头,贪婪地落在了中间的小台子上。

几个穿着花花绿绿长袍子的木偶师,用细线操控着手里的木偶,正演到山神斩杀妖魔的剧情。

“山神”头上戴着金黄的冠子,唇上两撇八字胡,眼睛一瞪,长长的眉毛也跟着挑了起来。

元溪在严鹤仪肩上伸着脖子,笑得一抽一抽的。

这出木偶戏,严鹤仪是从小看到大的,每一句念白都烂熟于心。

就如现在,铜锣「铮铮铮」响了三声,「山神」手中长剑一指,便架上了「妖魔」的脖子,正气凛凛地道:

“呔,尔若是叫一声爷爷,吾便饶了尔!”

然后,便是「妖魔」被吓得浑身颤抖,却偏要嘴硬,只愿意叫「大爷饶命」。

「山神」便手起剑落,结果了这只过分注重辈分的「妖魔」的性命。

严鹤仪觉得,想出这出木偶戏的人必有脑疾。

他肩上那位小祖宗,倒是与写这戏词的人颇为投缘,台上的木偶每说一句,他便要笑上一阵。

笑得太过沉迷,差点儿把自己从严鹤仪肩上掀下去。

元溪急忙揪住了严鹤仪的头发,立稳之后,又使劲儿地夹紧了双腿。

这下,严鹤仪也没心思去想这出滑稽的道木偶戏了,双手扶住元溪的大腿,一动也不敢动。

听着「山神」说完最后一句念白,严鹤仪才在心里松了口气,正要把元溪放下来,突然,人群中又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肩上的小祖宗俨然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两条修长的腿不停地扑腾着,这若是在平地上,怕是早就跳起来了。

只见台子上的木偶师都收了线,带着各自的木偶退到后面,一个带着金色冠子的人从天而降,手里持着宝剑,穿着一身配色极为华丽的袍子。

严鹤仪踮着脚尖一看,八字胡,上挑眉,不是山神还是谁。

准确地说,大概是个山神的扮演者。

真人的表演比木偶要浮夸好多,台子上铜锣敲响,又从头到尾演了一遍方才木偶戏的剧情。

严鹤仪心里暗暗叫苦,元溪却像是没看过一般,该笑的地方,一处也没有落下。

终于,台子上的戏演完了,人群散尽,元溪才恋恋不舍地从「马车」上下来,又拉着严鹤仪跨步来到台上,跟那位「山神」打了声招呼。

“山神”倒是没什么架子,很配合地跟元溪玩着角色扮演,最后还抱了抱他。

严鹤仪觉得,这个山神的扮演者同样也有「脑疾」。

回去的路上,元溪缠着严鹤仪给他讲山神的传说,眼睛里的星星溅到严鹤仪那里,轰的一下点燃了他。

――

这日夜里,下了今春第一场真正的大雨。

田里的水稻要栽插了,农人家里,凡是全须全尾的,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去稻田里劳作。

私塾干脆放了十日的假。

严鹤仪没有水田,便免了农活的辛苦。

连带着元溪也轻松了下来,不用早起去私塾读书,一直睡到日上三竿,等严鹤仪耐着性子喊上无数遍,才散着头发起来吃早饭。

不用插水稻,严鹤仪也没闲着,找来几根粗细均匀的木头,把一端牢牢埋在地里,做成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架子。

他又花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用藤条编了个厚实点的垫子,放在秋千的木板上面。

谷雨时节,正是种瓜点豆的好时候,严鹤仪终于得了空,把菜园子翻上一遍土,撒上南瓜和丝瓜的种子。

做完这些,他又觉得秋千架子空空的,便取出来提前泡好的葫芦种子,在半热的水里烫了一下,继续浸泡着。

浸种催芽需八到十日,等到葫芦种子冒出来白色小点之后,即为催芽完成,可以进行播种了。

他边忙活这些,边给元溪讲那个没讲完的故事:

“仙女的七个孩子遇到了哪吒之后,一言...七言不合,那便是一场恶战,直打得昏天黑地,山崩地裂。”

“奈何那哪吒实在是太过厉害,七个人加在一块,都不是他的对手。”

“哪吒把这七个孩子变成了种子,融成一大颗葫芦籽,扔到了人间。”

“葫芦籽落到了一个老爷爷的手里,老爷爷把它种在地里,慢慢地结出了七个不同颜色的葫芦,他们都拥有各自的法力,比之前更加厉害。”

“看到了么?我这里有两颗葫芦籽,以后说不定也能结出七个葫芦。”

元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幽幽地道:“他们打不过哪吒,为何不找山神哥哥帮忙呢?”

“若是山神哥哥出手,他们就不用变成葫芦了。”

严鹤仪听了这话,讲故事的兴致全无,默默地把泡在碗里的葫芦种子收了起来。

元溪没心没肺地坐在严鹤仪给他搭的秋千上,缠着他再继续讲接下来的故事。

秋千架子搭得高,元溪一双小腿悠闲地荡着,露出好看的脚踝来,弄得严鹤仪心猿意马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