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古今第一阳谋! - 废我太子之位?我直接就造反! - 门外青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1章古今第一阳谋!

“推恩令?!”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李乾元特意说出这名字有什么意义。

硕亲王嗤笑一声,“思王殿下真是好兴致,一个小小的计策还专门给起个名字,你当这是在过家家吗?”

苏尚也是一脸无语,这位爷,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有兴致给自己的计策起名,真不知道该说你心大,还是傻愣。

李乾元看着硕亲王的反应,内心暗自冷笑。

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要知道在原本的世界中,推恩令可是被誉为“古今第一阳谋”!

更是有着“无解阳谋”的美誉!

它针对的,可不是个别的藩王,而是整个天下所有的权贵!

本来不想把事情做的这么绝,但既然敢逼我,那就别怪我下手太狠了!

硕亲王是吧,不用让你笑,一会儿你也跑不掉!

李乾元朝着硕亲王笑了一下,朗声道,“此法其实并不是为了削藩,而是为了体现父皇对治下子民的恩泽!”

“以往大楚各位藩王的爵位和封地,只能由嫡长子单独继承,实属不公,试问其他的子嗣难道就不是藩王的血脉了吗?”

“所以我建议,自今日开始,藩王需要将自己的封地按照儿子的数量进行分割,例如,一个藩王有五个儿子,他的封地领土就要划分成五份,每个儿子都能得到一块土地作为自己的封地!”

“至于爵位,除嫡长子继承原藩王的爵位外,其余子嗣则可封为列侯,而列侯在新的封地上享有一定的权益,如收取封地上的赋税等。”

“新封侯国不再像以前那样隶属于原藩王,而是直接受上京城直属的郡管理!”

李乾元不疾不徐的将推恩令的内容一条条列出,待他说完,整个太和殿已是落针可闻!

这计策……可真毒啊!

坐在龙椅上的桓帝本来没有将李乾元的话当回事儿,可越听越不对,越听眼睛越亮,到后来整个人已经是近乎要从龙椅上站起来了!

他大脑疯狂运转,从不同的方向去分析“推恩令”的利弊以及可行性,可不管怎么想,这推恩令都近乎于完美!

这岂止是上策,简直就是上上策!

跟李乾元这“推恩令”一比,之前硕亲王的方法简直就是狗屎!

而硕亲王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万万没想到,原本只以为是李乾元在垂死挣扎,什么狗屁“推恩令”就是个笑话。

可当他听完李乾元说的内容后,只感觉眼前一黑,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他好像看到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领地即将四分五裂,而自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毫无应对之法。

硕亲王内心泛起强烈的不安,声音近乎颤抖地吼道:“这怎么可以!这样……这样……”

可他“这样”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正如李乾元开头所说,这“推恩令”甚至都可以说不是削藩,而是在体现桓帝的恩泽!

就算有藩王清楚的认识到这个政策实施之后的可怕后果,但是也丝毫没有办法。

造反吗?

估计他们的亲儿子第一个就会站出来揭发,可以说从今往后,所有的藩王除了自己的嫡长子还跟他们一条心之外,其余的儿子都已经站在了桓帝这边!

而桓帝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古今第一阳谋,恐怖如斯!

而可怕的是,整个大楚,没有任何一位藩王能逃脱,哪怕桓帝特许某位藩王不需要执行推恩令,恐怕他的一群儿子也要拼死求桓帝执行!

看到众人的反应,以及硕亲王再也笑不出来的脸色。

李乾元早料到会有这般情景,从容说道:“诸位觉得此法如何?此乃陛下之恩泽,各藩王子嗣众多,如今皆能得封地,享富贵,岂不比之前只有一人独揽大权要好?”

没有人敢接他的话,这计策实在是太毒了!

“不错!”

桓帝现如今只感觉神清气爽,压抑在他心中这么久的削藩事件就这么轻松解决了,而且不会对大楚的国祚产生任何动荡。

“推恩令,好一个推恩令,思王起的这名字的确应景,甚合朕的心意!这推恩令可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桓帝的目光充斥着探究之意。

李乾元心中一凛,来了!

这推恩令着实太过出彩,不管是谁想出这等计策来,都会受到万众瞩目,更何况是自己,这个旁人眼中做了二十多年的二愣子了。

而且削藩这个事,之前明明是保密的,自己不可能提前知道,所以表面上看起来这推恩令就是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中想出来的,简直匪夷所思!

除非自己提前就知道桓帝要削藩的事,而这也就意味着,桓帝身边有人向自己通风报信!

这可是桓帝的大忌!

幸好,自己早就为今日这种局面提前铺垫过了。

李乾元有些惶恐的说道,“不瞒父皇,其实这是昨夜那仙人又入梦教我的……”

那仙人又来了???

大殿中的众臣只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这仙人好像挺闲啊,天天去别人的梦里闲逛教课!

主要是别人都不教,就可着这思王一个人教,难道真的是傻人有傻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