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105章可要我陪着你去?
第105章第105章可要我陪着你去?
二格格又说了几件事儿,都是府里的事情,那拉金婵让她自己做主就是了。毕竟二格格管家也有几年了,她现在这年纪,也能独挡一面了,很不必事事都来过问那拉金婵的意思了。
不过二格格很快又说另外一件事儿,那就是觉罗氏老太太要过大寿。
觉罗氏老太太是那拉金婵的亲额娘,又是星德的祖母。这次大寿呢,也算是比较隆重的——六十大寿。所以这寿礼,就需得好好准备一番了。
二格格按照往年的份例给翻了两倍,另外又准备了些别的珍贵物件,现在就是拿出来礼单给那拉金婵看的。
多出来的那些,有是金子打造的长寿树——也就是桃子树,上面放的是金灿灿的桃子。有是宫里的布料做的衣服,还有一些珍贵的药材,阿胶和西洋参这些。
最近京城也有些流行高丽参,还是因着之前高丽人到大清来求救济的时候带的贡品,康熙就顺手赏赐给了下面这些臣子们。胤禛也并不是很喜欢吃高丽参,所以这东西就一直放在库房里。
不过倒是听太医说,这东西对老人来说还是很有作用的,效果温和不太容易上火,也不会轻易补过头。所以这次也就放在了觉罗氏老太太的寿礼里面。
那拉金婵就笑道:“你准备的很齐全,就按照这个单子来吧。”
二格格忙应了,又有些脸色微红:“明儿想出门一趟……星德说想给老太太买些东西,他自己有些拿不定主意,让我去陪着,出个主意……”
那拉金婵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哪儿能不知道男女之间这点儿小心思?笑眯眯的就应下来了:“他一番孝心,你跟着去也好,免得花钱了还送不到老太太心上。不过,丫鬟婆子也带着,免得被人冲撞了。”
这也是提醒二格格,虽然是定亲了,但到底是还没成亲呢,所以该避嫌也得避嫌,说话做事儿的时候,身边得有人跟着。
太子又变成太子之后,胤禛就很低调了,整日里不是和十三躲在书房嘀嘀咕咕,就是在护国寺和了然大和尚嘀嘀咕咕。他说是将□□的事情当回事儿了,但一直到了九月份,他才上了一个折子,和康熙提起来这事儿。
当然,他上了折子,必然也是有几分把握的。
他在京城里找了好些个用□□的人,将他们早些时候的身体状况,和现在的身体状况,列了一个清清楚楚的单子,上面还有太医把脉的脉案。
这东西既然是不好,那为什么不好,不好在哪里,肯定得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说法才行。
不然你红嘴白牙的说这东西不好,大家不应该用,朝廷应该强硬的给禁了,那不是明摆着搞斗争吗?等着被人上折子参奏吧。
康熙原本是不太信胤禛这折子的,□□又不是大清才有的,明朝时候,那皇室和百官,将这东西当宝贝一样,价值昂贵,民间甚至有钱都买不到的,你说这东西是害人的玩意儿?
难道前朝皇帝的脑子都是坏的吗?要是坏的,也不至于和满人争斗几百年,满人指不定早就入关做了皇帝呢。
但是那脉案又不是骗人的,再者断了之后的反应也是真实的,也不是胤禛能作假的。于是,康熙也就有几分相信了,沉吟了好几天,才算是将这事儿放在了朝堂上说。
朝堂上也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胤禛的,既然不是好东西,那禁了算了。一派是觉得无所谓的,这么些年也没听说谁是吃这个吃死了的,再者,这也是藩属国的一点儿心意,你宗主国给禁了,是不是太不给面子了?
吵吵嚷嚷好几天,康熙拍板决定,还是禁了算了。
当然,要禁,就得有个态度,这事儿就交给了胤禛和十三,让他们两个查京城各大药铺,收缴□□,并且宣传朝廷政令,日后不许贩卖。
有了差事忙活,胤禛也总算是不用在书房里自己和自己下棋了。
太子那边倒是也不少召见胤禛,不过现在胤禛并不太喜欢去毓庆宫。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太子现在有些太过于放飞自我了,找胤禛去,大多时候是为了吏部的事儿——太子想插手官员调任上任的事儿。
原本在被废之前呢,他确实是有这个权利的。
吏部的任职名单,会先送到太子这边来,太子看过之后,会再给康熙递过去。
康熙若是得空,心情好,顺便扫一眼就是了,康熙若是没空,也就直接发下去了。
但自从八阿哥参奏太子卖官鬻爵,将河南那边五个给了银子被太子塞过去的官员给举报了之后,太子在吏部这边,就没什么权利了,官员任职的名单,也并不从太子手里过了t。
那他想要再插手吏部的事儿,也就只能是通过胤禛和十三了——十三现在是在吏部的,胤禛虽然是在户部,但吏部官员的俸禄,八旗子弟的月例,也都是从户部走的。
六部之间各有职责,互不干扰,但实际上又是息息相关,彼此有关的。
胤禛就不太喜欢上毓庆宫,他觉得,吏部用人看本事就行了,没必要非得按照太子的意思,需得对他十分忠诚。再者,若是将吏部那边的名单上都换成太子党的人,难道康熙是瞎子聋子不成?
但太子听不进去。
胤禛索性一甩袖子,外面办差呢,没空进宫。
十三福晋到底是没能给十三阿哥再弄一个侧福晋,因为胤禛说了,十三现在还只是个贝子……哦,贝勒,康熙前段时间刚给他册封了贝勒,能册封侧福晋的位置只有一个,现在府里既然有了,那自然是不能再有第二个了。
但可以再弄一个庶福晋。
德妃给亲自挑选的,德妃一惯选侧福晋庶福晋都是一个原则——要么是相貌好,能讨爷儿们欢心,像是李氏和武氏这种的。要么是能生养,有用,年氏就属于有用。后来钮祜禄氏和耿氏属于能生。
既然十三阿哥府上这个叫瓜尔佳氏的,好看但是不听话,那就再找个好看的来压着就成了。所以,德妃很是费心的挑了个相貌绝佳的陈氏,是汉军旗出身的。
十三福晋倒是挺喜欢,和那拉金婵嘀嘀咕咕:“人一到府里,瓜尔佳氏那脸色就不一样了,眼珠子都红了呢。不过我瞧着我们十三爷倒是一般般,也没有很喜欢的样子。”
那拉金婵微微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顿了顿,还是劝道:“我知道你心里赌气呢,但是这事儿吧,你办的是损人不利己了。下次若是十三自己不提,你也不要提,你生气了就到庄子上散散心去。”
十三福晋笑道:“我知道四嫂一番好意,不过呢,以前我是会伤心难过的,现在嘛,我想得开,您放心就是了。对了,这是纺织厂那边送来的新图纸。”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十三福晋说若是有人能改良织布机和放线机,她重重有赏,所以不管是纺织厂那边还是民间,其实都有一些有心思的人在关注。
大的改变暂且是还没出现,但是一些小的改变已经是有了。
十三福晋也不吝啬,该给的赏赐都给,十两到一百两,反正只要有改,而且这改变的还是好的,能提高效率的,那就给银子。
这名声打出来了,自然也就有更多的人愿意花费心思了。
现在十三福晋给的图纸,就已经是和珍妮纺织机有些类似了,当然,那拉金婵是没见过珍妮纺织机的,只是听说过这东西能一台当五六台用,而且只要一个人工操作。
这东西在历史上也并没有流传开,是因着被创造出来之后,就很快被纺织工们给破坏了,因为纺织工们觉得这机器的出现会让他们失去自己的工作。
就因为这个传说,那拉金婵才是略微的知道一些关于珍妮纺织机的事情。
她看着那图纸上很大的一个纺织台,就觉得该是类似于珍妮纺织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