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164章酷暑难当,人命要紧。…… - 在四爷后院发疯 - 悄然花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64章第164章酷暑难当,人命要紧。……

第164章第164章酷暑难当,人命要紧。……

没想到,她进了养心殿,竟是见着胤禛正抱着小公主晃悠,小公主——睡的很香甜。

胤禛还竖起来手指冲她嘘了一声,生怕惊扰到小公主。

那拉金婵凑过来看一眼,仔细辨别了一下,小公主脸上竟是真没有泪水痕迹,当真是被胤禛哄睡着的?她这疑惑表情,看的胤禛都有些乐:“倒也不全是朕的功劳,正巧大哥二哥来,和十三一起商量一下办学的事情。”

说的热闹,只要小公主不哭,就影响不到他们。然后等说完,就发现小公主睡着了。

那拉金婵觉得小公主是被他们讨论的内容给无聊到的。

她笑着问道:“什么办学的事情?”

“宗人府学院。”胤禛说道:“八旗既然要整顿,宗室子弟自然也得整顿,你知道前明有多少宗室吗?”

那拉金婵摇头,胤禛伸手:“初封亲郡王、将军四十九位,到末年,宗室子弟达到一百多万。你知道全国上下,需得多少粮食才能供养这些宗室吗?”

明朝……怎么说呢,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是从穷苦中出来的,所以打了天下之后,最重要的是不能委屈了子孙,各种恩封政策,导致明朝的宗室,哪怕是躺着不动弹,也一辈子不愁吃穿,甚至十分富裕。

这点儿看起来是和满人的政策有些类似的,但是满人只一个月二两银子,三十斤陈米,指望这个发家致富不可能,顶多是饿不死。

而且,满人远没有一百万之多。

但做皇帝嘛,要以史为鉴,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天气环境导致的天灾人祸占三分之一,宗室腐败奢靡占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就是国库花销太大,沉迷于火器研发制造。

胤禛既然知道,那整顿八旗就是势在必行。

当然,也不只是整顿八旗,还有满清的宗室。

大阿哥和二阿哥的意思就是办一个宗室学院,然后能者上,该办差办差。至于不能的,以前清朝是有政策,满人不得随意出京,尤其是宗室,哪怕是困死在京城,饿死在京城,也绝不许随意到外面去。

现如今,这政策就可以略作改变。想做生意也可以,想走镖也可以,自己找活路。总之,现如今朝廷可以给你基本的保障,让你饿不死,但同样的,朝廷不会看在血脉的情面上,再给你什么官职。

这学院就是一个要求,以培养士兵将军的标准为课程。

毕竟,大清是马背上打的天下。宗室子弟,总该知道自家这江山是怎么来的。

那拉金婵听着胤禛的话,就忍不住挑眉,这不就是军学院的雏形吗?

她沉吟一下问到:“就只有宗室子弟能去读吗?”

这满汉,不要区分的太明显吧?

枪杆子里出政权,要是这兵权都捏在满人手里,汉人必定是不能和满人同等地位的。哪怕是有皇上的圣旨,自古以来,就是拳头大的说话硬。

她当然不是要挑起来满汉的争斗,而是但凡这政权是在满人手里,满汉之间,早晚就必定是要有一番争斗的。

若是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满人的政权慢慢被削弱,汉人出来力挽狂澜,再掌权,那就能顺利——咳,也不算顺利,但反正满汉之间是不会出现那种大规模的死伤无数的争斗的,只会顺应局势,就完成政权的转移。

可现在,历史不是正常发展了,那么就不能让满人的政权更加的稳固庞大。

虽然还是少数统治多数,但这少数要是太强大,那多数打不过,也是没办法的。

解决内部矛盾,还是得有个外部矛盾才行。

先转移,再削弱,再融合。

这个外部矛盾,那拉金婵选择的还是西洋那边的国家。现如今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日后。

她心里所想,胤禛自然不明白,他笑着说到:“暂且就只是宗室子弟,毕竟,大哥二哥这年纪,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了,回头等十三好些,十三也会去。”

十三在领兵打仗上面,也是很有天赋的。

那拉金婵点头:“不如再从外面挑选些有天赋的将领,凭着战功来进修?”

胤禛沉思片刻,摇头:“不行,如此一来,怕是将领会抱团。”到时候,将皇权放在哪儿呢?

可别军阀割据,到时候将大清给弄的四分t五裂,分崩离析。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了将军之后呢,就又要想着做皇帝了。毕竟,将军做不好,就可能被皇上抄家灭族。

没被皇上忌讳的将军也不是好将军。

那拉金婵嘴角抽了抽,好吧,忘记胤禛是个集权狂了,所谓军机处,本就是为了集权。

她迟疑了一下说道:“那宗室子弟若是抱团……”

胤禛顿时沉吟,这也是个问题。刚才只想着如何安置这些宗室子弟了,现在想来,宗室子弟之间本就有血脉关联,他们若是抱团,那可真是太轻松容易了。

但他刚才都已经和大哥二哥商量好了。

那拉金婵笑道:“不如等他们学成,也派他们往西洋那边走走?或者咱们可以办大使馆。”

胤禛顿时来了兴趣:“什么叫大使馆?”

不等那拉金婵回答,他自己就反应过来:“你之前说过?派驻在别的国家的使者团,既可以打听别的国家的事儿,又可以维护本国在别国的百姓?”

还可以商谈两个国家之间的合作来往。

压根不用担心谁会抱团,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距离大的很。再者,抱团有什么用?难道还能撺掇两个国家合并吗?

顶多就是互相帮助。

胤禛觉得这法子挺不错,但又有些犹豫:“若是出国,就必定要在外面十年八年……”

谁也不傻,在京城过的好好的,吃香的喝辣的,忽然要被送出国,那些西洋人,别看着人模狗样的,实际上,在他们看来,那都是茹毛饮血之辈。

而且,西洋的街道上都是粪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