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136章不管怎么说都是好的。……
第136章第136章不管怎么说都是好的。……
要办书局,这事儿也需得先和胤禛商量。
胤禛倒是不反对的,现如今这市面上,关于四书五经的注释,也是有许多版本,稍微有些名气的大儒,都是有出过注释版本的四书五经的。
倒是那三个月一次的期刊,胤禛倒是挺有兴趣:“若是一开始无人投稿呢?”
“那就需得劳烦四爷您了。”那拉金婵笑眯眯的,顺便擡手在胤禛肩膀上捏两下,算是讨好了胤禛了:“朝中这么多的大儒,四爷只要邀请一两个出面来做点评,将那些投稿之后得以选中的稿子给批改一番,那这名气不就打出来了吗?”
这期若是稿子不够,那就用上一期的,或者上上期的。
对于文人来说,能被大儒点评,哪怕是批评呢,那也是让人名气大增的大喜事儿。
除了文章,还有诗词。
这两个完全可以错开来,比如说,一月发文章的期刊,二月发诗词的。中间间隔一个月,再发文章的。
或者,是间隔两个月,正好将女子的文章和诗词给刊登出来。
胤禛沉思片刻,看那拉金婵:“我忽然发现,你对女性,很有几分不同。”
先是弘晖学校征收女学生,再是女学生带头出来做工赚钱,还有十三福晋那纺织厂,只收用女工。再就是现在,女性可以发表文章,诗词。
到现如今,女性和男性唯一的差别也就在于做官上了。
也就是说,除了朝堂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女性的身影了。女性对于社会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在这之前,女性能做什么呢?
管家理事,生儿育女。不出门想要赚钱,除了纺织也就是刺绣。就算是有出来做工的,也多是浆洗衣服,卖身做奴仆,或者是下九流的行业。但现在,从弘晖学校出来的女性,她们可以去做账房,可以去做管事,可以自己开铺子,甚至可以去南边来贩卖货物。
现在,居然还能发表文章诗词。
那拉金婵抿抿唇,片刻之后才问道:“王爷也和其他人一样觉得,女人并没有什么大用吗?女人是比男人差的吗?”
胤禛沉吟片刻:“我虽说并不觉得女人就比男人差,但是……这世上的事儿,总要有人去做,本来男主外女主内,这分工分的好好的,现如今你忽然要将这界限给模糊了,让女人来做男人要做的事儿,那么,女人该做的事儿,又要让谁来做呢?”
总不能让男人去生孩子,让男人去管家理事,照顾父母,养育孩子吧?
阴阳相和,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若是女子去做男人做的事儿,那叫以阴盖阳。长此以往,阴生阳消,阴长阳退,这必定是要出乱子的。
那拉金婵顿了顿才说道:“我之所以想让女人也走出来桎梏着她们的四四方方的后院一片天地,是因着有时候,女人的见识短浅,是能葬送一个王朝的。”
胤禛挑了挑眉,并不赞同这种看法:“所谓红颜祸水,不过是无能的男人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自己沉溺女色,无能朝政,却偏要说红颜祸水……”
他摇摇头:“无能又懦弱。”
那拉金婵没说话,顿了顿,只是笑道:“王爷觉得这样不妥吗?那我暂且将这事儿缓一缓?”
胤禛沉吟了起来,他若是说不能办,那拉金婵定要难过伤心,毕竟筹谋了这么长时间。但若说赞同……长此以往,街上男女同行,各行各业都有女子插手,偏女子能做的,男人又做不了……又确实是对社会不利。
他摆摆手:“你且先放一放,让我仔细想想。”
他实在是无法想象,男女并肩而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又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他是要想,但那拉金婵不给他太多时间去想。
当天晚上睡觉,那拉金婵就开始说梦话。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那拉氏,联合恭亲王奕等发动政变,建立其独裁权力……
胤禛皱着眉,尽力将镇南关大捷,天津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名词记在心里。
等那拉金婵说完,他就忍不住吐口气。
顿了顿,还是没忍住,伸手捏了一把那拉金婵的脸颊——就因为自己没答应女子文章期刊的事儿,她晚上就特意来臊一下自己?
特意告诉自己,若是女人没见识,还真能灭亡一个朝廷?
但大清的灭亡可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慈禧。从时间线上来看,在此之前,怕是大清已经是积重难返,病入膏肓。慈禧,这个新出现在那拉金婵嘴里的人名,充其量是加速了大清的灭亡,顺便给后面的朝代埋下了更多的祸患。
就好像宋朝,失去了雁门关,从此之后,宋朝就总是走在被侵略的道路上。
清朝也是如此,一个个的条约,看着是延长了清朝的统治,实际上是在给后面的朝代埋雷。而且,大清也并未因着这些条约,就真的再延长寿命。
说真的,哪怕不是慈禧,换了一个男人来做这时期的皇帝,他不一定就比慈禧做得好。
慈禧之所以被扣上亡朝的罪名,不过因为她是个女人。
还是那句话,说红颜祸水的亡国之君,都是无能又懦弱的,不过是自己不愿意背负亡国的罪名,所以才将这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女人身上。
那拉金婵被他捏的皱了皱眉,擡手就在他手臂上拍了一下。但人并未醒过来,大约是睡得沉,还以为是有蚊子呢。
胤禛却是睡不着了,翻来覆去的想大清的未来。
大清会灭亡这是肯定的事儿,他就算是想挽救也挽救不了,毕竟他也活不了三百岁。再者,他一闭眼,指不定连儿子都会将他的政令给改了,那更不要说孙子了。
就好像汗玛法,他生前给大清定的国策是亲汉,同汉。
但汗阿玛遵守了汗玛法的遗志吗?没有,老爷子在灭了摄政大臣之后,同样是将满汉给区分开了,虽说现在老爷子也提出了满汉一家亲,但实际上,并未为这说法作出一点儿的让步。
满汉还是不通婚,满人和汉人在朝堂上的地位还是不一样。
满人和汉人走的仕途还是不一样。
所以,这世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除了自己来做,指望别人是不行的。
要么,就当自己从没听过那拉金婵这些话,只按部就班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