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与众不同的路线 - 重生1986当首富 - 意思意思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6当首富 >

第三百一十三章:与众不同的路线

筹备组装电脑生产并没有多大难度。只是比外贸商增加了一个动手拼装的环节,属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初级电工证这种基础工种都绰绰有余。如果张煜只是满足于简单的搞组装挣组装费,那岂不是跟未来的畅想公司落了个一样为国人所唾弃的局面。好在张煜早就有所准备。依托龙江大学资源组建的云山软件公司和云山半导体公司都陆续有成果涌现。虽然多是在现有成熟技术基础上的延续发展,还没有真正的独创性技术搞出来。但张煜至少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了。

负责云山软件公司的仲教授给张煜一个好消息。

“系统方面我们以unix开源版本设计的“易”系统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只是在匹配不同硬件时可能存在稳定性和兼容性上的不足,这需要进行大量测试来进行改良。如果可能,我希望每一台电脑都配备我们的“易”系统,积累庞大的使用数据后更有利于我们持续改进,做出更好的系统。”

软件系统上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硬件系统上却陷入了艰难抉择之中。

德仪已经多年没有投入桌面pc处理器的研发工作。上一款桌面处理器还是十年前的tms9900这款定位比较失败的产品。

对标英特尔的同代处理器性能上没有出彩地方,还因为配套设备不兼容导致彻底失去了桌面pc市场。

这似乎已经成为德仪的通病。他们明明拥有一流的技术水平,却总是在关键技术突破前夜掉链子。虽然能够凭借雄厚技术实力稳住局面,可最赚钱的机会总是跟他们擦肩而过。这已经不能用运气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来解释。

不过黄令仪还是给张煜一个意外的惊喜。

“我们在德仪支持下根据tms9900处理器基础上进行改良,目前已经设计出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的32位处理器。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申请了专利技术,因为德仪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所以专利与他们共同享有。”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英特尔的首款32位处理器就是前两年首发的80386。黄令仪与德仪合作搞出来32位处理器也算是紧跟技术前沿。

“另外我们借助德仪在risc精简指令集处理器研发积累上设计了一款双核处理器,理论上性能比现在最好的80386芯片有更高的频率,更快的运算速度,更低的能耗!”

黄令仪的声音中透着骄傲。虽然她说只是理论,以张煜对她的了解,要是没有充足实验数据支撑,向来谨慎的黄令仪肯定不会随随便便就夸下海口。

“精简指令集”这几个字令张煜精神为之一振。这可是未来移动终端设备核心的前置科技啊!谁如果能在低功耗的精简指令集处理器上占据先机,谁就能在三十年后的移动终端时代确立霸主地位!

亲眼见证过那个移动互联时代繁荣的张煜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黄教授!桌面处理器要继续保持技术更新,我会向德仪方面发出订单,给他们一些刺激。让他们知道电脑市场是有利可图的。至于精简指令集处理器的研发工作,要注意及时申请专利,这事关我们国家未来半个世纪能否追上世界一流前沿科技!”

张煜强调的东西其实黄令仪心知肚明。不过身为老板的张煜强调过后,还是让黄令仪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更坚定了她现在正在做正确而又伟大之事的认知。

耗费巨资供养的两家科研公司都为张煜带来远超预期的成果。

基于tms9900平台的32位处理器解决了目前张煜被英特尔高价80386处理器卡脖子的窘境。虽然处理器与电脑周边外设的兼容性问题依然存在,德仪也依然对搞桌面电脑兴趣不大。张煜相信只要德仪能见到巨大的盈利预期,一定会立即转向桌面电脑元器件研发当中。

也许在张煜的刺激下,外人眼中德仪这条半导体行业老咸鱼会让别人意识到,他们哪怕是咸鱼,也是翻个身就能碾压无数人的咸鲸鱼。

想要扩大德仪生产处理器在桌面电脑的市场份额需要庞大的市场作为支持。这方面张煜在为他的掌上学习机而布局的亚洲多语言支持计划会让不久前傲慢拒绝给予张煜让利的英特尔品尝到意想不到的苦果。

张煜正准备跟黄令仪道别,就看到她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也一并起身。

“这是干嘛?要给我送礼么?”张煜笑眯眯说道。

黄令仪知道张煜喜欢开玩笑,揶揄说道:“大老板还惦记我们这点不值钱东西啊。就是一些补品和我出国买的一些生活用品,给我一位长辈送过去的。”

“哦?黄教授的长辈一定也是位才华横溢的高人,不给我介绍一下?”张煜现在就是个财迷,不仅贪财还四处搜集人才。也许是紧迫感和危机感共同作用的原因,张煜一直觉得搞研发的人手不足。只是苦于没有非常充裕的资金而不敢全力扩充技术人员团队。

黄令仪的前辈大概应该是退休在家含饴弄孙颐享天年的时候。张煜主动提出陪同就是奔着结个善缘,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意外收获。

耐不住张煜的软磨硬泡,黄令仪只得答应带张煜一同去看望她的那位长辈。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在路上,黄令仪告诉了她那位长辈的名字和从事过的科研领域。

“我那位长辈叫盛正真,曾经是一位天文学家。在我们国家两弹一星和天体观测等领域都有巨大贡献。只是我问他具体做什么他都不说,可能因为还没有解密吧。”

听说是天文学家,张煜一开始还有些微微失望。他最初的想法是如果那位长辈和黄令仪都是搞半导体的,哪怕多花钱也要请老人家过去挂个职,不用做具体事情,想干什么干什么,反正就是千金买马骨给黄令仪看的。她才是张煜最重视的关键岗位领头人。

不过既然话已经说出口,黄令仪也答应带他过去看看,这时候反悔面子上可就太难看了。没办法,只能跟着走一趟了。

从龙江大学出来,黄令仪没有去坐张煜安排专门为黄令仪和仲萃豪服务的专车,直接从大学的西门小门也穿过,进入一条有些狭窄的小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