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让大牛错过无数个亿的协议 - 重生1986当首富 - 意思意思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6当首富 >

第三百一十一章:让大牛错过无数个亿的协议

倪光南没有马上答应张煜的请求,但也没有直接拒绝。似乎陷入了犹豫不决之中。进入计算机所公司后,倪光南也在适应角色转换。不再是单纯的技术研发人员,而是要为企业盈利考虑的高管。

张煜的合作请求必然能为计算机所公司带来高额收益。计算机所建立公司后与民营公司的合作只要进行报备也并没有多少限制。

让他犹豫的问题就是这么做能为计算机所公司得到什么。

建立公司当然是要赚钱。可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就又背离了他的初衷。

倪光南思考的不光是与张煜合作后的盈利问题,他想的要更多。

是否会耽误既定的研发进度,是否会给公司现有业务造成拖延,对国家技术水准的拉动效果是否明显等等都是倪光南要考虑的东西。这么多责任压在他身上,很累,很烦躁。

张煜看出倪光南的犹豫。但他不知道对方的犹豫是因为对搞出支持东南亚多国语言的系统没信心还是觉得这么做赚不到钱。

“倪总做出的汉卡给我们国家个人电脑普及应用做出巨大贡献。是我们国家的幸运。如果这份贡献不仅局限在我们国家,还能让全亚洲十多亿人也能使用自己的语言使用电脑,那么倪总在人类科技史当中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煜张口就给倪光南戴了高帽。正值壮年的倪光南还没有几十年后那般看淡世事,被张煜一番吹捧多少是有些得意。

当然,这也有张煜本身并不是普通人。作为一位连倪光南也有所耳闻的老板,能被他夸赞一番当然含金量更足。

难掩面上的得意之色,倪光南心中的犹豫也随之减弱了不少。对于还有些老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法的人物。能赚钱自然是好,如果能赚钱还能扬名,这可就骚到了知识分子们的痒处。

“张总,我想知道如果我带领团队做这项研发工作,你能给予我多大的支持?另外我毕竟是计算机所公司的负责人之一,不可能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你这个项目上。”

张煜点头说道:“我明白倪总的身份特殊。我提议的这项研发工作可以作为我们两家公司的联合项目,未来的项目收益可以五五分。考虑到倪总牵头研发事情繁忙,我建议在计算机所公司设立一个联合研发实验室,研发所需资金完全由我的云山软件公司提供,我本人出资为倪总配一辆汽车,请不要误会,这并非行贿,只是希望减少平时的通勤时间,提高研发效率。”

倪光南心中的震惊之大,脸上表情管理都跟不上了。张煜给出的条件简直太优越了!又是出钱还给他买车,这让目前除了汉卡还没有其他创收重点产品的倪光南完全没有理由去拒绝。

他语气激动而急促:“我个人对张总的合作提议没有意见,只要你能尽快提供合作的具体条款,我这边可以代为去向计算机所领导们做疏通说服工作。”

张煜长松了口气。能够说动倪光南加入他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倒不是说技术方面倪光南无可替代,主要还是他背后所代表的的东西。就算他在计算机所公司作为高管,体制内的编制也是在的。能够跟他建立直接的合作,这杆大旗可是相当有用。没事挥舞两下也能给他毫无根基的云顶科技公司脸上贴层金。

公司与人一样,都是需要敲门砖的。人的敲门砖是学历、资历、才能,而公司的敲门砖要么是有过硬的技术实力、优异的历史业绩、有官方背景的背景。

云顶科技公司时间太短没有技术实力的积累,更没有长期业绩支撑,接着勾搭上有官方背景的牛人合作,借此给自己也披上一张官方关联企业的虎皮就是张煜的目的。

张煜是幸运的。他联系倪光南的时候正是计算机所公司发展严重缺乏资金的时期,非常非常缺乏。倪光南要自研电脑,柳总要做国外品牌代理以及用国外元器件组装生产自有品牌。技工贸和贸工技两条路线开始摆上台面。可是不管走哪条路,启动资金的需求都是无比庞大的。单纯靠卖汉卡赚取的钱根本支撑不了两条发展路线齐头并进。

对于计算机所公司来说,没有足够的资金唯有砍掉一个路线,确保另一条路线。毕竟企业的生存是第一要务。如果生存都无法保证,如何投入资金保证技术研发,研发出来又怎么能投入生产转化为利润?

通电话的第二天,倪光南竟然就亲自从首都乘飞机赶到云山与张煜见面。

四十多岁的倪光南看起来像是三十多岁的青壮年般精神矍铄,走起路来步履稳健大步流星。给张煜的第一感观印象就是一位非常干练有能力的人。

“想不到张总竟是如此年轻!太让人嫉妒了!”倪光南并不清楚张煜的实际年龄,但看他的容貌也就是跟计算机所里那些个刚毕业的实习生差不多二十三四岁的年轻小伙子模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张煜的神态举止落落大方,一点不因为倪光南的身份而表现出拘谨的样子。

“倪总客气了,我是后进晚辈,还有很多东西要向前辈学习借鉴。这次多语言项目合作我是真心希望倪总能带领团队取得世所瞩目的成就!”张煜不卑不亢与倪光南握手客套几句。

见面碰头后,倪光南表现出他技术出身特有的重视效率的一面。谢绝了张煜让他先吃饭休息的安排,明确表示马上就要对合作协议进行讨论,最好当天就能敲定双方都满意的具体细节。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对此张煜自然是有求必应,马上让早有准备的法务团队将合作协议文本拿给倪光南和他的助手查看。

虽然是理工科出身,但倪光南对细节的重视让他对合作协议的每一个具体条款都看的非常认真仔细,不时还会提出一些非常有针对性的意见和看法。

只要不是严重违背张煜的利益诉求,他疑虑指示法务团队现场进行更改,以满足倪光南要求为主。但唯有最为核心的专利条款张煜不打算做丝毫让步。结果让他意外的是倪光南反倒没有就张煜以为最容易产生分歧的专利所有权这一条上纠结,甚至连提都没提。

也许是关于掌上学习机利润五五分成的条款让倪光南感觉满意,也就略过了这一环节。

张煜暗暗庆幸,多语言系统的技术专利才是整个合作协议最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可能会影响未来几十年亚洲电子产品输入法产品的收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