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火车站见闻
一夜无话,在恬静的睡梦中度过。对于前世就有志成为世界首富的张煜而言,如今身为重生者拥有这么大金手指还不能帮助他实现目标,那也太失败了。
次日一早,张煜从八爪鱼般缠着他的妻子身旁抽身爬起来,去厨房准备早餐。走出卧室却诧异地看到陈佳欣已经在忙活了。
面包切片,牛奶热好,红肠切好,鸡蛋煎好,冰箱里剩的馒头也切片炸成焦黄酥脆的炸馒头片。电饭锅敞着盖里边正“嘟嘟”滚涌着八宝粥。
张煜有点恍惚。这是柳涵筱把自己给她安排的助理当成自家家政阿姨的既视感了。
“早啊!”张煜对专注的陈佳欣打了个招呼。
“呀!”没听到脚步声却突然听到身后说话声,陈佳欣被吓了一跳。
长长的马尾辫跳跃甩动轻轻撩过张煜的鼻尖。洗发水的清香钻入鼻孔,精神都为之一振。
陈佳欣已经转过身。胸前米白色高领羊绒衫鼓鼓的。
“咳咳咳!”张煜匆匆收回目光。
“怎么起这么早?你是客人,早餐应该我来做。你去屋里休息一下。”
张煜是个生活和公事分得很清的人。陈佳欣是他的员工,但并非是他的佣人。什么是她该做的什么不该她做,张煜心里自然是有他的标准。
“没事的,我可以”陈佳欣目光躲闪不敢直视张煜。
这可跟张煜印象中那个做事很有条理、思路清晰、做事干练的陈佳欣相差太多了。张煜觉得很奇怪,是因为头一次在老板和老板娘家过夜所以很拘谨?还是柳涵筱特别要求她这么做的?如果是后者的话,张煜可要好好去跟柳涵筱说一说决不能因为是他们的老板就把员工当成佣人指使。
“是我老婆让你这么做的?”张煜试探的问了一句。
“不是,我真是自愿的,柳总根本没有要求过我。”陈佳欣极力摇头否认。
正在张煜准备刨根问底时,穿着一身宽松肥大睡衣的柳涵筱揉着眼睛走出来若无其事的跟厨房里的两人打招呼:“你们说什么呢这么严肃?呀!佳欣你都做好早餐了!”
张煜不由分说拉着柳涵筱胳膊走出厨房回到他们卧室,表情严肃问道:“老婆,陈佳欣做早餐不是你命令的吧?”
柳涵筱刚要说胳膊被抓疼了,看到丈夫严肃的表情话就咽了回去。老老实实回答道:“我没有说让她做早餐,我就是跟她说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就好了。”
张煜这才松了口气。他就怕妻子会觉得家里有钱思想飘了,好在柳涵筱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妻子说让陈佳欣把这里当成家,那个实诚的姑娘就真当成自己家下厨做饭去了。张煜苦笑的揉了揉眉心说道:“看来真的是误会。算了算了下不为例吧,叫笑笑起床吃完早饭我们早点出发。”
一家三口加上陈佳欣坐在餐桌上吃饭。澄清误会后陈佳欣表情中的拘谨感减轻了不少,不至于连一起吃饭都不敢动筷子。
笑笑夹起一个煎荷包蛋咬了一大口,溏心鸡蛋流出橙黄半凝固状态的蛋黄。
“真好吃!这肯定不是妈妈爸爸做的,肯定是欣姨做的!”笑笑一口咬定这个煎鸡蛋出自陈佳欣之手。
张煜乐了,问她道:“为什么这么说?难道爸爸做的鸡蛋差别这么大?”
“因为你和妈妈做的白煮蛋还有煎鸡蛋总是熟透的,蛋黄特别干,吃下去会噎得慌!”
张煜尴尬的跟柳涵筱对视一眼。倒是一旁的陈佳欣连忙说道:“是我火候没掌握好,要不这些煎鸡蛋就不给笑笑吃了。”
“没事的。”张煜摆摆手,看着护着自己盘子瞪眼噘嘴的笑笑说道:“溏心鸡蛋其实口感挺好,至于没有熟透有什么细菌之类的说法纯属杞人忧天。”
听到爸爸没有要收走自己盘子里的煎鸡蛋,笑笑这才松开护食的胳膊三两口就把一个煎鸡蛋给吃了下去,可比平时吃东西的速度快多了,那样子像是生怕张煜反悔会抢她盘子似得。
吃完饭,张煜没有让陈佳欣帮忙洗碗筷,他自己把活都揽了过去。
趁着张煜洗碗收拾厨房的功夫,柳涵筱带着陈佳欣把行李搬出来。也不算多,就一个行李箱和一个登山包。他们计划出游五天时间,行李里边多备了一些换洗的衣物。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笑笑自己也背着一个小书包。里边放着她自己的小玩具和小零食。
张煜把厨房操作台仔细擦拭干净,把液化天然气罐阀门关紧,拉下房间内总电闸。出行多日,这些基本的安全工作还是要多加留意,小心没打错。
拉开房门,张煜背着登山包,左手拉着行李箱,右手牵着笑笑的手高声说道:“我们出发喽!”
张煜那辆普桑轿车要留下来作为接送要员的车辆。张煜的驾照还没有考下来,所以他们不会搞什么自驾游。专车把他们送到火车站后就返回云海控股公司值班待命去了。
公司业务日益扩大,车辆的使用频率也要越来越多。张煜计划下个月还要再添两辆商务车招两名司机。现在唯一的那辆普桑每天都要跑上百公里路,司机都快不堪重负了。
“哇!火车站!”
站在云山火车站前广场,首先落入众人眼帘的就是云山火车站的主楼和红色大字。现在的云山火车站主楼只是一栋两层灰色墙体的建筑看起来灰扑扑很有时代感。在千禧年后拆除前还曾经作为影视作品的取景地,据说拍摄的还是半个多世纪前的旧社会故事。传闻当时云山火车站站长一气之下拒绝了所有提出取景的请求。
不得不说,现在的云山火车站确实有点太老旧了。从外边看还只是建筑外墙的颜色和建筑结构显得老旧,但因为修缮得当还能看的下眼。
从火车站广场朝着候车大楼走去这一路上有许多人来来往往。绝大多数都是从内地坐火车过来,背着大包小包压弯了脊背来这里讨生活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