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最后的战略窗口
两只狐狸之间的算计自然是各取所需。张煜答应转让赛力佳与乔丹的代言合同到米国msg名下,也彻底放弃了他在msg最后一点象征性股份。
只要签过字,msg就是一家彻底的米国公司。不过其跟赛力佳的关系还不会彻底中断。毕竟还需要靠赛力佳提供浓缩液生产。
门罗也曾试探询问张煜授权msg生产浓缩液,但无一例外都被他拒绝了。
他也尝试着破解配方,可一直都没有取得突破,口味上差距还是太大。
张煜从金光造纸厂离开就直接去找到招商局石信厚。
“你要市里重启造纸厂收购方案?”石信厚的震惊不似作伪。
“不是我收购,是中洲纸业株式会社收购,人家是东瀛的大公司,他们负责这次收购的联络人前田御男正在赶过来,到时候由他出面与市里谈判。这事若成了也是你的一份功劳。”
“有我什么功劳?你别害我就烧高香了!”石信厚人如其名,厚道讲信用。本能就觉得张煜找来的收购云山造纸厂的这家东瀛公司有点不靠谱。
确实不靠谱,这就是张煜作为工具的壳子。中洲纸业株式会社所有资金三百万米元都用来收购即将到期造纸机专利,哪里会有闲钱去收购云山造纸厂。
“我当然不会害石主任了!”张煜就差指天画地发誓了。
“这次我百分百把握把云山造纸厂被收购后会被彻底盘活。有专业的经营团队、国际上优质纸浆供应、还有庞大国际市场,这可是给市里创汇的最好机会。”
石信厚踌躇半晌才开口问道:“你不会因为这事一气之下离开云山吧?我听说你在龙江租了一整层写字楼,把龙江那边的快餐店所有权也抢回来了。”
“我为什么要离开云山呢?你们不是还没有赶我走嘛。造纸厂这事我理解,新厂老厂统一经营,避免过度竞争导致污染加剧和资本浪费。这是好事,所以我也提出了方案,收购价格比市里以前放出来的风声高出三倍,比王族纸业大方多了吧。”
石信厚听到张煜说收购价比市里当初定的一百万多出三倍,自然也是动心了。
“三百万可不够,云山造纸厂在银行还有五百万欠款,每年光利息就十几万,你确定能承担下来?”
“要么给我百分百股权,我就忍下来这笔债务,要么债转股,由市里牵头组建投资公司持有这五百万债务转换成的股份,差不多六成吧,还是大股东,经营权在我手里就可以了,市里只需要坐着收租,不需要劳心费神的,多好。”张煜摊着手,好像在说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石信厚当然不会轻易上当。
“三百万可不够,除非你愿意用克劳德希尔快餐店品牌和资产做抵押。”
“用旺财食品厂做抵押行不?”张煜讨价还价。
“不行,必须是克劳德希尔快餐店,这已经是云山一张名片,有稀缺性,有价值。”石信厚锱铢必较不松口。
“行!”张煜咬咬牙,“就用克劳德希尔快餐店抵押作保!”
他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对石信厚抱怨道:“石主任,你这是待着我这个熟人、老实人可劲欺负!我要考虑德仪3英寸晶圆项目是不是落户在云山了。”
“你等等!”石信厚脸上的淡定表情顿时没了踪影。
“你说哪家公司的晶圆项目要来落户?”
张煜还装着哭丧脸认真介绍道:“德仪,就是ti公司,你应该听说过吧,很著名的一家半导体制造商。”
“嘶!”石信厚倒吸口凉气!他作为招商办主任当然是研究过国际知名公司情况,对于半导体企业这类高科技产业可是市里、省里、乃至国家都在大力推动发展、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
这要是能招来一家晶圆厂以及后续封装测试工厂,打造出云山半导体产业区都是有可能!妥妥的政绩啊!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石信厚有了想法和需求,态度自然也就软化了。
他主动为张煜端茶倒水,服务意识马上被激活。
“哈哈哈!张总啊,这事你怎么不早说?看这事闹的,没说的!只要晶圆厂能落户云山,只要是你的合法合理诉求,市里都会全力支持!”
态度变化这么快,而且大言不惭代表市里发话,看来整天抱怨手里没权办不成事的石信厚不是做不成事,是没有让他觉得值得做的事。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以外资做掩护收购造纸厂都不能完全勾起对方的兴趣。非要张煜拿出德仪晶圆厂这个大杀器才管用。
这些为了发展国家科技产业脸都不要往碗里扒拉菜的官员!实在是太可爱了!
……
像是一招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门罗将德仪3英寸晶圆厂项目方案书传真过来。一向不急不慢不温不火的云山市里像滚热的油锅里倒进了水,爆了!
全国只有魔都有一家东瀛东芝转移过来的3英寸晶圆厂。但制作工艺和质量仍无法与德仪相提并论。
云山这里也要引进晶圆厂,投资规模超过千万米元!仅此一项全年招商引资工作就超额50%完成了!实打实的政绩不仅让石信厚激动不已,市里领导也有底气去省里汇报工作成果了。
门罗发过来的投资协议中,作为3英寸晶圆厂主要技术投资方,德仪拥有六成绝对控股权。云山市以提供配套、政策扶持等政策性资源占股三成,张煜负责厂房建设和人员招聘培训还有负责市场销售做资本占股一成。
看似张煜费尽心机把德仪晶圆厂搞来,却只占有一成股份有点亏,远不如魔都引进东芝3英寸晶圆生产线拥有绝对控制权。
可实际上的差别还是很大。引进的德仪晶圆厂虽然张煜所占股份比例少,可是合同中包含了技术转让与技术人员培训的附属协议。张煜直接可以把黄令仪和她带领的技术团队直接搬过来,借助德仪的技术来培养自己的半导体队伍。
不得不说,现在正值东西方蜜月期,很多技术引进并没有设置太过严苛的障碍。甚至米国那边出于某种优越感和占领市场考虑,还会主动把低端技术出让给战略关系较为密切的国家与地区。
张煜庆幸自己下手还算早,再晚两年东欧剧变后的国际形势下想要这么顺畅不受阻碍可就不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