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上下齐心
“这里是食堂?”黄令仪、仲萃豪这些研究所里埋头钻研并不怎么在乎身外之物的大能,也被眼前看到的一切给震撼了。
他们平时吃饭的机关食堂也就是比外边常见的餐馆面积大一些,陈设可能还不如一些档次稍高的饭店。至于日常吃的东西更是跟餐馆饭店没得比。就是大锅饭,不过也有好处,卫生、管饱、花钱少。
赛力佳饮料厂食堂里,一样卫生、管饱、花钱少,而且菜品还丰盛。
长长的自助式取餐柜台,每隔三米有一名服务人员用碟子盛装定量菜品。分量差不多有外边餐馆三分之一,尤其其实大荤里肉的分量比例还要更高。从每天不同的十几个菜品里挑选有荤有素三个菜,还有汤和水果,作为工作餐着实丰盛。
几位邀请来访的半导体硬件以及电脑软件专家们像很多工人一样在自助餐柜台前选餐。
黄令仪前面正好排着一名厂里的职工,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女工人。穿着浅色工作服,头发盘起扣在工作软帽中。
出于一名高级知识分子的谨慎,黄令仪微笑问她道:“同志,这里的伙食天天都是这么丰盛么?”
女工人很诧异的看了眼身后的中年女子,见她还有排在后边的不少人穿着都是笔挺的中山装,戴着眼镜,胸口的口袋还别着钢笔,看着就很有知识的样子。
对知识的重视,对掌握知识的人的重视,是赛力佳工厂入职培训时必讲的课程,无一例外。每名员工一周的培训之后还要考试,必须要背重点。女工看到对方学者气质就以为是厂里请来的技术人员,马上露出热情洋溢的微笑说道:“同志你是第一次来我们厂里吧?”
黄令仪点了点头:“是啊,今天第一次来参观。以前只是有所耳闻。这里食堂每天的伙食都这么丰盛么?”
“是啊!”女工人不假思索的回答,笑容中带着一股子不加掩饰的骄傲。
“我半年前是龙江第三化工厂的容器外操,听说外资的赛力佳饮料厂招人,给的工资待遇都不错,因为给的工资比我以前高了一倍,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就决定过来。来了以后才知道岂止是工资高了,福利待遇都比以前要高得多!”
这位女工似乎终于有机会跟人炫耀她作为赛力佳人的自豪感,夸起赛力佳竟是滔滔不绝:“以前厂里分福利那是先紧着领导,然后是关系户,最后才是没关系没本事的工人。现在不一样了,所有人过节分的东西全都是统一包装好的一人一份,最先拿的跟最后拿的,领导拿的和员工拿的都是一模一样!过节还有跟工资一样高的过节费!吃的就不用说了,你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每天吃的,两三周不带重样的!我籍贯是南方的,以前在云山吃到南方菜可不容易,除非自己做,现在我隔三差五的就能吃到地道的南方菜,绍兴的、客家的、粤菜、湘菜太多了!还有呢!每次国家发行纪念币还可以报名去认领”
女工人说话时声色并茂,声音不小。周围排队选餐的工人都能听得到。
黄令仪注意观察了其他工人的表情。如果他们流露出嫌弃、冷漠的表情,就可以说明这个女工人肯定是张煜安排的托,就是欺骗!他们的合作可能就要画上问号。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女工人激动讲述时,其他工人听到都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那种自豪感是装不出来的。就算一个两个人能装,可这食堂里上百号人又都是张煜收买的?那要下多大血本?
这下黄令仪相信了。一个能尽力提高工人福祉的企业家当然值得信任。
在那位热情女工人的介绍中,黄令仪听完赛力佳工厂的工人餐食待遇都不免眼热。
员工每月凭饭票就餐,每人每月有100个大荤票,100个小荤票,100个素菜票,100个小吃票,主食、随餐水果和汤不要钱。这标准放在任何一家重点央企也称得上是高标准。
如果平时吃的多,票不够用也可以自掏腰包买票,大荤票也才3毛钱,可比下馆子便宜多了。不少家在附近的职工干脆自掏腰包买几样菜带回家给家人开开荤,不到一块钱能让一家三口吃的很开心。也让许多职工家属都觉得赛力佳饮料厂工资高、待遇好、吃的也好,简直就是最好的去处。
“唉!”女工人说着忽然叹了口气。
黄令仪还以为对方准备说这里的不足之处,打起精神认真听。
“可惜待遇这么好的厂子现在只有一期投产,工人才六百多人。要三期都完工才招聘四千人。我还想把我侄女也介绍过来,她在龙江化工中专上学,明年就毕业了。可现在盯着赛力佳工厂招聘的人太多了!你是不知道啊,每天我们那小区里每天找我问厂里是不是招工的人就不下二三十号!不只是我,我那些工友都跟我一样,每天回家都要应付找上门询问厂子是否招人的亲戚朋友、邻里还有很多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说来好笑,我明确告诉他们我不管招人,可他们还没少给我送礼,家里都快堆不下了。”
“你收礼,厂里不管么?”
黄令仪有些替这位女工人担忧。她在研究所里对这方面可是有相当严格的管控。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女工人笑呵呵摇头说道:“只要我对别人申明我无法帮他们走后门,厂里才不会管这些事情。而且厂里有内部严格的审计审查,发现问题的话是会直接开除的,谁会冒着失去这么好工作的风险去做违规的事情?”
跟那位女工人的一番交谈,黄令仪对张煜的这家工厂已经有了彻底的改观。不管外在做得再好,维持企业运转的人精神面貌不佳也是不能长久的。而在这里黄令仪看到的只有蒸蒸日上的朝气。
经由工人们的交口相传,本地人已经对赛力佳工厂的兴趣急剧提升。毕竟这里不需要托关系,只要有技术有才能就有机会。由此引发的社会效应也在逐渐发酵。八十年代老百姓是朴实的。好就是好,对比一下其他地方的待遇,就会直接用脚投票。
厂子都这么有名,厂子里的产品可能名气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