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护国公
第253章护国公翌日,皇宫内外喜气洋洋,宫人们忙作一团,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人声鼎沸,楚淮伯带着楚家人出现在大殿之上的时候,受到了众人的欢迎,而楚老将军则先一步去往太和宫中,此时正在跪拜太上皇。
太和宫中座上的太上皇,情绪很是激动,反观楚老将军神情就冷静多了,除了早先韩瑶光的事情两人匆匆地见过一面,已经很多年不见了,他们都老了,就那么一次的见面两人也闹得很不愉快,君臣之间陡然疏远了好多。
“老臣参见太上皇,愿太上皇健康长寿。”
“快快,快起来!”太上皇连忙起身去扶,颤巍巍地将楚老将军扶了起来,拉着他坐了下来,眼角都湿润了,“这么多年,咱们都老了!朕的身体更是不行,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日子可活!”
楚老将军本来也是很有感触,但是听到这话立马警惕起来,要是以前他可不会多想,没准还能和太上皇打趣几句,但是他现在不敢,他虽不在临安,但是发生的事情还是知道的,太上皇针对楚家和韩家的事情,他的心里既愤怒又心酸,又无奈,最是无情帝王家,他楚毅,他楚家对大晋忠心耿耿,可太上皇一言猜忌就要要他楚家上百口的项上人头!怎么能不让他寒心!可再寒心又能怎么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太上皇何其敏锐的人,立马就注意到了楚老将军的异常,他悔得肠子都要青了,这件事情他就是再弥补,君臣到底是生了嫌隙,如今人老了,是越来越念旧情。
“太上皇定能长命百岁!”楚老将军态度异常恭敬,他心中再是有不满,也是尊敬眼前的太上皇的,因为他年轻时候确定是一位有雄韬大略值得追随的明君,也因为他大晋的百姓安居乐业。
太上皇苦笑一声,这真是自己造的孽啊,就得自己承受,他就是想发脾气没地方发,楚意态度毕恭毕敬地,言语间丝毫没有埋怨,他还能说什么,楚老将军并未多待,寒暄几句就离开了。他走后,白公公忧心万分,太上皇掩面而泣。
楚老将军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宴会大殿之中,碰到几个人打招呼,他当即调整过来,笑着打招呼,人群中有人发出嘲笑的声音,楚老将军一回头就看到了来人。
“楚国公真是好久不见了!”
“护国公好久不见。”楚老将军笑容变淡,眼前的人正是护国公杨峰,太后的胞兄,他甚是不喜此人,当年老护国公也是一员猛将,战场上用兵如神,怎奈后人不给力,杨峰此人刚愎自用,无神才能,偏偏自命不凡,自请出征,这可坑惨了边关的将士,他不明敌情就贸然出兵,让三万将士的英魂难归故里,后不听劝告,再次出兵,再次损失五万精兵,仍是一意孤行,强征壮丁,无视朝廷的法度,致使民怨沸腾,后来被太上皇招回,因他祖上有丹书铁券,免去责罚,这简直是让人无法接受!他这样的人都用受到责罚,那死去的将士何其的无辜!
“楚国公,老当益壮啊!这么大的年纪操劳国事,真是我辈的楷模!”护国公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看上去比同龄的楚老将军老了不少,更没有楚老将军的那股精神气。
楚老将军也不示弱,当即就反驳道:“老翼伏励,志在千里,我虽年老,但仍想为大晋尽一份心力!”他的话立马引起了许多的赞扬,谁都知道楚老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守在边关,保卫这大晋!
护国公听到周围人的赞扬声,恼羞成怒地喊道:“你楚毅厉害!你再厉害还不是丢了第一关口!哼!楚国公你楚家军不是厉害?怎么我听说这仗打得很是吃力!”
周围人的目光渐渐有些变了,楚家如今的成就眼红的不在少数,想要取而代之的更是不知有多少,如今有人搬弄是非,他们也想要惠水摸鱼,就算不能让楚家倒台,让楚家丢脸也是解气的。
楚淮伯看着围着楚老将军的人,他父亲是有身份的人,不屑与这些人争执,免得降低了身份,可他没有这个顾忌,冷笑地说道:“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的成败算的了什么,最终打败了北胡人!不像有的人从始至终也没有赢过!”
护国公当然听得出楚淮伯的隐含的意思,老脸涨红,反驳道:“楚淮伯,你竟然讽刺老子!无知小儿!老子上战场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楚毅你就是这么教你儿子的!”
楚老将军眼角带着笑,静静地看着护国公,楚淮伯拱手,诧异地说道:“护国公此言差矣,您是如此听出我的话中是在讽刺您?在场这么多人,您到底是如何认定这说得就是您?”
“你!”护国公当即怒指着楚淮伯,不知道该如何反驳,这人是没有明说,可那话里非明指的就是他!
“既然您说不出,又如何还要指着晚辈?”
“他那是恼羞成怒了!做贼心虚了!”武安侯不知道何时出现在楚淮伯的身边,他看向护国公的眼神充满厌恶,别人不敢说,但是他敢说,当年他父亲同这老匹夫一起去的边关,这老匹夫一意孤行,不听他父亲的劝解,造成那样严重的后果还不知悔过,还害死了他的父亲和兄弟们,妄想把责任都推到他的父亲的身上,幸好陛下英名,才没有让他得逞!可这老匹夫也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真是可恶!
“武安侯!你这黄口小儿!你竟然对老子如此的无礼!小心老子扒了你的皮!”
“就是无礼你有能乃我何!”武安侯府和护国公府早已经是死敌,他也不需要给彼此留颜面,他更是无时无刻都想弄死这老匹夫。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护国公这身体还是不要出来的为好,免得哪天出了意外!”人群中不断有人讽刺护国公,其中不少人都是武将,当年一役,不少武将中因信任老护国公,而对如今的护国公抱有希望,结果损失惨重,男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本是应当,但是他们父兄却死得毫无尊严,还被百姓骂了那么些年,他们如何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