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 被渣后和前夫破镜重圆了 - 画七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百二十章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节。

温禾安开始着手做一件事,为此将手中许多事情都交给值得信赖的亲信,自己离开了琅州城,行踪变得缥缈难寻。

上任帝主故去后,九州被世家与门派把控近千年,真正的机遇也只会砸在那些从出生就备受关注的天之骄子们身上,凡人中少有人能脱颖而出。如今两帝分踞南北,掌持时局,战乱少了,可世家门派与凡人间的差距并没有随之拉近,反而有越扩越大的趋势。

当初诸多势力在巫山与琅州城中做抉择,巫山收拢了近七成的世家,而投靠琅州城的很多都是赵巍这种出身不高,依靠战乱起家占据城池称王的战将。

与巫山相比,琅州尤有不足,借李逾的话来说,就是得慢慢来。

温禾安不与巫山争高低,但在另一件事上有别样的考量,不想花上数百上千年徐徐图之。

下发政令,警告世家,不准肆意杀戮,再起战乱,都只能起一时的作用,她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下面人总有阴奉阳违的时候。

到底九州实力为尊,拳头硬的人才有说话的资格,三令五申不如凡间修士慢慢站起来。

如何改变其倾颓之势。

她想了很长一段时间。

九州大陆幅员辽阔,秘境取之不尽,但能给所有人一个公平机会的秘境世所罕见,千年未必出现一回,以人力构成一个这样的秘境更是天方夜谭--所需的庞大灵力暂且不提,光是秘境中的宝物,机缘,都得倾一国之力。

温禾安的私库暂时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但有个地方可以。

溺海海底压了千年的妖气,无数天地灵物应运而生,数不尽的秘境出现在海底,无人撷取,这些东西都长长久久地留了下来,如蒙尘的宝珠,等待重见天日的一天。

她想倾全力用大神通在溺海海底拓出一个庞大的试炼场。

她开始给少年们最渴望的,公平竞争的机会与起点。

温禾安做了决定,设想好细节,开始给凌枝写信。

天下两分,虽说凌枝与她交情匪浅,可阴官家依旧保持中立,有对溺海的控制权和任何城池的暂时接管权,在九州地位超然,凌枝则是唯一可以调动阴官的人。

这次她想做的事别人都帮不上忙,唯有阴官可以。

凌枝在闭关,接到她的万里传书后隔了月余才回了段潦草的回书,说虽然她很感兴趣,但没法亲自来,温禾安这边工程大,需要极为厉害的阴官坐镇,她会想办法的。

三四月的溺海主支天气没有回暖,浪掀千层,波涛怒涌。一艘巨船静停在海面上,船上站着十几人,温禾安落在甲板上,面对领头之人的垂首拱袖,罕见怔了下,伸手扶起他,道:“辛苦了。”

一行人不敢接这话,异口同声:“不敢。”

温禾安眼神在玄桑脸上长落了会。

她以为凌枝说的想办法派人来是派四位执事来,没想到会是这位。

凌枝的师兄,在她眼中不算是陌生人。

但这又是什么情况

和好了

没等温禾安想出个所以然来,就很快没心神琢磨了。

这事能成的关键在溺海,棘手的也在这里。

--除阴官外,其余人仍然下不去溺海,有心帮忙奈何劲没处使,这也意味着需要她亲自出手的地方颇多,首先,将试炼场方圆千里的妖气抽干,粉碎,确保不会有意外情况的发生。

更别提试炼场环环相扣的布置,一节接一节的衔接,每一个小关卡后对应的奖励,光是想想,都让人头大。

温禾安一头扎进了溺海海底。

她对一件事认真起来的劲,身边人都是知道的,谁也没去打扰,倒是李逾带着堆得小山一样的竹简隔山跨海地来过一次,温禾安从海底出来,捞了下下巴上的水珠,好奇地问:“有什么事你处理不了。”

“还能有什么,有些政令和巫山起了摩擦,我和他们交接的人谈过了,说这是帝主的意思。”李逾把带来的灵戒往她手中一压,没有多说,转身在海底试炼场中转了转,回去的时候目光都变严肃了。

温禾安身上一直有种神奇的特质,成为妖主后越发明显,她想做的事,一定可以做成。

这个试炼场的问世一定会惊动九州,不分彼此的利于所有修士,同时无限拉近琅州与巫山在声望上的差距。

他们少年时在心里许下的愿望,如今一一实现。

李逾安心又欣慰地走了。

温禾安则接过了李逾所说的棘手事。

她在溺海海底里一间潦草简陋的水室中盘膝坐下,先将手里的东西过了一遍,心中有了数,沉思一会后拿出了四方镜。这个月她忙着溺海的事,和陆屿然聚少离多,四方镜上的联系也不多,可消息从上往下看下来依旧甜蜜。

她知道李逾的顾虑。

九州两分,按理说巫山与琅州各为其主,应当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可不论是温禾安还是陆屿然都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并没有这样做。

他们想得更多一些。

情势使然,巫山聚集了大多数世家,巫山本身就是顶尖世家,他们行事自然处处考虑自己立场,这无可厚非。温禾安这边的人大多出身凡尘,他们无时无刻不惦念着自己的根,迫不及待要做出大的改变,想像之前氏族只手遮天压迫凡人一般将它们压回去。

这样下去,南北两边早晚走向水火不容的对立面。

两人谁也不想在形势裹挟下被推着往前走,因此有了微妙的一幕。

这一年里,温禾安下的政令往往会经历严格的审查,有时还要跟无数人反复推敲,修改。严格不在琅州,而在巫山。

是,她的命令前脚才在琅州颁布,后脚巫山便有人在帝旨上敲章将同样的命令推行。

同样的事情也在琅州发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