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帝临海疆 - 我在大夏当皇帝 - 青埂峰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16章帝临海疆

朕的御驾离开京城,沿新贯通的铁路一路东行,直抵上海。龙旗所至,万民跪迎,士气大振。然而朕的心中并无多少巡幸的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与对前线战事的密切关注。

上海船厂,已然成为帝国雄心与力量的象征。

巨大的干船坞内,“永昌号”星槎的钢铁龙骨如同巨兽的脊梁,横亘于天地之间,数以千计的工匠如同蚁群,在其上辛勤劳作。

敲击声、号子声、蒸汽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工业时代的磅礴交响。朕的亲临,让这座巨大的工坊彻底沸腾,所有工匠如同打了鸡血,日夜轮班,进度肉眼可见地加快。

朕并非只是象征性地巡视。在船厂核心区域,朕召集了格物院大匠、西方受雇工程师以及陈芝儿(通过灵讯符远程连线)。

“陛下,”负责动力的格物院大匠指着复杂的蒸汽轮机图纸,眉头紧锁,“按设计,欲驱动如此巨舰远航,需庞大锅炉与煤仓,这将极大挤占货物与武备空间,且续航力依旧堪忧。”

这正是“星槎”计划最大的瓶颈——动力。

“或许,不必完全依赖蒸汽。”朕沉声道,目光投向灵讯符,“芝儿,北地遗迹的能量导引原理,与那‘神骸动力核心’的构想,可否结合?”

陈芝儿的声音带着思索传来:“陛下,遗迹能量层级过高,直接仿制风险巨大。然其基础符文阵列,或可改良简化,制成一种‘灵炁增益阵列’,附于蒸汽轮机关键部位,或能提升热效,降低煤耗,间接提升动力。然此乃设想,需反复验证。”

“那就验证!”朕斩钉截铁,“朕给你们一个月时间,在船厂旁设立临时灵理工坊,就地研究!需要什么材料,让厉欣怡从北地调运!需要多少人手,让唐若雪从格物院调配!”

朕要将这最前沿的科技与灵炁研究,直接搬到建造一线!同时,朕也默许了工部官员与霍恩海姆带来的工程师进行有限度的交流,汲取他们在船舶结构、流体力学方面的经验。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集天下智慧,共克难关。

---

就在朕于上海全力督造星槎之际,西北与东北两处战场,战报如同雪片般飞来。

西域战线。

罗刹大军果然来势汹汹,其步兵方阵在一种覆盖着厚重铁皮、形如棺材的古怪盾车掩护下,顶着“猛火油柜”的烈焰,艰难却坚定地向前推进。更令人心惊的是,其军中夹杂着少量身披黑袍、不直接参与战斗的随军术士。这些术士手持骨杖或水晶球,每当大夏军队试图以“潜蛟”或燃烧瓶进行重点打击时,他们所在区域似乎会产生一种无形的能量偏转场,使得攻击效果大打折扣!

“陛下,罗刹军中确有掌握异力者!其术法诡异,能偏转、削弱我火器之威!”西域主帅的奏报证实了朕的猜测。

东北海域。

北洋水师的袭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依靠“潜蛟”的隐蔽性与突然性,成功击沉、击伤数艘罗刹运输船与巡逻舰。然而,罗刹主力舰队学乖了,他们不再轻易靠近海岸,而是利用舰炮射程优势,在远海游弋,封锁航道,并同样派出了装备有类似“潜蛟”(可能源自与神圣罗曼帝国的技术交换)的小型潜艇进行反制,海上的战斗变成了更加残酷与技术化的水下暗战。

东西两线,大夏军队凭借装备优势与坚固防御,暂时顶住了罗刹的进攻,但战事陷入了艰苦的僵持。罗刹人似乎在用一场大规模的常规战争,来测试和消耗大夏的新式武器与灵炁应用的底线。

“告诉前线将士,稳住阵脚,以杀伤敌有生力量为主,不必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朕对兵部尚书下令,“尤其是那些黑袍术士,给朕重点标注!命‘暗蜂’设法活捉一二,朕要知道他们的底细!”

“另,告诉船厂,朕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永昌号’的下水日期,必须提前!”

压力,巨大的压力,从海上陆上同时传来。但朕深知,越是此时,越不能乱。罗刹想逼朕自乱阵脚,朕偏要稳坐钓鱼台,以堂堂正正之师,行雷霆万钧之势!

---

转机,在一个月后悄然来临。

上海船厂旁的临时灵理工坊内,伴随着一阵奇异的能量嗡鸣与蒸汽越发强劲的咆哮,一座附着于小型实验蒸汽机上的、由北地遗迹石材与精金丝线勾勒的简易“灵炁增益阵列”,成功运转!数据显示,在同等的燃煤消耗下,蒸汽机的输出功率提升了近三成!虽然阵列尚不稳定,持续时间有限,但这无疑证明了灵炁与机械结合的巨大潜力!

消息传来,整个船厂欢声雷动!朕亲自前往视察,看着那轰鸣的机器与闪烁的符文,心中豪情顿生。

“以此为基础,优化阵列,扩大规模,装舰!”朕下达了命令。

“永昌号”的动力瓶颈,终于看到了突破的曙光!

几乎在同一时间,西域“暗蜂”冒死传回情报,他们成功捕获了一名落单的罗刹随军术士!初步审讯得知,这些术士的力量确实源自那“神骸”,他们通过一种痛苦的精神仪式,与遥远乌拉尔山脉的“神骸动力核心”产生微弱连接,从而借得一丝力量用于防御。然而,这种连接极不稳定,且对施术者精神损耗巨大,无法持久,更无法用于进攻。

朕看着这份情报,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原来如此!罗刹的“神骸”之力,看似诡异,实则外强中干,限制极大!他们这是在饮鸩止渴!

“将此情报通报前线各军,”朕下令,“罗刹术士之力不可持久,集中火力,耗其精神,破其盾阵!”

战争的迷雾,正在一点点被拨开。

“永昌号”的建造,因动力突破而驶入快车道。

朕站在船厂高处,望着那已初具规模的钢铁巨舰,又望向西北烽火连天的方向。

罗刹人,你们的“神骸”确实给了朕一个“惊喜”。

但朕给你们的“惊喜”,很快就会随着这艘星槎,降临在你们的头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