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欲照浮生(三) - 师尊他真不想当万人迷 - 一绛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6章 欲照浮生(三)

宁宵下了床榻,换上一身素淡的青衣白袍,把坠饰流苏都摘了干净。

一回头发现洛闻箫还是缩在被窝里,有些羞赧地抓着被角。

宁宵以为他是怕冷,一边给自己简单束发一边回过头温和笑道:“你等一下。”

接下来他就拿了昨天修缮房屋用剩下的铁丝,弯曲捏成莲花的样式沿着房梁挂了许多,再用火灵石填进去,屋里顿时暖和了起来。

“好了,下来吧。”宁宵微俯下身对他伸出手。

少年蜷缩着手指,轻轻把手放上他的掌心。

宁宵就牵着他走入画境,竹木搭建的栈道两旁开满素色的梨花,像香香软软的雪。

栈道直通温热山泉,旁边放了洗漱用具。

宁宵和洛闻箫一起洗漱,挥袖荡开眼前朦胧水雾,水面澄净如镜,映出彼此容颜。

眉目浅淡温和的青年眼尾未被染红,就像一幅淡墨轻扫的山水画,越看越有韵味。五官精致如琢的少年未长开的眉眼已是风华初成,骨相就是出挑拔俗的。

宁宵用温热软巾细致又轻柔地擦拭少年的面容,末了又拿起桃木梳给他梳理长发。

少年质地细软的发有些参差不齐,有几处像是被刀剑削断。

宁宵心尖泛疼,把他的长发往脑后梳成一束,一手拢着发不方便,就把另一只手伸到洛闻箫面前,温声道:“把我的手绳解下来。”

皓白的手腕上是一串系着九枚青铜铃铛的红绳,红线有些褪色,但指盖大小的青铜铃被养护得极好,甚至带了几分青玉的剔透温润感。

洛闻箫一开始还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但宁宵接过手绳后就绑到了洛闻箫脑后那束被拢在掌心的长发上。

“这是祈福用的神铃,跟着我几百年也积攒了一些香火气,算是给你求个庇佑吧。”宁宵把手绳当成发绳扎好,于是少年脑后便垂落发辫。

“可你是少司天,这个不是祈福用的吗?”洛闻箫有些愧受。

“这是我之前用的,现在有了九转青莲台,就一直闲置在手上,给你正好物尽其用。”宁宵再用木梳从发绳处往下一直梳到发尾,柔顺得简直爱不释手。

少年轻轻应了一声,他并不知道什么是九转青莲台,又不知道为什么发绳上的青铃不会响,不过怕宁宵嫌烦就没问。

那双凤目实在清澈,宁宵一看就知他在疑惑什么,于是缓声答到:“铃声荡开灾邪,以后你听到铃声就小心些。”

“至于九转青莲台,”宁宵牵起他的手放到自己的锁骨上,轻声道,“在这。”

锁骨上的法印流转生辉,两人重叠的手握住了扇柄,宁宵带动少年的手往上,便将那把青扇抽出。

处处紧锁的衣袍偏生在锁骨处开出一道菱形断口,骨肉匀亭,肌理细腻,莲印流光中半截青扇剔透莹润,在宁宵眼中映开柔光。

这一幕当是美的,美得超乎洛闻箫的认知。

旋即宁宵展开那把青扇,九道扇骨精雕细琢,渐变的青蓝色绚烂如极光。随着他展开扇面,九轮莲台悬浮于周围,将泉水辉映得潋滟。

九转青莲台是司天监给他的,原本是赤金色,宁宵把它们封存在这把由他自己慢慢雕琢出来的青扇中,慢慢被水灵根的灵力浸润得青蓝。

洛闻箫有些愣怔道:“你...祈福的时候一定很好看。”

宁宵笑道:“有时也是为了杀敌,扇骨抽出来是短剑。”

洛闻箫想起夜宴上这人艳色的双唇含着一把短剑,没多想就把话说出口:“更好看了。”

“嗯?”宁宵没忍住笑出声。

少年顿觉失言,有些赧然地低下头。

“没事,走吧。”宁宵把折扇收回去,牵起他的手走出画境。

有了火灵石,走出画境时也没有那么冷,宁宵看了看桌上那碗洛殿主给他做的粥,便问道:“你想喝粥吗?”

虽说他们起得晚,现在已经接近午时,可以吃午饭了。

洛闻箫却问:“你不是说只会做炒饭和菜汤吗?”

宁宵眨了一下眼,随便扯了一句:“也差不多嘛,粥不就是饭加多点水嘛。”

少年凤目弯起,也没反驳他。

“那你等下,我再给你做点饭。”宁宵抬脚往厨房的方向走。

洛闻箫便坐在圆桌旁,又去看那捧金橙色的昭阳花。

小小的灶房里宁宵光是一个人站都嫌拥挤,而洛殿主还贴了上来,在他耳边幽幽道:“我也饿了。”

宁宵手一颤,没留意把旁边的辣椒罐碰倒,洒了好些许辣椒碎末进去,锅里的蛋炒饭顿时变了一个色调。

他索性道:“得,这下真得你们才吃得下了。”冰天雪地的,吃点辣暖暖也好。不过宁宵是真的吃不了辣。

洛殿主便问道:“那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不用,桌上还有一碗粥。”宁宵给汤加香芹调味的时候忍不住道,“你就不能站开点。”

洛殿主反将他抱得更紧,轻声道:“你方才在床上的时候还说要哄我。”

方才宁宵是想让他赶紧藏起来不要被少年撞见,什么都说得出口,现在就渣得明明白白:“那你会不知道男人在床上的话信不得?”

男人凤目微眯,突然掐了一把他的腰,宁宵措不及防地“嘶”了一声。

外边洛闻箫问道:“怎么了?”

宁宵一边瞪了洛殿主一眼,一边回答少年道:“没事。”

待他把饭菜呈上桌,洛闻箫也抱着怀里的花走出画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