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 - 美人有令 - 千般喜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美人有令 >

第一章 少年

晨光微熹,房中人按着平时的作息睁开双眼醒来,便捉紧时间把自己从被窝里□□,以防自己不知不觉接着睡了过去。

如墨发丝被低低束起来,房中的少年收拾好床铺,披上一件单薄的外衣。“吱呀”一声门响,又推开了他新的一天。

卯初时分的泉明寺天光微明,连看书的光线都勉强,故他来此借宿读书后养成一个习惯,先用冰冷的井水洗了把脸,打起精神后,再坐在房外台阶,背起昨日学习过的篇目。

泉明寺群山环绕,有溪流潺潺静中取闹,树叶沙沙,偶有凉风,少年轻声背书的声音融入这片茫茫自然,倒像是这令人心静的环境里本该有的声音。

一直到厢房亮堂了,他才裹着一身凌晨凉意返回屋里,翻开书本新的篇章。

少年名谢静川,年方十七,眉目间是未腿尽的少年青涩,但其剑眉星目令人过目难忘,身板挺得很直,却有些消瘦,或许由于长居室内,皮肤显得白皙。

谢静川的父亲与泉明寺住持曾有交情,他这借宿,一住就是好几年了。

又学了估摸有一个时辰,谢静川阖上书本放好,心里记着昨日交代他下山采买的任务,此时估摸着已经开市。

僧人们都有固定的安排,走不开身,唯有借宿的谢静川是这寺里行动更自由些的人,故有时候一些要下山做的任务会落到他头上。

行过弯弯绕绕的曲径,黑布靴踩过地上的枯叶。打扫落叶的小沙弥抬头一看,微微一笑:“静川哥哥!”

“静川哥哥是不是要去采买了?”

谢静川嘴角微扬:“是,药材不够了,我去采买。”

“不能去山上看看有没有吗?”

“我正是去采买山上都采不到,但寺里又缺用的药材。”

谢静川决定早去早回,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早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一片热闹中,谢静川目不斜视,直奔药铺子。

这家谢静川总会来的药铺不知何时换了伙计,人很热情,手脚利索,边捡药边和谢静川聊了起来:“你倒让我想起我家中的弟弟了。”

谢静川应了声:“是吗?他和我差不多岁数?”

“是啊,”伙计笑了笑,“他和你一样高高瘦瘦的,很爱吃甜的――来,给你两颗山楂糖。”顺手在一旁一大袋山楂糖里拣了两颗塞给他。

药铺子还可以帮人煎药,只是有时候药太苦,尤其小孩子根本受不了,所以常备山楂糖,为客人煎好药后送人两颗。

谢静川真不曾享受过这孩童的待遇,愣了一刻,转念一想可以拿来送给明灯,便收下了。

又走了几家才把东西采买好,谢静川原路返回的时候,顺带清点一下,再一次确认已经买齐了,一个不留神结结实实地撞上了谁的肩膀。

谢静川定睛一看,那是一个比他高半个头的少年,束着高高的马尾,衣裳看着挺华贵,银色丝线在鹅黄色衣料中绣了云纹,脚踩的同样是黑布靴,却比谢静川的更华亮。

“抱歉。”谢静川与那一双龙晶一般的眼眸对视一瞬,想着他们都没什么事便抬脚离去,孰料下一刻谢静川就被他挡住了去路。

“这位兄台,”少年道,“问个路,你可知泉明寺在何处?”

“知道。”谢静川不着痕迹打量了他一番,他看上去似乎和谢静川年纪相仿,背着一个包裹,风尘仆仆。

少年喜形于色:“可否劳烦兄台为我指路?”

泉明寺不算有名,甚至当地有些年轻一辈都没听过这寺,而且泉明寺也确实不好找。

去泉明寺的路弯弯绕绕,这可挺难指路的。“在下正是来自泉明寺。”谢静川道,“此番正要回寺,公子可随我同往。”

少年还真的没想过自己在大街上随便捉了个人来问,一问就问到了寺中人,不由得大喜,笑道:“在下此番特来泉明寺拜访住持,劳烦兄台带路了。”

谢静川与他同行:“公子是潘陵人?”

“不是啊。”少年答。

“泉明寺并不出名,连本地的一些年轻人都未必听过。”谢静川偏过头看他,“公子又是如何得知的?”

“我在客栈的时候,从老一辈口中听闻了潘陵泉明寺。”少年想了想还是告诉了实情。

谢静川倒奇了,穿着不俗,想来是大户人家的公子,背着包裹风尘仆仆,只是为了寻泉明寺?

怎么看都像公子哥儿闹离家出走这种戏码。

要离家出走,上哪里不能快活,非要来泉明寺做什么?想不开,来出家?

其实少年也奇了。

“这位兄台,”少年问,“敢问法号怎么称呼?”

这直接给谢静川问蒙了。

“……你觉得我会有法号?”谢静川瞥了他一眼。

“……我就问问?”少年唯唯诺诺,“兄台自言是寺中人,但又没有剃度,以为兄台是带发修行。”

谢静川无言良久,道:“嗯,公子猜对了,在下正是带发修行,所以才没有法号。”

晴空万里,少年觉得自己脑袋像是挨了道雷。

见他一脸错愕,谢静川扭过头去不再看他,嘴角挂了一丝浅笑。

跟在后头的少年细细打量着谢静川,暗蓝色的衣裳似是陪了他多年,虽有些破旧但十分干净,想来主人十分爱惜,黑布靴同样历经多年的磨损,尽管衣着朴素,但身姿挺拔如松,还未长开的面容已经显出几分少年英气,举手投足间是清雅的气质。

少年心想多好一个小伙子啊!是有多想不开?跑来寺里带发修行?

泉明寺隐于葱葱竹海之间,前人就自然山路开辟了一条阶梯,如今后人上下山已是十分方便,只是下雨时要多加小心地面湿滑。

少年阖目深深吸了一口林中的清新气息,复又长长吐尽,感觉肺腑畅快不少。

耳畔间是风敲竹的轻声,是令人心安的宁静。他不由得感慨道:“此处真是一个读书的宝地。”

谢静川顿了顿,复又行路,没走几步,下一刻这片宁静就被一阵咕噜声打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