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 玩权谋不如搞基建 - 吃点儿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0章

“你们觉得还有哪里有问题吗?”宋青远朝众人走来,开口问道。

谁有问题?曲辕犁吗?

众人面面相觑。

这么厉害的器具,它们如果还能挑出毛病来,那有问题的估计就是他们了。

宋青远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大家都底气不足地低下了脑袋。

只有站在宋青远身后的博彦还没反应过来,猝不及防地与他四目相对。

博彦喏喏地问了一句:“殿下,您有什么问题吗?”

不是我有什么问题,是我想让你们给我提点问题!

宋青远单手扶额,自觉再问这些已经成为了曲辕犁脑残粉的人也不会得到结果,只得背着手,独自一人转身去观察地里的情况。

他离开的背影莫名有些凄凉,但身后的众人却顾不上这一点,一股脑地冲向了曲辕犁。

他们像在围观什么奇珍异宝一样,围着它打转。

好一副过河拆桥、得鱼忘筌、鸟尽弓藏的丑恶嘴脸!

不过好在这些人过了那个兴奋劲儿后,就记起了到底谁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造出了曲辕犁的不世高手,连忙关心起了宋青远的状况。

作为一个百分之百童叟无欺的古人,他们不知道宋青远忧虑的点在哪,自然没法感同身受。

但其实,宋青远自己也不知道他的担忧有没有道理。

曲辕犁又称江东犁,按理来说应该是和江东的土地更适配才是。

但江东一般是指长江下游的地带,和漠北的气候条件那是天差地别。

因此,他总觉得把曲辕犁原封不动地搬到漠北这片土地上后,曲辕犁不应该表现得如此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才是。

地里的曲辕犁无声吐槽,这也怪我咯!

但没办法,谁让他宋青远前世和种田联系最密切的时候,就是看家里的阿姨修剪院子的花草树木,还有批公司绿化的款项申请呢?

果然还是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啊!

宋总看着前面一望无垠的土地,自我反省道。

靠他身后这些人是没戏了,现在看来,只能等曲辕犁投入使用后,依靠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来检验升级了。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宋青远终于顺了他们几人的心意,发话把这座曲辕犁赠与他们,让他们拿去研究。

几人也不嫌田里环境差,围在曲辕犁旁边就拿出了准备好的干粮,一副要与它同吃同睡的架势。

宋青远知道几人正在兴头上,指不定吃完饭还要轮流推着曲辕犁在地里转一圈。

接下来就要大量生产曲辕犁了,木匠坊那边少不得事要宋青远安排。他不便再耽搁,与博彦告辞离去后,就转身到了木匠坊。

宋青远人一踏进木匠坊的大门,前进的道路就被闻讯赶来的木匠们给堵了个水泄不通。

宋青远让他们做曲辕犁是直接送来的图纸,他们现在对宋青远画的三维立体图纸已经十分熟悉了,宋青远便没有亲自过来指导工作。

但他们对这曲辕犁可是已经好奇得不得了。

这几个人之前在故乡时也没少给人做农具,但宋青远送来的这个东西却是他们闻所未闻的。

不仅如此,那些外行人只能看出这曲辕犁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但他们却能看出更深一层的东西来。

曲辕犁不仅解决了过去的耕犁的诸多问题,而且他的构造也是大有学问。

这曲辕犁构造严谨,没有一处无用的的地方,每一件个部件更是设计的十分精巧。

宋青远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了其中缘由,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他面露愧色也是情理之中,毕竟这是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现在却被他一人冒功,自然觉得受之有愧。

宋青远连连摆手,把这一切都推脱到了自己之前看过的书籍上的记载。

某地的农民改良了一下耕犁,恰好被一个路过的旅人看到,就记录在了自己的游记里。

这本书后来又被宋青远无意中看到。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了,那么书里有几种现在没有的农具也很正常吧,将来再出现其它什么其它发明创造也不奇怪吧。

自以为解决掉众人的盲目崇拜后,宋青远开始向众人询问起了招生一事。

在工匠们看来,招收学徒和招收学生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里面的不同可大了去了。

不管他们学的东西是不是相同的,但后者一听就有逼格了很多。

宋青远自然是希望这些手艺可以变成一个科目,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全靠师父口口相传,和徒弟自己在实践中琢磨。

但他这个理想的实现显然需要时间,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帮他们编写一套基础的教材。

做木匠得先学点数学知识吧!

接着再学习一些不同木材的区别及选择也很正常吧。

至于一些木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也需要学习吧,木头的榫卯结构以及常见工艺也更应该掌握吧。

……

最后再加一个图纸测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