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 玩权谋不如搞基建 - 吃点儿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0章

进入九月后,田里的庄稼便陆陆续续到了收获的时候。

因为宋青远在在春天时修了排水灌溉的水利设施,后续的施肥工作也在博彦的督促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所以今年田里庄稼的长势都十分喜人。

但要说长得最好的,还是宋青远派人种下去的大豆。

主要是大豆这种作物不挑土地,对温度、降水之类的要求也不高,产量自然就比其它作物要高。

只是大豆也有个麻烦问题,那就是大豆在完全成熟后的几日内,豆荚就会炸开,里面的豆子散落一地,收割起来会很麻烦,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大。

可若是收割的时间太早,大豆的含水量又太高,到时候若是晾晒不彻底,很容易霉变。

这可愁怀了博彦等人,眼看着地里的豆荚一天天开始发黄,他们却想不出一个有用的办法。

最后无奈,只好到宋青远这儿来寻求帮助。

一大早,宋青远刚吃完早膳,回自己殿里准备处理公文,就看见迎面走来了博彦几人。

几个农官面色愁苦,垂着脑袋,活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

见了宋青远,三个人就像看见了救命稻草一般,眼神「唰」地一下就亮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到了宋青远面前。

“这是怎么了?”宋青远有些疑惑地看向三人。

看宋青远来时的方向,应该是从宫殿北面过来的。大清早他不在自己殿里,反而从外面回来,其实是有些奇怪的。

但博彦等人根本来不及注意这些,行了一个礼后,就赶紧把这几天遇到的问题讲了一遍。

收割大豆的问题?

宋青远垂着眼想了想。大豆的收割时间确实有些短,只不过他在后世见过的都是机械化生产,所以便便忽略了这个问题。

但他能怎么办呢?

宋青远有些无奈地看向面前的三人,总不能指望他把大型联合收割机给造出来吧?

“不能多加派些人手吗?我记得今年种的大豆也不是特别多啊?”宋青远想了想,问道。

他记得播种的时候人手还挺足的来着。

更何况现在油坊每日榨油剩的豆粕也给了百姓,最近更是有专门割了牧草贩卖的,百姓应该能空得出时间收割庄稼才是。

因为榨出来的豆油基本都是送去工坊,不会拿来食用,工人们在榨油时没有那么讲究。剩下的豆粕不是很干净,宋青远就干脆都给了百姓们,让他们拿去喂养牲畜。

“殿下,您是知道的,咱漠北原来根本没有这么多地可以种,都是殿下今年建了水渠,又改良了土地后才多了这么多耕田,因此百姓家里根本没有那么多收割庄稼的农具。”

博彦叹了口气,又自责道:“这事也怪我,之前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原来是这样。

宋青远点了点头,“是铁不够用吗?”

如果是漠北的铁供不上建造农具的,他倒是可以让秦子箴从燕云运一点回来。

只不过铁这种东西管得很严,怕是要费上几番周折。

“倒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博彦摇了摇头,这点铁矿区那边还是能生产出来的。

宋青远轻轻皱了皱眉,他想不出还有什么原因。

博彦见宋青远的表情,不由地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赶紧解释道:“是因为百姓家里并不富裕,出不起置办农具的钱。”

还有一个原因博彦没有说。宋青远改良后的许多农田都分给了附近的百姓,但百姓们对种田一事没什么经验,也难免心生顾虑。因此,并不敢花大价楠`枫钱请铁匠打诸如镰刀一类的农具。

之前耕田和播种时,他们都是向官府借了曲辕犁和种子,约定收获后把三成粮食上交给官府。

宋青远这才明白过来,揉揉眉心道:“我倒是把这方面给忘了。”

他随口说了一句「这倒不是什么大事」,便看到博彦几人眼巴巴地看向了自己。

宋青远被看得心里直发毛,赶紧招手示意几人跟上。

就像宋青远觉得这不是是什么大问题一样,博彦等人也不明白为什么殿下可以如此轻松。

直到宋青远把人带回了自己殿里,他们才明白:原来有一种能力,叫做「钞能力」。

宋青远指着江铎对博彦说道:“这是我府上的管家,置办农具的钱你们问他拿就行。”

顶着博彦等人因为过于震惊而有些发木的眼神,宋青远看向对方:“有什么问题吗?”

“铁器花费巨大,光城西一片村子就有上百户人家,殿下要不还是算了吧……”博彦勉强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开口。

“我知道,无妨,你但去取就是了。”宋青远不甚在意地摆了摆手。

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宋青远用事实证明:有钱,确实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对于宋青远的败家,江铎已经是驾轻就熟了,他们殿下也确实有这样豪气的资本。

宋青远做的那些事里,光是其中一项就能换来滔天的富贵了,更何况远不止一项。

就现在的财富,也是在宋青远许多事都是贴钱在做的情况下,比如救济院和酒精等。

制作酒精还是很烧钱的,不然江铎恐怕还要再把府库给扩建一次。

“不过,”宋青远想了想,又补充道:“那些农具不能免费发放给百姓,先用租借的方式,等到明年从田里赚到了钱,再用粮食来换。”

宋青远不肯把铁器免费发放给百姓,倒不是因为他小气,主要不想让百姓养成什么事都依靠官府,不愿自己努力的习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