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 玩权谋不如搞基建 - 吃点儿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7章

宋青远在开始规划连接漠北和定远城的官道后,就完全把檐墙上的花纹忘在了脑后。只有偶尔在拿取文书时,视线会不由自主地落在压在一众公文下面一封封信件上。

每次随着邸报送来的都有一封连提的亲笔,墨迹深浅不一,应当是写到一半时有敌情急报,可能下一秒便要披甲上阵,因此只能匆匆放下手中的笔。所以一封信上才会出现几种颜色不同的字迹。

有时若是情况不那么紧急,连提甚至还会在信上留一句「因为××事要去处理一下,等我片刻」这样的话。

上一封信中,副将在河边洗衣服结果被一只大王八咬了一口的故事,连提愣是分了三部分才讲完。

现如今,十三封信件,齐齐整整,一封不少,安静妥帖地躺在最上层的屉柜里。

对于宋青远这样的人来说,有时候放任不管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了。

“殿下您叫我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达兰台在看到宋青远的时候,脸上瞬间闪过片刻的心虚。主要是他那天敷衍了宋青远,生怕宋青远再问起檐墙图腾一事。

这两个人他实在是一个都得罪不起啊!

好在这次宋青远并不是为了那件事而叫他过来,对方好像是早已忘了前几天那件事一般,默不作声地递给达兰台一张图纸。

“这是?”

达兰台一脸疑惑地看向手中的图纸,片刻后,他微微皱眉道:“殿下可是打算修建到南周的官道?”

图上有茯山一带的地形,对于达兰台来说并不难认。而让他疑惑的点在于,这条路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必需品,但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却不少。宋青远现在急着要修这条路,与他之前说过的「打完这一仗漠北要好好休养两年」的话似乎完全相悖。

宋青远却像是早料到达兰台会有这副反应一样,叹了口气道:“你刚刚的话里有一处错误,定远现在已经不是南周的地界了。”

从定远到渠州,现在都是他们漠北的地方。

达兰台有些意外宋青远会这么说,一时间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有些呆呆地点了点头。

“在你看来,这些地方的百姓是什么身份?”宋青远又问道。

“这些中原人……”达兰台下意识开口,还没来得及组织完语言便被宋青远给打断了。

“在你看来他们是中原人,但在我这里,只要他们所处的地方归属于漠北的版图,那他们就是漠北的臣民,与城中的百姓并无不同。”

达兰台本想要反驳,却无奈地发现,宋青远说的好像确实是正确的。就像他们浑恪部落的人一样,在几十年前也并不属于漠北,现在不也在新城中安定下来,以漠北人自居吗?

这样一想,好像称呼他们为「中原人」确实有几分不合适。

宋青远见达兰台低头沉思,也不再说话,他知道达兰台是个聪明人,自会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他知道现在大部分人心里都是和达兰台一样的想法,即使将来赫连泰把通、渠一地都割给漠北,但对于他们来说,那里的百姓仍是与他们不同的“中原人。而中原百姓也不会对「漠北人」这个身份产生什么认同感。

只有宋青远知道,这份认同感有多么重要。若是他们双方都相互不肯接纳,那么通渠一地就永远不会真正属于漠北,甚至将来爆发更大的矛盾也未可知。

而宋青远最开始叮嘱连提一定不能纵容下属伤害平民百姓也便是出于这一点。

南周过了十几年由盛转衰的日子,这几年愈加的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更是让边境的百姓们也过得苦不堪言。

宋青远无意做救世主,但若是让通渠一地的百姓过得更好一点,能加速他们与漠北的融合的话,他也不介意的暂时扮演一下这个角色。

而做到将通渠一地彻底归属漠北,首先便要改变达兰台这些人的观念。

像他这样这样一口一个「中原人」显然是不行的。好在达兰台也迅速明白了宋青远的意思。

他虽不懂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但既然宋青远说让他们把那些人都当成漠北的臣民看待,达兰台就一定照办。

毕竟宋青远的能力是众人都有目共睹的,连他们王上都要听宋青远的吩咐,他达兰台哪里来的自信违拗。

“那殿下修建这条官道,也是为了拉近两地之间的关系?”达兰台一瞬间福至心灵,立马便明白了这条路的用意。

“是。”宋青远一脸「孺子可教也」的神情,又补充道:“而且,通渠一地也产粮食,他们也需要我们的食盐、牛羊肉。”

还有豆油、葡萄干、曲辕犁、肥皂、羊毛布匹……

现在漠北生产的许多东西都是百姓们的生活必需品,有了这样一条官道,百姓间的贸易往来频繁,何愁不能尽快融合。

而他之前考虑过的豆油作坊,现在也可以直接建在在通渠一地。

中原的百姓不像草原人民,有足够的牛羊炼制荤油他们平常极少能见到油星,之前宋青远就考虑过将榨成的豆油卖向南周,但碍于运输困难,只好无奈作罢。

现在若是将豆油作坊建在通渠一地,不仅能让当地的百姓有油脂食用,还能卖向其它地区再赚一笔。

现在就等赫连泰那边与他们议和,将这一片地方都正式划给他们,宋青远就能开始施行自己的计划了。

“那殿下可要现在就开始让人准备修路用的东西?”深知宋青远做事风格的达兰台不由开口道。

“若是漠北王那边顺利的话,赫连泰应当就在这个月便会向我们议和,最迟到下月初,便能开始修路了。”

宋青远估算了一下时间,吩咐达兰台:“你先派人去一趟水泥作坊,让他们这几天便开始往木和部落运水泥吧。”

这样一来,还能省下一来一回运输水泥的十来天时间。

至于其它的工程,反正他们有黑火药这个大杀器,修起路来那更是省时省力。

达兰台领了命令,却不急着走,而是站在原地问道:“殿下还有什么吩咐吗?”

他深知宋青远若是只为了这一件事,断不会让自己专门过来一趟的。

果然,达兰台便看到宋青远看着舆图对自己道:“之前在开辟茶园时,都是负责开山的士兵将领负责工程进度,但等到将来,修路这样的事会更加频繁。若还由将领代管,恐怕也不太合适。”

去年春天,在修建水库等一系列水利设施,还有修建新城时,宋青远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漠北并没有专门掌管此事的官吏,但因为当时是他在负责此事,因此就只临时提拔了几个管事作罢。

而随着漠北的发展,这样的事将来更不会少。但又不可能每次都让宋青远负责。因此,设置一个专门的部门掌管这项业务就显得迫在眉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