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真假矛盾
“我想说我不会犯到你的手里,我又不做违法的事。”
“你们两个是同学吧?你们说话可真逗。”书店工作人员听着他们两个说话越来越大的声音走了过来,说:
“不管学什么,只要你用心,都可以成为人中人的,相信你们都是佼佼者。”
“佼佼者?为什么呀?”赵珊珊本想再说董刚几句,一看工作人员走了过来,而转头问到。
“因为只有上中专的学生或步入社会的人才会来选择自考的书,上高中、上大学的人,是不会来的。
看你们的模样还是学生。”工作人员说:
“大部分等着中专毕业以后能找个工作凑合干的人,是不会选择自考的。
只有你们这些上了中专,而又想努力的人,才会来这里。
想通过自考的方式提高自己学历,增长自己知识的学生,就是佼佼者。”
“谢谢。”董刚问:
“一般第一次参加考试,都会选择考几门呢?”
“二到三门吧,一次最多考四门,当然有选择一次考四门的学生。
我建议你们第一次先考两门,摸清了考试门路,下次再考四门。
即使四门没有全部考过的话,过三门或二门也是不错的嘛。
因为你们现在还在学校,学习时间比较单纯。
等你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想再抽出来时间来学习,就比较困难了。”
“好吧,珊珊,那咱们每人先选两门,我选中文系的,你选法律系的,ok?”
董刚用眼神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后,又对着赵珊珊说了一句,接着扭头看书架上的书。
赵珊珊的火气还没下去,但也不好对着书店的工作人员再说什么,就没有理会董刚,而在心里对自己说:
“法律就法律,如果你中文能学好,我学法律也不比你次。”
两个人刚选好书,正要结账时,听见有人喊他们的名字,扭头一看是王东敏和李方洪走了过来。
“方洪,东敏,你们也来选书了?”赵珊珊问。
“对啊,刚才我去教室自习,看到筱语在看现代文学的书,我看里面的诗词挺好。
这一问才知道我们可以通过自考来学习知识和提升学历,这不就来了吗?”王东敏说:
“方洪是被我拉过来的,我看她在宿舍里面闷闷不乐的,就让她出来陪我散散心。”
“筱语,又是筱语。”赵珊珊在心里念叨。
“是,我是陪着东敏来的,但是我也准备参加自考,姗姗,你选了什么专业?”李方洪问。
“我选了法律,你准备选哪个专业?”赵珊珊有一种直觉:
李方洪不会选择跟龙筱语一样的中文系。
“哦,你选的法律专业,还有什么专业可选?”
“还有心理系和外语系。”赵姗姗说。
“还有中文系。”董刚补充了一句。
“我不稀罕什么中文。”李方洪说:
“我选法律或心理,要不,珊珊,我跟你一样,选法律吧。”
最后,李方洪选择了和赵珊珊一样的法律系,而王东敏选的是和董刚、龙筱语一样的中文系。
四个人一起回学校时,赵珊珊拉着李方洪往前走,说:
“方洪,咱们走快点,回去研究一下咱们将来在什么地方做法官?”
“好啊。”
李方洪表面上和赵珊珊一唱一和的,不过两个人心里的想法却不一样。
赵珊珊是刚才对董刚的气没有出完,又感觉对龙筱语有种亏欠:不该无端嫉妒她。
李方洪是庆幸有一个人选择的专业和龙筱语不一样。
在李方洪看来,只要和龙筱语不一样的人,就是和自己一样的人。
而龙筱语最近没有时间闹小性子,因为自考的临近和社团活动让她在学校里忙的不可开交。
龙筱语和李霞还有曹永刚、董刚一起组办了好几个社团,这些社团都已经进入了一年当中最热闹的开始。
一个周末的上午,龙筱语刚走出教室,被赵珊珊拉住:
“筱语,现在阳春三月,你跟体育社一起爬一次山呗。”
“我的社团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晚上进行,时间倒是不冲突,不过我怕太阳把我晒黑了,不太想去。”龙筱语推辞说。
“那你就是不去呗,我告诉你,你老是组织社团或在教室里看书,这些都是静的运动。
如果动静不能结合的话,小心长胖。”赵珊珊用警示的语气说。
“可是下个月有自学考试啊,我这次报了三门课,你说我不学习,到时候我怎么能考过呀?”龙筱语一脸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