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 成为病弱皇帝的冲喜龙后 - 不爱吃抹茶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49章

赶云

宋燕知道许怀清最近很忙,钦天监频频被召进金銮殿,皇帝的命令经内阁不断下达,就连大臣们都忙的脚不沾地,而这并不是只局限于京城。

一部分有才干年轻力壮的大臣被派到各地,各省都在调粮调兵,一种风雨欲来的架势,就连忙于生计的小老百姓都时不时望天。

按照往年天灾的惯例,今年也会不太平,不是洪涝就是干旱。

总之庄稼没个不受灾的时候,可这怎么办,春耕还在进行,不种就没半点粮食,种了还能保全些。而朝廷的大动作,似乎是更印证了这个猜测,京中流言四起,各个都往不好地方猜测,连战胜的喜悦都蒙上了一层阴霾。

宋燕带的酒性温和,但也架不住许怀清一杯接一杯的喝,然后支个脑袋看着宋燕笑,最后毫不意外趴在小竹院的石桌子上乘着晚风与鸟归山林的鸣叫沉沉睡去。

宋燕面露无奈,嘴角却不自觉上扬,把人抱起来,离了凉寒的石桌,披上了一件薄披风将人送回了皇宫的龙床上。

喝酒消愁确实很有道理,宋燕看着许怀清半途醒来不停往自己怀里拱,然后把他的衣服当成抹布一样将浑身的酒气也沾到他身上时在心里感叹。

等许怀清做完这醉汉行为,这才心满意足似的躺下,卷了被子横着楠\枫睡到了床上。

王福眼观鼻鼻观嘴,立刻就将醒酒汤端上来。

宋燕摩拳擦掌,接过醒酒汤,嘴里唤着陛下,单手将许怀清从床上扒拉到怀里,然后开始喂醒酒汤。

“小没良心的。”宋燕话中带着几分埋怨,但脸上却是乐此不疲,莫了甚至掐了掐他亲手养出的脸颊软肉,然后才将人重新塞进被子里。

做完这些,宋燕吩咐人守着陛下,自己则让王福带路去找钦天监。

现在天都快黑了,将人叫来动作太大扰了陛下浅眠,还不如他直接走一趟方便。他想要问清关于天灾的事,好让他知道该怎么做。

毕竟他神通再大也得了解全面,万不能地方在南,他风风火火跑到了北边,不妥。

说到底他也是百姓的将军,吃的是百姓给的俸禄,虽然他现在什么都在蹭陛下的,也确实有说不出的爽,但抬抬手指能办到的事能让陛下高兴能帮忙的事为什么不做呢?

他不仅要做,还要做的大张旗鼓,好好把金龙的名声扬一扬。

宋燕搓手,临到头竟然还有些兴奋,改变天灾这样的大事还是金龙显灵的好。

毕竟他总共真身出现了四次,不但每一次都被记载上了,还都得到了切实有效的回报。

就连他只跟陛下在一起的那次都因为许怀清回去之后令人记载下皇帝遇龙,都让人深信不疑愈加信服,更别提第一次有龙鳞形状的金子做佐证和剩下两次在那么多人跟前所产生的效果了。

而这些都被大传特传,让不少百姓一并信起了金龙,不说别的,就这纯粹的信仰,都让他吸收灵力快了一倍不止,虽然仍旧杯水车薪,但架不住宋燕高兴啊。

本来他只是想让陛下开心开心,没想到他还能从中得到益处,这不就是天上下金子,白给么。

况且陛下就为了这等小事劳心劳力,自家的雌龙这样,不就显得自己这头龙不中用吗?

所以说什么他都是要插手的,并且还得办得漂漂亮亮他心里才舒服。因为他是龙,本性就如此!

钦天监刚下观星台便迎面碰上了宋燕,心中不由复杂。

星象上说这次来势汹汹的洪涝转机在皇后身上,可他左瞧又瞧,这南方的云都聚了厚厚一层,不知什么时候就倾泄下来了,而皇后纵使再不凡,能击退匈奴也不见得能击退洪涝啊。

虽说事在人为,可也不能强人所难不是。

钦天监都要以为自己学艺不精了,怎么就观出了一线转机。但同时,这冥冥之中的气运又让他不敢大意。

因为陛下就是被皇后冲喜冲活的,当时多么病入膏肓让一众御医束手无策,现在就多么活蹦乱跳让人看不出是个将死之人。

简直就堪称抢命。

而这一切,他保险觉着,约莫是皇后的气运改变的,不然,谁还会有能耐怎么不早跳出来,偏偏皇后一来就好了。

所以面对宋燕,钦天监立即拿出了十二分的谨慎,没有半点轻视态度:“微臣参见皇后。”

宋燕虚虚扶了一下,钦天监还没弯下腰就让人站直了身子。

“不用多礼,进去说。”

钦天监应下,将宋燕和王福领进了大殿内。

进入大殿后宋燕直接便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我想要你所观测出关于今年天灾的东西,越详细越好。”

钦天监闻言一愣,道了一声好,便将人带去了一排排书架处,是类似宫中藏书阁的地方,却比之要小,是放置有关书籍的地方。

其实每年的观测都是一项大工程,从星象龟甲占卜中得到的信息并不能直接用,是需要经过处理想要的消息才会浮出水面,当然其中还不一定准确,有些细杂的不论真假也是要记上。

钦天监将最完备的一本书递给了宋燕:“今年所观测的有关天灾的零碎东西都在上面了。”

宋燕点头接过来后,一目十行开始翻看,他看的并不精细,但却摘出了最精要的,力求用最轻松的龙力来干活。

一本书很快便被翻完了,宋燕心中也渐渐有了成算。

“大人您说,这最先开始的洪涝最早什么发生?”

钦天监沉思,给了最稳妥的答案:“最早半个月后就会有征兆。”他的误差是在十天半个月左右,一般不会差太多。

他宽慰道:“皇后不会忧心,陛下俱已安排妥当,洪涝来袭之前会有官兵组织农户携带家产登到最高处,而救济粮也已调配妥当准备就绪。

甚至于每个村镇还派了两三个大夫与不少药草坐镇,洪涝后的瘟疫也基本会得以抑制。”

听到这,谁能不赞一句陛下高瞻远瞩,但这都是经验所谈,先皇在时陛下还是太子就被派去处理补救天灾,而登基后连续三年都是这样的光景,又怎么能不熟练呢。

今上登基后可以说一丝甜头都没尝,终日泡在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中,堪堪将大行拼凑起来。

如今就是来十场洪涝也不怕,可就是伤庄稼,粮食不够。

钦天监话中既带着骄傲又带着隐忧。

宋燕将书还回去,忍不住宽慰:“我自然能放宽心,大人也不用这么破釜沉舟,万一洪涝临到头转了方向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