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孩子们去首都 - 重生六零:做个低调的富婆/她带着顶级空间去六零,不挨饿! - 风往东吹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08章 孩子们去首都

1977年8月4日,一场决定高考命运的会议在首都召开,邀请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会议主要讨论我们接下来科学与教育工作。

8月6日下午,会议讨论的重点转移到高校招生这个热点问题,在此之前,教育部以“来不及改变”为由,决定仍然维持之前推荐上大学的办法,并刚刚将方案送出上报中央。

不过领导还是讨论恢复高考事项,鼓励大家踊跃发言,但这运动刚结束,有不少人都是直接从乡下赶过来参加的会议,大多数都不敢多言,都觉得该恢复高考,可没有人敢第一个提。

只有查全性最先说道:“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前新生的质量没有保证,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不高,而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大学不是没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现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如果我们改进招生制度,每年从600多万高中毕业生和大量的知识青年、青年工人、农民中招收20多万合格的大学生是完全可能的。现行招生制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没人才,一些热爱科学、热爱文化、有前途的青年选不上来,一些不想读书、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反而占据了招生名额。”

有一个人说了,大家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开始七嘴八舌地补充着他的发言,揭露这种推荐制办法的弊病,每个人的心情也是越说越激动,恨不得把这10年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一次性说完。

既然大家都主张立即恢复高考,建议如果时间来不及可推迟当年招生时间,可这次会议并没有确定下来就能恢复高考,因为当时上大学的标准还是按照1971年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上通过的《纪要》,并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国的,“推荐上大学”这种招生办法就成了金科玉律。其实就算是大部分与会代表都不支持这个《纪要》,但没人敢站出来打破这块坚冰。

颜冉是这几天实时的听会议说什么,搞得自己比教育部长还忙呢!

“你这会议参加的怎么样了?”

“别提了,虽然大家都支持恢复高考,可是要打破这个推荐上大学谈何容易啊!主席他老人家说的话,谁敢说错了啊!所以我看还得再争论一番,不过这恢复高考肯定是没问题的,对了,你们团有愿意学习的吗?”

“当然有了,不过我看到时候还是要请你给补习呢!他们很多人本来成绩就一般,而且当时老师几乎是不管的状态,他们的高中文凭都是有水分的。”

颜冉自己已经复习的差不多了,只要他们愿意学自己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当然可以啊!我也希望部队里能多出点人才。”

最近在首都召开的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刚结束没几天,婆婆就打来了电话,“小冉,我跟你说个好消息,不过你千万别跟别人说,最近首都这边在开会,上面都说这次应该会恢复高考了,就算是今年不考,估计明年也会考的,你不是一直想考大学吗?我这边已经给你买了全套的复习资料,已经寄过去了。”

“好,谢谢妈!”

“这有什么,对了,复习的时候估计也没时间照顾孩子,要不把三个孩子送我这边来吧!这样你也能专心复习。”

本来颜冉还挺感动的,没想到这是在后面等着自己呢!“妈,我不忙的,我和志煊早就商量好了,我要是考大学也会考首都的,到时候三个孩子肯定要妈你照顾的。”

“那感情好啊!你一定好好复习,争取考到首都来,对了,你还是来首都考试吧!这样录取的可能更大些一些。”

“妈,这事儿还没确定呢!我们到时候再说吧!我也和志煊商量一下。”

“这有什么好商量的,你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带着三个孩子都过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考试了。”

姜珂恨不得颜冉现在就把孩子给送过去,颜冉是好说歹说她才同意等考试时间确定了再说。

“妈那边今天打电话了,也是说上面有要恢复高考的意思,还给我寄了复习资料,我觉得你是不是也可以给那些准备考试的人透露一下。”

“还是不要了吧!毕竟还没有正式的通知,我们又不能保证他们不会传出去,还是再等等吧!反正我和他们说了今年有推荐读军校的名额,要考文化课,他们如果真想去上军校的,肯定会好好看书的。”严志煊觉得还是不要提恢复高考的事情吧!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这样说倒也不错!对了,妈说好像小军那一批留学的学生中有准备回国的,她问我想不想让小军回来,毕竟回来说不定也能考大学。”姜珂除了告诉颜冉可能会恢复高考还有就是弟弟留学那边的事情,颜冉就是有通天的本领也不能实时的知道所有人的事情,高山就在外交部,外交部有关于留学生有什么新政策或者动向,他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姜珂。

“那你是怎么打算的?想让小军回来吗?”

“他已经申请了大学,这个时候回来就太可惜了,这个时间还是不要让他回来了等他读一个学位回来也不枉这出国几年。”颜冉当然不可能让弟弟这个时候回来了,现在选择回来,就算是在国内读完大学估计还是要送他出国的,很快就改革开放了,现在回来那不是耽误功夫么!

“说的也是,这一去就是三年了,现在回来确实是有点可惜了。”

……

颜冉也一直关注着恢复高考的事情,1977年8月13日到9月25日,教育部再次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总算是决定了恢复高考,只是具体的时间还没有出来。

颜冉也一直关注着恢复高考的事情,这个会议可是第一手资料,当然要去现场偷听一下,严志煊回来看到颜冉这么高兴就知道恢复高考的事情有了最终结果。

“确定时间了?瞧你高兴的。”

“现在还在准备工作阶段,不过我记得好像是12月份吧!不过公布时间好像是在10月下旬吧!很多人知道高考消息的时候其实只有40多天的复习时间了,不过这次考试参加的人很多,不过录取率很低,我之前看到过这个报道,好像报考人数570万之多,但好像最后只录取了二十多万吧!这次才真是过独木桥。”

颜冉现在是完全不担心自己了,主要是想之后如何帮助严志煊部队的人复习考试。

严志煊看录取这么低,虽然相信颜冉的能力,不过还是觉得颜冉还是回首都考试比较保险,“这么低啊!我觉得你到时候还是回首都考试吧!这样更保险一点。”

颜冉觉得自己在哪里自己肯定都没有问题,虽然自己没看过当年的试题,但是自己毕竟是经过现代社会3年高中磨练的,而且现在的题目单独对自己都是小菜一碟,”不用吧!我在这边考还能帮你们团里的人呢!“

“在首都报名,这些到时候妈去帮你办就好了,你快考试的时候再回去就好了,耽误不了。”

“那孩子们怎么办?”

“等考完试,我再送他们过去,已经开了两次会了,这恢复高考的消息其实已经不算什么密码了,我明天就和师长说这件事,我们也该行动起来了,后面的事情可能要辛苦你了,你最近几天开车多出去几趟,回头把书假装拉回来,不然没办法解释着突然多出来的书。”

按照严志煊的办法也没问题,“我这边是没问题,只是师长会相信吗?”

“你放心吧!他会相信的,你就安心准备吧!”

“行,都听你安排!”

第二天,颜冉以为会是婆婆打过来,没想到会是公公打过来的,“小冉啊!”

“爸爸,我还以为是妈打的呢!”

严楚武是不同意妻子这样做,不过想想这样做也不错,还能帮孩子分担一点,“是这样的,这边已经基本确定了,应该是12月份考试,我和你妈妈商量好了,为了不耽误你复习,你妈妈昨天已经买车票去你们那边,先把他们三个接回来,你让志煊去接一下。”

“好的,爸!”颜冉知道肯定是公婆怕自己不同意他们把孩子接走,所以才来了这招先斩后奏,自己是同意也得同意,根本不给自己拒绝的机会。

挂上电话,颜冉就把三个孩子叫了过来,既然婆婆是非把人接走不可,自己只能多敲定一下了。

“你们奶奶子在来的路上,准备把你们接首都住一段时间。”

元硕是三个孩子中最大的,已经懂事了,这无缘无故地去首都,“妈妈,我们家是出事了吗?”

元姐儿听到哥哥说自己家可能会出事,立马抱住妈妈,“妈妈,我不想和你和爸爸分开。”

“我也不想,妈妈。”双胞胎难得意见一致。

“好了,咱们家好好的,因为最近要恢复高考了,奶奶为了让妈妈能安心复习参加考试,准备接你们去首都去住,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妈妈已经和爸爸商量好了,到时候妈妈会考首都的大学,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们一家以后都会在首都了。”

“那爸爸呢!爸爸也会去首都吗?”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关键时候还真是只有元姐儿这个小棉袄记得自己的爸爸!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家严志煊最宠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