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鱼肚头汤 ◇ - 古代药膳手札 - 朽月十五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古代药膳手札 >

第33章 鱼肚头汤 ◇

◎求医上门◎

晏桑枝不知他心中所想,垂头在写他的病案时,刚落笔就停住了,她才想起来自己还不知道谢行安这三个字怎么写。

干脆把医案推过去,又将笔给他,说道:“还不知郎君名字如何写,只能劳烦你在这上头写一个。”

他执笔,于医案最上头写下神韵超逸的谢行安三字,将笔还给她后,说起自己名字的意思。

“这名字其实取得很简单,行之即安。”

“寓意不错,平安康健比什么都好。”

晏桑枝回他,把话给带回到这病症上来,捏捏自己的手指,有点犹疑,“病是好治的,不过你吃山药和胡麻吗?”

“只有这两个吗?”

谢行安的嘴巴其实很挑,他有很多不喜欢吃的东西。

“倒也不是,对症的药膳还挺多的,你要不选一个,小米鸡蛋粥、芡实莲子鱼头汤、鱼肚头汤、鲳鱼心肝汤、莲子粥、葱枣汤、宁志膏――”

一气报了十几个对症的药膳,才停下来听他怎么选。

谢行安对这些既没有很喜欢也没有很讨厌,他摸着自己的腕骨,又说道:“那每日来一样?”

“虽说不偏食,但最好每种吃上两到三次再换。要不我给你写下来,你看看先吃什么?”

她边写边说,说完抬起头用眼神询问。

“行。”

等拿过写好的那张纸后,他忍不住短促地笑了声,晏桑枝的字一点都不潦草,反而一笔一划写的很正,像他家里刚会写字不久的侄子。

“先吃鱼肚头汤吧。”

他的声音里还带着明显的笑意。

晏桑枝听到这笑也没反应,默默写下。不过与他也有点熟了,有些话便直接开口,“我初时还以为你是哪家的贵公子,不苟言笑。现在,”

“现在如何?”

“挺爱笑的。”

谢行安眼眸低垂,“你也跟我初次见你时不一样,你才算真正的不苟言笑。”

“确实有点。”

她也没反驳,许久没有笑过。她现在也确实不太会笑了,总觉得牵扯起来两颊僵硬。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有时候屋子里寂静下来,也不觉得难熬,反倒是让人放松。

晏桑枝将背靠向椅背,外头就传来齐姑的大嗓门,“阿栀,你快来看看我家小虎这身板。”

她面上喜气洋洋的,走路时腰板都直了不少,说话上扬,才刚踏进门板,就抓着小虎的衣衫进来。

面上的笑在看见谢行安时稍微落下,心里赞叹这后生长得好,又笑道:“阿栀,你这起早就有人来瞧病了。”

暗自打量着两个人。

“他来得早,已经看好了,”晏桑枝解释道,“让小虎坐到旁边的凳上吧。”

谢行安被齐姑的眼神看得毛毛的,干脆起身站到一旁去,打量着后面的药柜。

“阿栀,你瞧我家小虎是不是瘦了许多,”齐姑说到这上头也无暇再去关心别的,拉开小虎身上的衣裳给晏桑枝看,松松垮垮,一扯能扯出一大截的空来。

这是第一次小虎过来时穿的衣裳,当时坐下来紧绷连肚子上的肉都是两三节的。现在脸色红润不少,还发油冒出小疙瘩的地方也将近消下去了,脸上肉消了不少,与第一次来时简直判若两人。

“确实清减了不少,不管是气色还是脉象比第一次来时好上不少,再坚持多走几个月,就跟平常小孩差不多了。不过齐姑,这清减下来也别吃太多东西,还是要多走才成。”

晏桑枝把完脉后,将这次的脉象给记下来,又叮嘱齐姑。小虎听得这话,本来还以为减了这么老些肉能吃顿好的了,结果还是要减,哭丧着脸一句话都不肯说。

齐姑拍了他一掌,让他把背给挺直,回头则满脸都是笑,“我知道,会好好看着这小子的,不会叫他再胖回去的。”

她将身子凑近,声音放轻了些,表情夸张,“阿栀,穆家你知道的吧?”

“哪个穆家?”

晏桑枝正在装柿叶茶,仔细回想也想不起来,穆家到底是谁家。

齐姑一拍大腿,啧了声,“就是他家有个胖闺女的那家呀。”

她不止说,手上还比划,“腰身比我还粗的,但她不常出门,你不晓得也有可能。”

“胖闺女?”晏桑枝努力回想,终于想起一个模糊的影子,“可我记得没有哪个胖的呀。”

齐姑露出一副这你就不知道的表情了,她挑挑眉毛,压低声音,“我听说是之前体弱,后来他家给找了个方子,结果补过头了。现下想清减都难。”

她呀了声,“瞧我又说哪里去了,我想与你说的是,我昨日带小虎走那过的时候她家娘把我给拦住了,还问小虎瘦了这般多,是找谁瞧的。

我看她倒比前两年憔悴不少,为着这事四处跑,也是可怜见的。我便把你开医馆的事跟她说了,能不能治再说,权当给她个念想。”

都是家里有孩子的,她自然热心了些。

末了还补一句,“阿栀,你能瞧就帮她看看,小娘子也有十六七了,差不多与你一般大。以前家里也是媒人进出,现下婚嫁全给耽误了。”

说到这她又瞧了一眼晏桑枝,

心里叹息,这丫头也十七了,今年便可出孝,婚事还没着落。她原本还有点旁的想法,不过瞧到谢行安后,虽则知道两人清清白白,却还是把话给咽回了肚子里。

“齐姑我知道了,要是她们上门来看,能瞧的我肯定都会给她瞧好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