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 病秧子(9-4) - 土地公不背锅 - 穆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土地公不背锅 >

第一二章 病秧子(9-4)

在这一套工程完成之前,傅夏南自己也没有把握可以成功,反倒是穿越男主弄明白了傅夏南的构思以后,不但大力支持,还非常肯定他一定可以达成心目中的效果。

傅夏南自然是晓得他是因为有后世的知识可以作为借鉴,但在其他人眼中,就是长房兄弟齐心的模样了。连大公子都不知道成不成,二公子就开始无脑吹,这不是兄弟齐心是什么呢?连带着侯夫人对俞士恂的脸色都慈祥许多。

侯府最高也不过就是二层,会需要三层高的水塔是担心水管铺设太长导致水压不够。但因为水塔显眼,所以整个京城都知道了,自然也同时惊动了皇帝。

皇帝因为好奇特别召见了荣安侯。荣安侯在御前流着冷汗奏对时,他的两个儿子却正凑在一起研究抽水马桶的可行性以及排水系统的完善方法。

毕竟洗洗手接接水那没什么了不起,真正难以规划的向来都是污水问题。如果真的有了抽水马桶,那水要怎么引,污水要怎么排才能自成循环毫无后患呢?

污水如果集中起来,是不是可以做出污水池沤肥?沤肥自古就有,现在农家都是用茅坑搜集沤肥,但如果改用马桶,那一定能够干净整齐许多,也能彻底解决许多健康问题。

面对皇帝的质询,荣安侯可说是一问三不知,他根本不晓得大儿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水塔,也不知道防水胶是什么时候弄出来的。对水塔的效用他只觉得很方便,然后就没了。

皇帝面对这样的老实人有点无奈。最后没办法了,干脆直接摆驾侯府,别人说得再多,都比不上自己亲眼一见。

皇帝亲临对整个京城都是大事。大家对荣安侯府的水塔都有耳闻,但后来知道不过是个取水的东西以后,也没了兴致。的确听起来挺方便的,但那些贵人又用不着自己打水,方不方便的对他们其实没有差别阿。

但皇帝本人经见得多了,立刻看出来这种取水系统其实重要的不是引水,而是储水。其实这跟水库的概念相似,只是水库大坝做起来劳民伤财,但这种每家每户都能使用的水塔完全可以在突发旱灾时拯救一村性命。

就算不能每家每户都有,也能每村两三个,而且毛竹水管跟防水胶的出现其实保证的是平民百姓的性命。现在是因为在京城,所以水塔里头的水只能靠着人力装满,但如果是靠山一点的地方,只要能够直接从水源引水到储水塔,连人力调配都能省。

皇帝细细的询问了防水胶跟水塔的整体概念,傅夏南则拉着俞士恂顺便把抽水马桶、沤肥、污水池,结合城市下水道的构想给说了。

倘若这个构想真的成功,上下水规划就会更加全面,并且这对调节水量也很好。

皇帝要走了傅夏南跟俞士恂两人规划的所有图纸,打算去让工部的资深官员们细细规划。俞家老二所说的自动冲水马桶其实也不是不能做,皇帝听过一耳朵,利用水的高低差似乎就能做到差不多的效果。

如果这东西真的可行,以后浴厕都能跟室内连在一起,普通人家起夜也不用冒着掉坑的风险了。

傅夏南跟俞士恂对于皇帝收走他们的劳动成果并无异议,对他们来说,这种东西想要做好,凭着他们俩位半调子是不行的,他们都见过真正方便是什么样子,所以也没有敝帚自珍的想法。

没想到就是这样不争功的态度引起了皇帝的欣赏,其实皇帝怎么会白抢小年轻的功劳?他难道缺东西赏吗?之所以只字不提,不过是想看看这两个年轻人的性格。没想到这两个小年轻跟荣安侯一样的老实?

皇帝暗暗摇头,荣安侯一脉如果一直都这样,哪天被人拆吃入腹了都还不晓得为什么呢?

于是他大笔一挥,将傅夏南与俞士恂两人扔去了工部当主事。虽说不过是正六品,但却是实职,勋贵之家有这种起点,已经是非常非常高了。

荣安侯很高兴,自家两儿子弄个水塔就被皇帝看上了,而且还商量着完善那什么……系统?

与此同时,整个京城也开始流行搭建水塔,高门府邸会一家弄一个,但普通民众也没被落下,皇帝下令每个水井的上方都要搭建一个水塔,凡是当地男丁都要排好时间去操作辘轳,轮流将自己家里所属的水塔给装满。

作为回报,每家每户都通了水管。按照屋子大小可以分配出水台有几套。

水管的材料是经过处理的竹子跟防水胶。这两样的取材都方便便宜,维修更是简单,虽说不如后世的水管坚固耐用,但在眼下的状况也足够好了。

慢慢的,整个京城出现了厕所。平常百姓还是好几户共用一间公共厕所,只是公共厕所里头会有好几个小间,每间一个马桶,干干净净的,还分男女,门口还有净手的地方。

里面的污水则会顺着专门的管道流到京郊的污水池,那里就有专门的人制作沤肥,然后调配好比例便宜将肥料卖给农家。以往倒夜香的因为不需要运送粪水了,就改为管理跟清洗公厕。

平常百姓使用公共厕所,高门大户就能实现每个院子一间厕所甚至一间浴池了。就是下人也有专门的公用厕所,一时间整个城市的味道都清新不少。

其实到后面以后傅夏南几乎没有插手过后面的规划了,都是俞士恂跟着工部的那些人弄的。傅夏南现在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到水泥。

上下水方便,如果有了水泥以后整个人民的生活面貌该会有多大的改变?水泥的特性方便,最重要的就是可以修路,成本还便宜。穷人家用土胚搭房子,有了水泥以后,砖瓦房说不定成本都能降一降。

水泥的原材料也不复杂,以石灰石、粘土、铁矿粉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混合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经1450度左右的温度锻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和石膏按比例混合磨细而成。

古代因为工艺跟环境的关系,制作方法一定是要有所更动,但这不妨碍傅夏南研究阿!于是俞家两兄弟进了工部以后,开始各司其职,发光发热的消息又再度传遍了京城。

别的人也就看看热闹,对于用不着亲自出门打水的出水台只有称赞的份,但身为俞士恂的未婚妻,安雅若就有点不是滋味了。

上辈子的俞士惟士什么模样?那就是一个废物,出门多走两步就会躺倒的病秧子,连跟妻子圆房的能力都没有,所有的光环都是俞士恂的。俞士恂花心风流没心机,但是跟着他的人都能得着好,所以他周围总是围绕了数不清的人,连皇帝都喜欢他。

更别说后来俞士恂成了世子,那真是所有的光华都集中在他身上。

安雅若知道,其实俞家的二房也不是那么安份,但因为皇帝心有偏向,二房再怎么想也不敢多蹦达。好在俞士恂赚得钱多,根本也不介意多养一家人。况且俞士恂本身跟俞士慎感情也不错。

可是现在俞士惟的身体似乎真的好了许多,竟然还折腾出了个自动出水台。俞士惟的本事她还能不知道吗?这种奇思妙想,那只能是俞士恂想出来的。毕竟俞士惟是嫡长子,迫切需要一些功绩证明自己,侯府要求俞士恂把功劳让出来一点也不奇怪。

安雅若觉得吃亏,现在俞士恂可是她的未婚夫。

俞士惟已经得了世子之位,凭什么还要去抢俞士恂的功劳?要知道俞士恂现在所得到的荣光,将来都有她的一份!

可是身为一个未婚妻,她又能说什么呢?还没进门就撺掇着人家兄弟失和,想也知道侯夫人一定会剥了她的皮。

最后她只能不甘心的希望婚期快一点到。俞士恂这个人天真烂漫,但对身边女人的话总是愿意听一听。现在俞士惟十七,俞士恂十五,安雅若也十五。其实还是稍微小了,而且俞士惟没定亲的话,俞士恂大概是没办法先成亲的。

安雅若想到这里,又忍不住抱怨俞士惟,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要拖着弟弟的亲事?既然身体好了,竟然还不肯定亲!

傅夏南并没有不想定亲,这个身分不成亲会闹出多大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况且原主唯一的执念就是希望自己亲娘开心一点,傅夏南也不想顶着人家儿子的身体去伤人家的心。

只是现在俞士惟的婚事真的不太容易。

身分够高,好像也有点功绩,但生了十几年病这一点真的很让人却步。本来如果肯降低一点要求也不是找不着人,但家里庶弟的妻子是中书侍郎的嫡长女,那他的妻子无论如何不能比这个还要低吧?

再往上就得是三品以上高官的嫡女,这种人家的女儿皇妃也做得,就算要嫁给侯府世子,又何必选个病弱的?京里又不是只有一家侯府,除了几家侯府以外,那还有国公府、郡王府、亲王府呢?

况且侯夫人又想选个人品好、温柔会照顾人的……反正左看右看不满意,这人选可不就是老大难?

傅夏南自己也不急,如果不是不想要出格,其实不娶亲也没关系的。

水泥的研发就没有防水胶的运气那么好了,中间遇到不少困难,后来傅夏南灵机一动,干脆把关键难题交给俞士恂,没想到就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解决了。

这种运气……傅夏南不服不行。

如果说出水台跟抽水马桶还只能算是精巧玩意儿的话,水泥就是利国利民的重大发明了,俞家两兄弟在这中间的贡献不言可喻。

皇帝非常大方的下旨,未来荣安侯传到俞士惟时可以升一级承爵,为荣安公,顺便派送了一个“民安伯”的爵位给俞士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