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下雨 - 娇纵哥儿的忠犬仆从 - 秃了猫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7章 下雨

吃过饭后,凉意袭来突然变天。

原本朗朗晴空一下子乌云密布,山风更是呼扯得吓人,片刻沙飞走石,屋顶瓦片上一阵噼里啪啦――雨脚跳响得厉害。

吓得院子里的小黑汪汪直对乌云叫唤,被苏凌吆喝了一声才夹着尾巴躲进了屋檐下。

夏末暴雨还是气势汹汹,说来就来。

两人赶紧把小水塘里的鸡鸭捉回笼子,收了晾晒的衣服。

下雨天对于两人日常没有一点影响,苏刈还是倒腾竹子,按照编竹篓的经验做个簸箕。

一般人做篾匠学徒从具体的砍竹、裁竹、开筒、剖度逐步学起,两到三年才初具成效。

只有剖篾功夫过关,师傅才会教徒弟学习简单的编织。

苏刈有刨得一手好刨花的木匠基础在,对剖蔑剖条也都摸索得极快。

但编出来得东西目前也只能说结实可用。

簸箕纹路条理不整,与严谨精致毫不沾边,像是刚学包饺子还手笨的人,大个大角的,但好在初学能用。

苏凌则是捣鼓一些晒干的药材,做在案前用铡刀切断后用铜钵药杵捣碎磨粉。

等雨小了点后,苏凌撑着伞带着买的布料,打算去二姑家学习手艺。

苏凌刚从房里拿出布料包裹,苏刈就从竹篾中抬头看了过来,苏凌道:“我去二姑家,你就乖乖自己待着。”

……

苏刈闻言低头,继续摆弄自己手里的竹篾,剖条将表面毛刺磨光滑。

见苏凌撑伞踏进雨中,他又抬头道:“下雨山路滑,注意点。”

“知道了。”

苏凌应声后就混着昏暗雨线走出院子。

他才不要苏刈跟着去呢。

他除了对药材医术有点耐心,学其他东西只到皮毛就心浮气躁,尤其是女红刺绣缝衣服。

到时候二姑教几遍他还学不会,岂不是显得他很笨。

如果苏刈在旁边看着,估摸着没看两遍还要上手试试,到时候二姑肯定一脸揶揄打趣。

想想就丢脸臊得慌,绝不能让苏刈去。

苏凌到二姑家的时候,二姑正在门口纳鞋底,想来从入秋开始就得准备过冬的衣物了。

他也没空手去,带了一包能杀死老鼠的药。

二姑看了眼苏凌带来的布料,就知道是上等好料子。

她脚下有一个簸箕,里面全是提前准备好的破旧布料和衣服,倒是可以先拿来给苏凌练手,看看缝得到底如何。

结果让二姑对苏凌那双“巧手”看了又看――没多没少正好五根,缝出来的结果真是出乎意料。

苏凌缝得像蚯蚓一样扭曲,丝毫不懂得收针脚全大剌剌得缠来缠去,二姑看得直叹气。

平日的机灵劲儿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此时呆头呆脑笨手笨脚的捏着绣花针,她都替那白嫩手指担心,迟早戳几针见血的。

二姑看笑了,“活该你少爷命啊。”

苏凌嘟嘟嘴,“不就是学得慢点,二姑就只知道挖苦我。”

“你这手艺差得远了,慢慢练吧,反正还得热一个多月,也不着急穿。”

“或者二姑替你缝也行。”

苏凌道,“不要,我缝得再丑刈哥也不会嫌弃。”

但是浪费料子啊――苏凌郁闷,只得低头认真捏着针戳洞。

眉头拧巴,不知道是和自己手指较劲还是和手里的针线较劲儿。

二姑捂嘴笑道,“凌哥儿这眉毛可比龙滩河还要弯弯拐拐。”

“还没成亲呢,就这么体己为男人着想。”

见苏凌脸带急色,上红了脸,二姑才呼呼笑着转了话题。

“我上次看苏刈会木匠,我们村里到有一户木匠师傅,据说很厉害。”

二姑压低声音凑近道:“我上次是无意间听我爹和村长悄悄说起的,村里人都不知道。”

对于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情,总能勾起人好奇。

苏凌也不例外,也低声道:“怎么厉害?”

“姓蔡,村里人叫蔡老头,据说十几岁就出山闯荡了,到前两年才落叶归根。”

“听说他见过皇帝,还当个什么大官。”

不过对于这一点,二姑和苏凌都是不信的。

不像铁匠要求技艺高、打铁原料贵,做出的铁器一般人家也买不起;

相比较木材遍山都是,用木头做的家具家当就很受普通百姓欢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