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 九零对照组女配崛起了 - 葱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2章

大夏天,阳光白亮亮的,晒得人满头是汗头昏眼花。

唐国强兄弟俩对视一眼,都觉得是不是天气太热,他们给晒出了幻觉,不然侄女说的话,他俩怎么听不懂呢?

“咱们村子依山傍水,既有山地也有平原,总体的林地耕地面积不小,但有些田地打理得很毛糙,我猜,是因为村里很多壮劳力出门打工或者做小生意了,田地都是老人在打理,对不对?”唐粒问。

“可不是,甭管是去深市打工的,还是去沪市做早点的,一年都能挣不少钱,他们不在乎田地里那些出项,老人孩子有点大米蔬菜吃就得了。”唐国强说。

“要不是你婶子一心指望孩子考大学,要我说,现在这年头,出去干点啥不比土里刨食挣得多。”唐国成话语间难掩艳羡。

“土里刨食未必就挣不来钱。”唐粒笑道。

接着她就把自己的设想说了一下,把村里愿意出借的土地都租下来,山上种果树,树下养鸡,鸡粪做肥料,地里种蔬菜瓜果,形成循环型的绿色生态农业。

唐粒从包里掏出几张报纸:“你们看,这是珠三角的桑基鱼塘种养殖模式,这是南边正在进行试验的猪沼果生态模式,这是北方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而咱们要结合自身优势,走一条林下鸡地上果的新模式。”

“果树下面养鸡,倒是可行。”唐国强犹豫了下,接过报纸,“可这该多少钱呐?”

唐国成也接过一张报纸:“地倒是应该不少人愿意租,且不说咱没这么多钱去租地,就是租下来,我一个人也种不下来呀,可要花钱雇人种的话,也划不来呀。”

祁振靠在树下慢悠悠地吃西瓜呢,闻言插了一句:“肯定要引进设备搞机械化,条件成熟还可以挖沼气池,能源和肥料问题一起解决。至于人工,种植和采摘的时候集中雇一批就行了。”

还要引进设备,搞机械化,还要挖什么找什么池的,这听起来可都是钱呐。

“这得花多少钱呐,能挣回来吗?”唐国强还是最关心钱的问题。

于向文哧啦哧啦啃完一块瓜,一甩手把瓜皮扔田垄上,边拿手绢抹嘴边说:“钱就不是您该操心的事,小糖粒今天撺掇我俩过来,不就是为了让我跟祁振投钱嘛,放心吧,投,我俩肯定投!”

祁振看他一眼,忽然指指地里:“于向文,看那里,是不是有个特好的西瓜?”

“啊,哪里?”于向文扭头看了两眼,下意识往前走了两步,“哪儿有特好的西――”

好嘛,一句话没说完,脚底下一滑,他就载进瓜田里去了。

他踩着自己扔的西瓜皮了。

“祁振,你他妈的是不是有病?”于向文狼狈地在瓜田里挣扎,“你甭想我搀你回去我跟你说!”

“随地乱扔垃圾,这就叫自食恶果。”祁振笑呵呵地,把瓜皮跟唐家兄弟俩的瓜皮放一起了。

西瓜皮是可以吃的,哪怕不吃,也是喂猪的好东西,哪能随地乱扔呢。

当然,要于向文不作死地喊什么小糖粒,祁振顶多喊他把西瓜皮捡回来。

“没错,钱不用你们考虑。二叔,三叔,我只问,要让你俩养鸡,种果树种蔬菜,当然,咱们要种肯定不是种普通的果蔬,水果要种杨梅、草莓、火龙果,蔬菜嘛,番茄、芦笋、西蓝花。总之,别的不用管,你们只管把鸡养好,把东西种好,出钱,销售,都是我们的事情。我给你们每家五个点的股份,你们要有钱,投钱的股份另算,怎么样?”唐粒说。

“要说只管养鸡,那我肯定没问题,几十只是养,几百只,那就是多费点功夫人力嘛。”唐国强首先说。

唐国成倒是有些犹豫:“种地我肯定没问题,只是你说的这几个东西,我不熟悉……”杨梅本地倒有人种,可草莓,火龙果,唐国成见都没见过。

“放心,全国各地,哪儿有这些东西的,我都打听好了,包括报纸上登的搞生态种养殖模式的农场地址,我也都打听好了,只要你们同意,我会出钱先让你们去各个农场学习几个月的。”唐粒说。

养个鸡,种个地而已,居然还要去学习,而且一学就要学几个月?

唐国强兄弟俩都惊呆了。

不过想想报纸上搞生态农场致富的那些人,再想想唐粒许诺的五个点的股份,兄弟俩又隐隐觉得,这辈子怕再碰不上这样的发财机会了!

尤其是唐国强,他之前养鸡,也曾想过要能养个几百只,上千只,乃至上万只,他就发财了。可鸡苗,饲料,人工,哪哪都要钱,老实说,他空有想法,他没办法实施呀。

现在大展宏图的机会就在眼前,他甚至不用承担什么风险,那还犹豫什么,干呐!

“干,老三,咱们干了!”唐国强拍拍唐国成的肩膀,“没准明年咱们就能自己买上电视机了呢!”

“行,咱干!”唐国成笑道,“我听说城里人还买冰箱,大夏天的,西瓜往里一放,拿出来就跟冰棍似的,那多爽快!”

就这样,西瓜地的田垄边,糖果缤纷种养殖基地,就算开始起航啦!

于向文这厮,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口嫌体正,虽说嘴上恨不得损死祁振,可行为上却处处维护祁振,跟祁振穿一条裤子。

这不,回去的时候,他开着车,直接就把唐粒跟祁振一起扔在了住院部楼下,借口是他妈给他打了无数个传呼,喊他赶紧回家,他估摸着家里有急事,只能劳烦唐粒先照顾一下祁振。

没错,他腰带上别着个时下最流行的传呼机呢,而据他自己所说,他订的大哥大下个月就到货了,到时候□□镜一戴,砖头似的大哥大一扛,他就是安县大街上最靓的那个仔。

唐粒才不信他的鬼话,他那传呼机,这一整天就跟哑巴了似的,压根没听它响过。不过她正好还有事跟祁振说呢,只当没瞧见于向文跟祁振挤眉弄眼了。

住院部一楼就有轮椅,唐粒倒不用搀个一米八多的大男人上楼,只用帮着推轮椅就行,甚至轮椅,其实祁振自己也能推着走。

“那台电视机多少钱?”唐粒问。

“你就非得跟我算这么清楚?”祁振叹了口气,他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这辈子怕是捂不热唐粒这颗铁石心肠了。

真是奇了怪了,为什么上辈子她那么主动,这辈子却对他爱理不理的,难道真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唐粒就爱他上辈子吃喝玩乐纨绔公子哥那种调调?

“你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唐粒说,“你办那个文化用品公司没跟你爸妈要钱吧,钱都投公司里了,要投资我们种养殖基地的话,没准还得去银行贷款了吧?”

公子哥儿嘛,哪怕改邪归正搞创业了,可傲气还是在的,唐粒估摸着,他办公司铁定不会跟他爹妈要钱。他是祁家的独苗苗嘛,他祖父母去世的时候,给他留了个省城的大宅子,还有一些存款,唐粒估计他就是用这笔钱办的公司。

他那公司效益再好,资金也没那么容易回笼,何况,办过企业的都知道,流动资金永远嫌不够的。

祁振扭头看了唐粒一眼,笑着调侃:“我怎么突然觉得,你也不是那么的铁石心肠呢,不过,唐粒同志,你是怎么做到对我的资金状况这么了解的,我公司里的财务不会是你安插进去的卧底吧?”

唐粒被他问得一愣。

对呀,她怎么知道他是祁家的独苗苗,怎么知道他祖父母去世的时候给他留了宅子和存款,这些信息,原书里提到过吗?

没有的,原书里并没有这些信息。

在原书里,原主也好,祁振也好,都只是主角平步青云的人生中,灰暗的对照组,下场凄凉的炮灰,书里甚至都没有交代,原主死后祁振的结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