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安县纺织制衣厂成立以后,唐粒带着人又跑了几趟吴县,在钱主任的牵线搭桥下,跟几个外商签成了几笔订单,加上爱德华那边追加的订单,现在整个订货数量,纺织制衣厂哪怕加足了马力生产,也至少需要生产十个月。
这也就意味着,至少明年过年前,厂子都不需要担心订单的问题了。
别说厂里的职工觉得惊讶,就是厂里几个领导都觉得不可思议。
生产出来的布娃娃,他们也看过,穿着黑色斗篷戴着尖顶帽子的老太太,穿着白色罩衣的鬼,龇牙咧嘴的南瓜,总之,奇形怪状,瞧着还挺丑的。
就这东西,老外居然愿意花那么多钱来买?
要不是实打实的,一笔笔的货款进来,他们都不敢相信。这些老外,怎么眼光就这么奇怪呢?
不过领袖说了,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都是好猫。
同理,不管好看的娃娃,难看的娃娃,能卖钱的娃娃都是好娃娃。何况这些娃娃,卖的还是美金呢!
就因为安县纺织制衣厂的这些外汇,安县领导班子这回在市里都算是露脸了,毕竟这么一大笔外汇,不说数一数二吧,在市里那也是名列前茅的。
顶着巨大压力坚持改制的吕宽,也终于松了口气。这半年下来,厂里不但能按时、全额给工人发工资了,甚至,因为工作任务加重,还给工人加了工资。
虽说忙一点,可大家都忙得高兴,忙得兴高采烈,因为忙,才有奔头呐。
而且,由于这一次改制成功是基于吕宽厂长的英明决策,吕宽现在在厂子里的威望空前的高。工人们头一个感激唐粒,给他们投钱给他们拉订单,给了他们新工作的希望,第二哥感激的人就是吕宽了,因为要没吕厂长的魄力,这个事情也根本不可能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原先以副厂长冯文栋为首的,那一拨反对改制的人,在厂里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普通工人还好一些,厚着脸皮抢着干活就是了,中层干部和几个厂里的领导处境就有些尴尬了。
尤其冯文栋,原先还做着顶替吕宽的美梦,现在但凡想在厂里继续好好干的,都躲他躲得远远的。他自己也没趣,到处托关系,没多久就匆匆忙忙地调到另一个效益不太好的国营工厂当副厂长去了。
也是他运气不好,调过去没几个月,那个厂子就倒了,后面他几经辗转,也没能落下个好位置,只好办了病退,回家另谋生路了。
而冯文栋走后,厂里那些中层干部“群龙无首”,也就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工作上比之前倒是勤勉主动多了,这么一来,纺织制衣厂内部的凝聚力倒是更强了。
唐粒每次去吴县都会把纺织制衣厂和安琪拉布艺厂的销售人员都带上,一则让他们了解吴县的市场,二则也是有意培养他们开拓业务的能力。
企业在起步阶段时,她这个老板难免什么事情都要操心,甚至其实还要做销售员的工作,但随着企业发展壮大,这些工作肯定都要慢慢交给其他人。
而在唐粒的有意培养下,确实也带出了几个好的销售苗子。
这么一来,等开年他们在吴县第四代小商品市场投的摊位抽签开张,整个销售链就起来了。
唐粒的目标是到明年把手头的几个公司和企业都交托出去。
配送公司她准备交给唐经武,加上陆浩这个猛将,他俩肯定能把配送公司做大做强的。
种养殖基地那边,老唐家三兄弟技术上没有问题,管理上也渐渐成熟起来了,到明年唐粒估计也能做甩手掌柜了。
然后就是布艺公司这边,都交给唐米目前看可能还有些勉强,不过唐粒一向觉得,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唐米的潜力还是有的,到时候给她配一个靠谱的经理人,估计问题也不大。
而跟纺织制衣厂的合作,唐粒就更不用操心呢了,本身原来棉纺厂就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吕宽也具有非常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而且,吕宽的人品也值得信赖。所以,只要把销售这一块带起来,然后顺带关注一向发展方向,其他的,唐粒觉得,在吕宽退休之前自己应该都不需要太操心了。
正如祁振对自己未来的职工有所规划,在手里的企业逐渐平顺并实现盈利之后,唐粒也就开始准备集中精力干自己真正想要干的事业啦!
当然,这个事情不急,唐粒觉得自己可以慢慢地规划。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这一年就又走到尾声了。
大年三十这天中午,唐家姐妹仨照例约在唐米的出租屋里聚餐。
唐麦今年刚好轮到休息,早早就来了,姐妹仨一起在厨房里忙着。赵英杰也想过来帮忙,唐麦嫌弃他碍手碍脚,就让他回另一个房间坐着了。
那个房间里,祁振正陪着小粉团在读故事书。没办法,林明德回港城以后,长得帅又会讲故事的小姨父的地位就又回来啦。
赵英杰搬了把椅子,坐在一旁看着小粉团,眼神中难□□露几分羡慕。
他想要孩子,但他也知道,唐麦现在工作这么忙,他自己又在做生意,两个人都没有精力,根本不可能养孩子。
厨房里。
唐米回头看了眼,压着声音问:“你俩准备什么时候要孩子,我瞧着,两个妹夫怕是都想要孩子了吧?”
今天是唐粒掌厨,她推了几下铲子,把锅盖盖上,才回头看了眼祁振。他前两天刚理过发,头发剪得有些短,今天又穿了件黑色休闲款式的羽绒服,整个人看上去年轻了许多。他眉眼温和地看着小粉团,声音也很温柔,倒真有几分慈父的样子。
唐粒笑道:“我们顺其自然吧。”
诚然,他们接下去这几年也会挺忙的,不过,唐粒相信祁振跟她的想法是一样的,这两三年,努力也罢,运气也好,他们总归是已经把基础打好了,所以并不会急于扩张商业版图。不管是祁振的规划,还是她自己想做的事情,都不是急于一时的事情。相反,如果有了孩子,他们应该都愿意把脚步慢下来的。
唐麦也回头看了眼赵英杰,她犹豫了下,说:“赵英杰的生意才刚起步,我也忙,我们暂时怕是养不了孩子。”
从湖省回来以后,赵英杰因为腿伤在家休息了一阵子。不过休息的时候他也没闲着,他让唐经武帮他弄了挺多菌菇种植的资料,纸上谈兵地学了挺多菌菇种植的知识,然后等腿伤好了以后,就又厚着脸皮拉着唐经武一起去了趟庆县。
这回有唐经武这个老在外面跑货源的人一起跟着,他自己也有了点知识基础,就没那么容易被骗了。不过他也挺谨慎的,第一次才拿了三千块钱的货。
东西质量好,价格自然也就高了,所以从庆县运香菇到安县,其实利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第一趟三千块钱的货,刨去路费,赵英杰才挣了五百块钱。
不过,赵英杰现在的心态倒是好了,小半个月挣五百块,怎么算都比在厂里挣得多多了,他倒是觉得还不错,现在就等着过完年,再继续去庆县拉货。
唐粒的配送公司,主要还是跟农产品基地合作的,这样没有中间商,成本低,品控也容易,所以她是不可能跟赵英杰建立长期合作的。不过,她跟赵怡打了招呼,赵怡是批发商,跟赵英杰正好可以对接上,倒是很快谈好了,明年就从赵英杰这里拿货。
赵英杰的生意眼见有了起色,可这样他就要经常两地奔波,而唐麦的工作性质,又不可能经常在家带孩子,所以他俩现在确实是不具备要孩子的客观条件。
唐米听她这么说,也点点头:“过两年生一样,总归你俩还年轻。”
仨人正聊着天,就听隔壁小粉团喊了声:“妈妈,杨叔叔来啦!”
唐米一怔,擦了擦手,赶紧就出去了。
“谁是杨叔叔?”唐麦问着,往屋子外面张望了两眼,瞧见个戴眼镜的男人拎着一袋东西站在屋子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