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 嫁了个秀才郎君 - 花落倾语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2章

肯定是原主的情绪影响的他。

泰安城距离真正的边关之城并不多远,但这里却好似远离了战争的残酷,即使气温干冷,街边的店铺依旧人来人往,地摊上挑选货品的人也并不见少。大家的脸上并没有因为战争与灾情有任何的忧愁,若不是一路过来所见天灾下的残酷,他都要以为世界一片和平。

孟一宁与夏文泽一圈逛下来,买了不少的东西,像是香辛料,毛毡毯,皮毛等等。这些东西比起他们前面买的都要便宜许多。

“这边的药材好贵。”孟一宁微微皱眉,轻声道:“粮食价格也高了不少。”

夏文泽颔首,眼里少见的凝重,药材与粮食都是战争必须的东西,若是因着灾情,那应该只有粮食价格上涨才对,但眼下连药材的价格都往上翻了一倍,“看来,今冬边关必有一场大战。”

孟一宁也是这般猜测的,心里不禁有几分庆幸,“还好我们买了不少的药材。”别看他们的马车没有增加,但每辆马车的负重可都是有增加的。

当时让何方良去打造马车的时候,就是往结实了打造的,这一路过来,他并没有买什么粮食,有土豆在,他就没去考虑占重量的别的粮食,倒是药材一路下来买了不少,还有他跟夏文泽在路径的森林里挖的。

当然,他们也在中间倒腾了茶叶跟布匹,不过这些都是过一座城就卖,并不会带太远。虽然知道一路带到边关价格会更高,但他又不缺钱,没必要让那些东西占据马车的位置。

这会儿倒是万分庆幸。

“今天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就走。”现在已经十一月了,距离真正的寒冬已经不远了。若是关外也如他们一般遭遇了旱情的话,真正的大战就该不远了。

“好。”

让人将买的东西一路送到住的客栈,孟一宁将何方良叫过来说了一下明天就离开的事情,“晚上好好休息,马车检查一下,马匹也喂好。”

“知道了,宁少爷。”何方良点头应下,回头就去将事情安排了下去。

好好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天方见亮,孟一宁一行人便就赶往了城门口。

还以为他们是最早的,没想到这里已经有好几个商队在排队等着出城了。

何方良往前去问了一下,回来跟夏文泽两人压低声音说道:“少爷,宁少爷,这些商队是特意组队一起走的。”

“环梁城外的山匪?”孟一宁挑眉。

何方良点头,“对,听说那一带的山匪有些多,若是商队人数少了,很可能人财两失。”何方良说到这里,眼里带着些凝重。

孟一宁问道:“永宁城跟泰安城的知州没有去镇压一下山匪?”早前听说的时候他就有这样的疑惑了,按道理不该任由边关这边的山匪横行甚至形成规模才对。毕竟前面就是边关与外族交战之地,后方若是不稳,这很容易对前面的战事有影响。

何方良皱眉道:“那些商队的人说话支支吾吾的。”

孟一宁眼睛微眯,“无妨,我们也不惧,跟着后面就行。”不管那些山匪是怎么回事,反正跟他们没啥关系。

何方良想到自家两位少爷,尤其是宁少爷的武力值,瞬间便将那些担忧放了下去,“那我下去一声。”

“去吧。”孟一宁见夏文泽好似在沉思,没出声打扰他。

城门打开,前面的商队缓缓动了起来。

夏文泽轻声道:“兴许那些山匪,不光是山匪那般简单。”

“嗯?”孟一宁侧头看他,“这话怎么说?”

“宁儿不觉得在泰安城外就没见到过流民了吗?”夏文泽道:“按说不应该才是。边关这一带受到的旱灾更加严重,一路过来我们不时就能见到或多或少的流民,甚或有些城镇里更是能见到少量的流民,但宁儿可发现,自从靠近泰安城,我们便不曾见到流民了。城门敞开,无处可去的流民应该会进入城内才对。”

但是别说泰安城外没有流民,就连城内也没见到过。

孟一宁若有所思,“你是说,那些流民落草为寇了?”所以这才是两城甚至是南王都没有派人去剿匪的原因?

“我想,边关缺粮,可能比我们想得还要严重一些。”夏文泽沉声道。

若不是如此的话,身为父母官的两城知州,还有南王,绝不可能让流民落草为寇的,既然放任,那就是这边的粮仓告急,或者,也可能还有别的猫腻,但有南王在,后者应该可以排除。

那就是这边的粮仓里的粮食,应付不了这么多流民,只能让他们落草为寇,抢劫过路商人。

孟一宁与夏文泽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那场冰雹,两人不禁心下微沉。

“这都是什么事啊。”孟一宁哀叹一声,为何无论在哪里,围绕着他的总是缺粮这个事情。无论是末世还是这里,他就跟粮食脱不了关系了。

夏文泽安抚的摸了摸他的脑袋,视线看向前方,眸色微深。

就在这一行商队走到一处两边皆是山崖的路段时,两边的山上突然呼啦啦冲下来一群人,人数少说是这些商队人数的一倍还有多,看起来有点唬人。

孟一宁站在马车顶上往前看,微微皱眉,那一群人衣衫褴褛,手上拎着各种农具,没错,就是农具,什么镰刀、锄头、斧子,甚至还有人拿着一把长柄的大勺。

各个皮包骨,脸上没有兴奋,有的只是渴望还有惧怕。

孟一宁扫视了一眼这一行商队,除了那些商贾,商队的镖师那可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的大汉,不说武力值多高,但一个能打几个这些落草为寇的流民绝对是能行的。

孟一宁叹了口气,眼睛往两边的山上看过去,眼里闪过一抹寒光。

“走吧,这些人不敢动手。”夏文泽声音淡淡的。

事实也的确是如夏文泽说的这样,他们这一行商队的人数虽然没有这些流民多,但各个都是身强力壮的大汉,一看就很能打,这些饿得皮包骨的流民敢动手就只有送命的份。

不多会儿,那些流民便分开在了道路的两边,商队缓缓而行。

孟一宁没什么情绪的看了一眼这些眼里死寂的流民,在心里叹了口气。

之后再没有遇到任何事,一路相安无事的进了环梁城。

孟一宁一行人也没有在这里多待,休整了一个晚上之后,便又继续往前。

半个月之后,孟一宁一行五十三人终于到了玉沙城。

玉沙城乃是东军营所在,由尉迟重尉迟将军镇守,而东军营也被称为尉迟军。

盖因北晋朝开国以来,尉迟这个姓氏便扎根在了玉沙城,镇守着这一方的安宁。

尉迟重乃是尉迟老元帅的孙子,听说今年才27岁,却已得尉迟老元帅的真传,甚至用兵比尉迟老元帅还要出神入化,近几年战事虽不断,但却从未有大战,便就是因着匈奴怕了尉迟将军的原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