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032 - 回到古代做首富 - 夭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2章 032

脚还没进到屋里,就听到老太太的声音:“快快快,让我瞧瞧安哥长大了没有。”

是以,当安哥刚迈脚进去,老太太看见他的模样,便落下泪来。

她是安哥母亲的娘亲,也是安哥的外祖母。

此刻,她拉着安哥的手,苏苏落泪,回忆已经过世的女儿来。

旁边人怕老太太过节哭伤身子眼睛,忙一个个开口宽慰,不是夸安哥母亲昔日聪慧伶俐,生得冰雪聪明,就是夸安哥长得肖似母亲,眉眼鼻子皆有旧人痕迹。

老太太听得心里更难受,泪几乎止不住。

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最是疼爱的便是小幺女,谁知道幺女竟早早去了,她留下的骨血若不是前些日子迟娘找上门,她竟不知他们过得那般艰难。

都是她这个当外祖母的没尽心啊。

许意迟在旁看着,老人家情真意切,眼泪也掉得实在,实不像演戏之人。

那么,为何安哥母亲会带着安哥住外头而非家里呢?

这是个谜。

不着急解。

眼下,她也劝老太太:“外祖母您莫哭了,想来娘在上头看见您见到安哥这般难受,必是得训安哥。您若这般伤心,我们往后也不敢多来看您了。”

“好,听迟娘的,不哭不哭。”

老太太从嬷嬷手中接过手帕,轻轻揩泪,另一手拉着安哥仍不放。

她把手帕回递给嬷嬷,抬手拉过许意迟的手,把她的手放在安哥手背上,自己两手覆在两人手上。

“你们常来,我且安心。”老太太声音哽咽,“你们有什么需要,皆和祖母说,莫要自己担着。”

安哥听了些母亲小时的趣事,不禁也有些黯然,闻言道:“外祖母放心,我们过得很好。迟娘很厉害。”

老太太不知想起什么,黯然了一瞬,连连道”那便好那便好“。

趁得空,许意迟从宋观手里接过装粽子的篮子,跟老太太说这是送他们的端午节里。她详细讲哪些是肉粽、哪些是甜粽,甜粽和肉粽分别各有什么馅儿。

有人眼尖,瞧见另一篮子里的竹筒,问:“这又是什么?”

“竹筒粽。”许意迟介绍道,“竹筒粽相比这些粽子,会沁一股竹子的清香,吃起来口齿萦绕绵远清香之感,感受竹子的风骨。”

“这个寓意好。”老太太赞不绝口,对旁边的丫鬟道,“你把这些捡出来,送到老太爷那去。”

老太太怕他们不清楚老太爷的身份,低头给安哥讲了一遍。

许意迟瞬间明了。

感情现在何家的当家人是安哥的曾外祖父,而非外祖父。

老太爷这个时候会有学生老友以及儿子孙子陪在左右,老太太的两个儿子即安哥的两个舅舅也在那边。

但这两个舅舅不甚争气,年近四十,堪堪是个举人罢了。

是以,何家除了老太爷,最整齐的竟是二房庶子。

老太爷担心他去后,何家没落得更甚,有意扶二房当家。

从这些弯弯绕绕的信息透露出来,许意迟大约懂了当初余母为何没直接住在何家了。

老太太问了一些安哥读书的事,安哥对答流畅,有理有据,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不停夸安哥是个出息的。

她又问了一嘴宋观,知晓安哥有在正经读书,很是欣慰。

于是,在丫鬟提那一篮子粽子将出门时,她叫住对方:“你带安哥过去罢,记得说这是安哥送的。”

丫鬟恭敬应是。

老太太抬手拍拍安哥的肩,鼓励道:“乖孩子,去吧。”

安哥是知道宋观跟在他们身边的目的,也知晓迟娘故意做这些竹筒粽是为应好,意在引起他那个曾外祖父的注意。

他现下意外得了机会,主动开口道:“外祖母,可否让我书童陪着同去?”

老太太一看见他,就想起自己早逝的幺女,自然对他的话能应之而无不应。

于是,安哥带宋观过去,走前给了许意迟一个眼神。

读懂了他眼神的许意迟:“……”行吧,这次就算你厉害了。

许意迟留在这儿,安静听老太太和媳妇、孙女们唠家常。

她不主动插嘴,默默听着,只他们说的花样子胭脂之类她实不感兴趣,乖巧地缩在一角,走神了也不叫人看出走神的模样。

不知道是谁提了句“西风”,又提起东市街新出的三个小摊,老太太的孙女们倒很有些遗憾,她们想去尝尝这些市井小吃,可惜身份不允许,即使何家不同往日,也不许她们当街买些不入眼的吃食,省的堕了名声。

两个儿媳对东市街的小吃大肆贬低,不想老太太突然道:“其实不尽然,比方说那个米粉,滋味尚可。”

谁不知老太太挑嘴,她说一句“尚可”,便意味着真还不错。

这倒不是最惊讶的,最惊讶的是老太太竟然知道那个滋味?

两个儿媳很是尴尬,讪笑着打圆场。

孙女们羡慕不已,想问又不敢问。

老太太倒也没藏着掖着,直说了那日许意迟带明七上门的事,她方有幸尝一碗米粉:“这吃食虽不精致,米粉软滑弹腻,滑溜溜的,带着点米香。那个浇头不错,肉软烂可口,不费牙。可惜略肥了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