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042 - 回到古代做首富 - 夭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2章 042

赵靳凯集齐盛京城有名有号的纨绔,这在那个圈子掀起不小的轰动。

有人等看笑话,有人持观望态度,有人抱有期待,不一而论。

这些影响不到许意迟。

她按部就班教学,这些人都是零基础,却也诠释自古教学的差异感――同一个班不同的学生,有人上清华北大有人大专复读,在这里便是有人金榜题名,有人查无此名。

她的学生们亦如是。

同样的教学,同样的进度安排,有人学得很快,完美诠释短效速成班的效率;有人学得很慢,总在努力跟上,偏偏又跟不上。

这时考验的是许意迟的耐心。

学得好又快的学生,先输送出去,由成熟的且已能独当一面的学员,譬如沈嘉乐他们来带;至于不成熟的,还留在班里学习,再安排就业实习。

等到这一批学生全部完成课业,创业的创业,实习的实习,合伙的合伙,已然过去月余。

许意迟恍然,安哥竟是已上学了一个月,按理说该回来了。

正想这个事儿呢,门外便传来人声,听的像是安哥在同人说话。她忙放下手中针线,出门去迎,果真是安哥同宋观和一个不认识的少年人一道。

少年人应该十七・八岁,正是鲜衣怒马少年游时期,一身红衣似火,张扬放肆,飞扬的眉眼与鬓发昭示着他出生至现在没受过多少苦难,堪得上少年意气风发。

如果他能可以收收故作的邪魅一笑,清爽感顿生,而脱去油腻感。

“迟娘。”安哥看向她,“我回来了。”

许意迟关切地打量他,当着人面不好多问,便和宋观微点下头,询问安哥:“这位是同窗吗?”

安哥疑惑:“不是。迟娘你不认识?”

许意迟摇摇头,这时红衣少年开口了:“我是来拜师的,刚好在门口撞见二位。”

“原来如此。”许意迟侧身邀请,“既是这样,劳烦院里坐。宋公子也一起吧?”

宋观摆手:“不了,我离家一月,担忧母亲病情,先回去看望,改日再来叨扰。”

“也行。”许意迟不再留他,和安哥、红衣少年一道进院子。

宋观看着他们的背影,苦笑摇摇头,没说什么走了。

-

红衣少年很贵气,比沈嘉乐那些商户子要更甚一些。果然,他一介绍,说明他的身份乃是知府家的三少爷杜培春,许意迟顿时了然了。

官家二郎,自小耳濡目染的氛围,与商户便天差地别,那种周身气度,靠金钱堆砌实无法实现,前提是他自己不拉垮。

许意迟知晓西风应该产生点影响力,但她能吸引知府家的儿郎,属实让她很意外。她不觉得西风已经有这般能量了。

于是,她端着笑问:“可否问下杜公子为何会想来西风学这些粗浅的手艺呢?以杜家,以及您父亲的影响,您应是该走官路才是。不知小女我说得可对?若有唐突之处,望您见谅。”

杜培春轻摇扇子,长长叹口气:“你说得倒也没错,可小爷我不善读书,考科举一道是走不通了。我爹不给我捐官,端怕我惹是生非,又有大哥做对比,我可不就成一不学无术的纨绔?

你也别担心。我来啊,也是有缘由的。近日那圈爱奉承小爷我的人,突然都不见了,我叫人一打听,原都是来你这了,学那手艺。本想着这不过玩笑事儿,当不得真,也做不出什么来,谁晓得这一个个成了小商贩,还有的开起店来,竟有声有色。

再一细打听,原那里头最爱承应小爷的两个死对头,还变成师兄弟,处得好好的。我便想着,要不我也来瞧瞧?怪好玩的,听说不少人在家里都洗脱了纨绔的名儿呢!”

这番话下来,许意迟懂了他三个重点:

一是觉得好玩,来看看,也就是玩票性质。

二是想做点事,别人都不是纨绔了,他总顶这个名头不好看。

三是家有品学兼优大哥,想另辟蹊径弯道超车。

许意迟眼珠一转,顿时有了想法。

这不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光是他这个身份,天然有很多用处。

比如,他可以靠身份办身份证明,这是走关系后门,按道理不应该做,也对他没甚好处,如果他再从其中收好处,被人一告发,连带着知府都要受连累。

可如果他先是衙内编外身份,帮助宋头目推行小吃街收收摊位租金一事,再以安置流民为由,即使有其他人想阻拦、卡流程,看在知府家公子的面,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来吧?哪怕是为了讨好知府留个好印象,也得规矩办事吧?

他在其位谋其事,这就不是徇私枉法了,而是解决百姓生存之事。

本来别处灾情日渐严重,涌入城中的流民越来越多,听说如果再有不断地流民涌入,可能会限制他们。

城中的流民居无定所,有的患病,万一不小心起了瘟疫,整座城都会遭殃。

所以解决流民的安置一事,恰好也解知府的燃眉之急。

尤其是在别的地方可能驱赶、拒绝流民的时候,盛京城打开城门欢迎他们不说,还给安排就业,让他们在失去家园之际又获得求生门路,这些人能不感激知府?会不感激这位杜少爷?

如果这个事真做成了,杜少爷没读书走科举路,可也收获了一众认可和感激,这不比还在书斋里的大哥更有话语权?

踏踏实实地实现他另辟蹊径弯道超车的想法。

许意迟手放在膝上,端坐好身子道:“其实我觉得您不必非要学手艺。有道是,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上,他所发挥的能量才是无与伦比的。我这里有个不甚成熟的想法和建议,您不妨一听。”

不甚成熟,也是许意迟自谦的说法。她刚已在心里把这件事利弊分析清楚,只要她刚才没理解这位小少爷的重点,他同意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杜培春合住扇子,以扇骨抵着下巴,饶有趣味道:“说来听听。”

许意迟:“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她娓娓道来,尽量把每一个点都掰扯透,让他可以理解后并欣然接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