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停战条约
十余日后
芝加哥战场
城郊的大规模交战枪炮声依然在耳,已经有数支楚国军队突入到城区中,与据城而守的美军打起了激烈的城市巷战,展开短兵相接的争夺。
战争打到这个程度,楚国优势的空中力量已经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可展现在这些拼死顽抗美军部队面前的是虎式坦克分队,这些身披厚甲的坦克在城市街道上,如入无人之境。
在三辆虎式坦克分队后面,是伴随进攻的野牛式坦克和大量的步兵,对据守的美军展开攻击,呈现出碾压性的优势。
举凡美军火力点,虎式坦克几乎是一炮一个尽皆摧毁,迎着枪林弹雨宣泄火力,轻易的在美军防守阵线上就撕开了一个口子。
美军拖来的46毫米反坦克炮,发射的炮弹直接命中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也只是发出“砰”的一声清脆响声,就被毫不在意的弹开了。
随即虎式坦克调低76毫米炮口,一炮就将美军伏击的46亳米反坦克炮连同几名炮手一起炸上天,残肢断臂和零件散落一地。
在城市巷战中
不是坦克展现了无可抵御的优势,打的美方守军节节败退,伤亡惨重。
这样的情形在城市各处都在发生,仅两天后,潮水般涌入的帝国远征军官兵便攻占了半个芝加哥,向着城北的码头区压过去。
战斗到了这个时刻,位于城北的码头区就是依然顽抗的十几万芝加哥美军的生命线,决计不能丢失。
守城的美军伤员从这里撤出,宝贵的物资弹药和粮食补给也从这里运来。
于是美军咬牙发起了反击,不惜代价的与楚国军队反复争夺,战况又变得白热化起来。
“再投入二十个义勇兵团的力量,不要怕损失,帝国军队又有了几十万鬼佬俘虏,补充不成问题。”郑忠义元帅忿怒的拍了桌子。
城市巷战不可避免的让帝国官兵伤亡骤增,这几天的伤亡都达到了万余人,这让元帅大人十分恼火。
他亲自下令放宽了限期克敌的命令,清除这些顽抗到底的美军不能着急,远征军方面又不赶时间,用不着拿帝国士兵生命去豪赌。
城市作战情况十分复杂,并非凭借虎式坦克就能够彻底碾压过去。
芝加哥大都市有着大量的高层建筑,还有很多五六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房,美军盘踞在这些建筑里顽抗,纵然是重型虎式坦克也无可奈何。
那必须派出步兵小队,如同挖老鼠一般,一个一个的去清理干净。
城市作战的短兵相接,使得战斗空前的白热化,且愈发的残酷,帝国士兵的伤亡自然居高不下。
有鉴于此
最高指挥部迅速调整部署,将北美义勇兵团拆解成营,连,排这样的小股兵力,配属给帝国军队使用。
如此一来,最危险的进攻任务和城市建筑清剿任务就可以由这些白人士兵承担了。
新的军事调整立刻得到执行,帝国军队围攻芝加哥大都市的强度一下子就降了下来,放弃了不惜伤亡代价的蛮干。
新的军事部署效果立杆见影,在实行的第一天,帝国官兵伤亡就大幅减少,从每天的近万伤亡迅即减少到一千三四百人规模。
而北美义勇兵团的伤亡迅速上升,差不多每天要填进去三四个团的兵力,约莫四五千人。
同样的,向前推进的脚步也迟缓下来。
在城市的街巷里
盘踞在坚固建筑里的美军打得相当顽强,迫使进攻的楚国军队一栋一栋的去清理,枪炮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
帝国军队早已经撤下了坦克部队,这些坦克部队在空旷的大街上方能展示威力,可到了狭窄的老城区,就变得举步维艰了。
连续半个多月
担任主攻的第七方面军一点一点的啃,终于对城北的码头区实施合围,隔着施密特工业公司的大片仓库区,对前方的码头区实施炮击。
战斗到这个阶段,坚守的美军业已伤亡大半,只剩下约3.7万余人的兵力,坚守着码头区附近狭长的地带,以码头,城市街道和工厂地形为主。
这段时间,美方利用高速运输船在夜间撤退了数万伤兵,向前输送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维持着苦苦支撑的战局。
可是当北区码头进入楚国火炮射程内时,一切就结束了。
这一日的夜间
趁夜突袭进入北区码头的三艘高速运输船陆续靠上码头,早已等待已久的楚国炮兵开始猛烈开火,用雨点般的炮火迎接这些美国运输船。
爆炸产生的火团绵延成片,将刚刚靠上码头的三艘运输船全部笼罩在内,很快引燃了大火,熊熊的火光映亮半天天际。
大量汇集于码头上的美军伤员,在炮火覆盖中被炸的支离破碎,死状惨不忍睹。
很快码头上的运输船就引发了剧烈殉爆,爆炸产生的巨大气浪将附近建筑的玻璃全部震碎,并且殃及了停靠在旁边的货船。
没过多久
产生殉爆的运输船被撕裂成碎片,缓缓的沉没于北区码头。
另外两艘运输粮食和给养的货船烧的更加猛烈了,如同巨大的火炬一般,方圆数十公里外都能清楚的看到。
燃烧数个小时后,运送补给的剩下两艘运输船相继沉没,将北区码头熏烤的一片焦黑,空中飘散着浓烈的烤肉味道。
这对依然坚守在北区的美军士气是一个沉重打击,后援物资断绝,伤病员再也不可能后送了,继续坚持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次日上午
美驻芝加哥守军在约翰-伯德上将的率领下投降了,这意味着芝加哥战役胜利落下帷幕。
1933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