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等回到京都,我带你去看御苑的杏花 - 太子追妻火葬场了吗 - 青梅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9章 等回到京都,我带你去看御苑的杏花

翼城的雪越下越大,甚至压垮了不少枯树。

宋诣坐在营帐内,手里的布防图被勾画出许多痕迹,坐在账内的将军们都有些害怕这位心思深沉,又手段狠辣的太子爷。

看起来倒是清冷矜贵,可是来这里不出十日,便将军中威望极深的谢元帅训得服服帖帖。

何况……前日黎国派来的探子,是被他设计查出,不仅查出了,还利用这探子引出了黎国埋藏在翼城的数十个卧底。

手段比起他们这些在战场上时刻接触黎国的老人还要强上不知多少。

“派去黎国的死士已经到了,一切都布置妥当了。”宋诣收起布防图,目光落在这些将军身上,淡淡道,“明日午时,战鼓一响,便以三千骑兵诱敌。”

谢元帅对这样冒险的做法感到不满,“黎国的人数还未探出,若是三千骑兵不足以等到援军到来……”

“援军由谢将军率领,若是没赶到,”宋诣冷笑了声,“谢将军,孤自然是信任你的。”

帐内一下子沉默下来。

近日传来小道消息,说是京都有变,这时候没有人愿意打仗。

京都虽然和翼城隔得这样远,可当权者和打仗的关系却还是密不可分,若是宋诣这个太子坐不稳位置,谁知道翼城的将士会如何呢。

“若援军未到,还在路上的补给,也不会到。”

这话一出,没有人再敢有异议。

*

京都。

太后捧着茶盏,不住地看向宁国公,“当真要另立么?太子那孩子一向孝敬,又是我李家的血脉……”

“我从前也觉得他傲慢慈善,好把握。”宁国公入了宫,身上却穿着甲胄,腰间还配着剑,“可他却能查出我都查不出来的事情,又在我背后做小把戏。”

他冷笑了声,“若非是他为了护那个贱婢,我就要被他瞒了过去,真当他是个好掌握的仁君。若不杀了他,怕是他布下的局,就等着有朝一日彻底杀了我呢。”

太后便说不出来话。

她自然也知道太子聪慧,可也觉得那孩子柔善,不会对李家人下手。

如今细细想来,从皇后死去之后,太子的性情便变得温顺内敛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从几岁便开始懂得伪装,就是为了有朝一日登上帝位。

这样心思深沉的人,怕是当真不会为了血脉之情放过李家。

“也罢,皇帝如何了?”

宁国公擦干净剑上的血迹,“熬不过今日了。”

天边的日头逐渐西沉,到了傍晚的时候,夕阳便被浓云掩盖,破棉絮被扯碎了般的雪片子迎着被风,从一片低沉灰暗的天空上落下来。

老太医提着药箱子,急匆匆地行走在雪地里。

殿内的宫人忙着侍奉汤药,气氛却显得格外压抑低沉,只有偶尔响起的汤匙磕碰了药碗的声音,再也没有多余的响动。

老太医放下药箱,膝行着跪伏在脚踏上,给奄奄一息的皇帝候脉。皇贵妃就坐在一侧,见太医不说话,起身朝着外间走去,才低声问道:“如何了?”

“须煎些提气血的老参,兴许今晚上会好些,陛下吉人自有天相。”

皇贵妃便知道了,这是再无转圜的余地。

她点了点头,拿帕子抹了抹眼角,轻声对皇帝的大太监道:“去把宁国公请来。”

顿了顿,她才继续道:“太子那边,不要暂时不要传信过去,边关告急,此时若是传过去消息,怕是军心不稳。”

老太医历经荣辱,马上便要告老还乡,听了皇贵妃这句话,没忍住打了个寒噤。

殿内灯影重重,等到重臣次第来时,内间的皇帝已经吃了参水,回光返照之下精神也好了许多。他侧目看了看跪在榻前宁国公,好半天才对着大太监招了招手,“太子呢?”

“陛下忘了,太子殿下去了西北守城,此时不在京都。”

皇帝喘出一口粗气,“你当朕是傻了吗……太子在回来的路上不曾?”

大太监不敢回答,众人也跟着沉默。

皇贵妃拉着四皇子上前,语气温柔,“陛下,翼城和京都隔得远,便是快马加鞭,也需要三日才能回来。”她推了四皇子一把,“旭儿一直守着您,担心极了。”

皇帝却皱眉,闭上了眼。

约莫子夜时分,殿内的灯火熄灭了。

跪了一晚上的宁国公走出殿外,身上甲胄冰凉,他的目光落在年幼的四皇子身上,随即看向了西北翼城的方向,对心腹道:“消息封锁三日,若是太子死了,便立四皇子。”

“一切都准备妥当了,绝不会失算。”

翼城。

北风刮了一夜,早上起来,路上的积雪已经到了膝盖深。

实在是冷得厉害,就算是忙着干活的平民也比平时晚些出门,一切都显得平静至极。

侍女们在房间内放了炭盆,衣裳也早就放在熏笼上烤得热乎乎的。枝枝起来穿上小袄,让要来侍奉自己的丫鬟都出去,将手腕上的金镯子藏起来,又把藏在暗袋里的白玉佩放在了袖袋里。

她想在走之前,问一问殿下,那白玉佩到底是怎么来的。

翼城冷得很,从京都带来的衣裳大多不能穿,在这里穿的都是翼城本地做的衣裳,不如京都的精致。枝枝特意挑了几件格外朴素的,穿上了,再把头发梳成不容易散的低髻。

做好这些,她才把自己攒了许久的银子,和一些特意留下的馒头等必需品整理成一个包袱。

因为时间实在是过于仓促,枝枝准备起来也麻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