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夜幕临深,顾轩罚跪的时辰到了,他没能爬起来,身上都是薄薄的冷汗。他全身都在轻轻的颤抖。
双手的手掌摁在了冰凉的石板路上,膝盖疼到让他咬紧了牙关。
缓了好一会儿他才翻转过来坐在了地上,伸手去碰膝盖,可刚刚碰一下,就疼到不行。
可是不揉开淤血,他没法儿走路。总不能一晚上待在这里吹风晒月亮。
顾轩咬牙皱眉揉着膝盖,嘶着冷气。好一会儿他才踉跄从地上爬起。步履蹒跚一瘸一拐的回了青布后胡同。
回去之后他没有马上躺到床上,而是去厨房生火烧了一锅水,水里放上一些艾叶、透骨草煮开后,晾凉一些开始泡脚。
水位到膝盖位置,目的在于驱寒。
泡好之后,用生姜揉膝盖。
他没有可以做红花油的材料,也没有做活络油的材料。
只能退而求其次。
膝盖的疼痛缓解之后,将灶里最下面的草木灰用布卷起来,绑在膝盖上。
有粗盐更好,可是盐这种东西在这个时空虽然不缺,但是碍于交通运输问题,价格并不低。想用粗盐搞热敷,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他目前没有奢侈的资格,何况也没有粗盐。
蹒跚着腿脚回到卧室,翻出来黄纸和都已经分叉的毛笔,磨了墨水开始写――
《论大云山行宫修建可带来的经济发展》
《论大云山行宫修建可预估的政治效果》
《论大云山行宫修建对当地的民生作用》
《反对大云山行宫修建的理由和应对理由》
……
用白话文写完之后,顾轩的菜籽油灯都已经燃了好些,都要见底了。
顾轩看着都有些心疼油。
天知道他穿越前夏季空调18度。
以后谁再跟他说由奢入俭难他能当场跟他急,这不,他入俭入的干脆又利落。
看看油灯,再望望窗前的月亮,夜色已经很深,顾轩哈欠连天。
可是他还不能睡。
毕竟「建议书」这玩意儿不能直接就这么给定北伯。
重新铺好纸,咬了咬笔头,落笔写下:
承天之运,万民以德,逢盛世之明君,卓尔昭章。今临天子之志以修大云山行宫,实主英明,利在千秋……
等到写完之后,顾轩倒头就睡。
睡着之前特特跟自己心理暗示:五更鸡叫一定要起床。
不然才当差一天,第二天就因为睡觉失职,马车没赶过去,反倒要让门房来砸门叫起,反倒要定北伯主等奴仆,那他离凉凉也就不远了。
现代居,车房不易。
古代居,小命不易。
不过因着对自己不喜,不过因着被定北伯排宣了一句怒火,转头就来整治自己。一跪六个小时。人在式微之时,真是黄连水里泡苦丁。
顾轩像是没睡一样,一晚上睡的不好,睡梦之中怪梦连连,走马光灯浮光掠影一般,醒来时候只觉得太阳穴肿胀,心口发慌气短。骨子里还在渴睡,人已经要凭借意志力起床。
整理好桌子上的东西,顾轩去马厩喂马牵马,再到停车棚套马车。
车子赶到定北伯府门口不久,顾黎昭便穿戴的整整齐齐出来了。只不过他额头上有道深深的皱痕,显得不太高兴。
周遭伺候的奴仆一见状,顿时大气不敢出,越发提着心伺候。
顾轩扶着顾黎昭上了马车,眼睛深邃。昨晚他跪了那么久,顾黎昭的那些清客幕僚在他离开了院子的时候,还没有离去。
想必就着大云山行宫修建的事情讨论到很晚。
看顾黎昭这个样子,估计没讨论出什么好法子来。没讨论出来就好,讨论出来了,自己的办法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锦上添花难比雪中送炭。
顾轩驾着马车一路往宫门口去,车轮辘辘,清晨的风吹在顾轩的脸上,让他清醒了一点儿。只是顾轩眼底还是有没睡好的血丝。
马车里顾黎昭揉着眉心,昨晚他没睡好,那群清客幕僚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就没有一个能说出个详细的法子。今天还不知道那些口灿莲花的官员又会说出什么话来阻拦大云山行宫的修建。
不过朝堂之上,说一千道一万,说出来的阻拦借口无外乎就是三种――
没钱;
劳民;
皇帝不该如此奢侈靡费;
顾黎昭心想:皇帝是世间最位高权重的人,人人口呼万岁爷,可没有哪个皇帝真的能千秋万岁。活着的时候不享受享受,死了莫非去阴曹地府享受?
再说,皇帝要是不修大云山行宫,他这个工部尚书上哪去搞油水?靠一年年的修桥补路修补宫殿和皇家庙宇?
那都是些小工程,小玩意儿,油水少的可怜。